《唐頓莊園》投射出20世紀初流行什麼樣的風格和色彩

2019-07-08     祺馨色彩顧問

近兩年,美劇《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讓我們感受到了上世紀50年代紐約女性的精緻妝容、考究衣著,而熱度依舊不減的英國時代劇《唐頓莊園》則讓我們得以欣賞到英國最後的貴族風範。



劇中的每個角色都立體飽滿,其中考究的貴族生活場景裝置和充滿年代感的貴族造型更是勾起了許多人的興趣,滿足了對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英國最後貴族的想像。



如果以現代目光回眸凝望19世紀,會發現整個19世紀都是優雅、緩慢而富有詩意的。維多利亞時代貴族女性的典型裝束,以「S」型曲線為最美,服裝突出胸部的豐滿、腰部的纖細以及臀部的凸翹,特別是腰部的纖細程度是衡量身體之美的重要標準。



談論服飾文化離不開時代背景,歷史局勢和經濟變遷是解讀《唐頓莊園》的關鍵詞。經過工業革命和維多利亞時代的海外殖民擴張,英國成為日不落帝國。靠著這些資本和財富的積累,愛德華七世營造出一種浮華和享樂的氛圍,這一戰前的短暫歡愉被稱為「愛德華的夏天」。



《唐頓莊園》的故事正是在這樣新舊交替的時代變遷中展開:其前背景是英國愛德華七世時代,這是維多利亞盛世的最後餘音,也是英國最後一個社會等級森嚴的時代。在一系列社會運動和歷史事件中,貴族沒落,中產階級興起,現代英國由此誕生。



年輕一代的唐頓三姐妹就是這一時期服飾風格轉變的踐行者和推動者。她們密切關注時尚雜誌,緊隨時代潮流,脫去繁瑣厚重的束胸長裙,換上材質更為輕薄柔曼的飄逸裙裝,線條流暢,盡顯優雅和洒脫。

她們的很多服飾風格,都帶有優雅型和自然型的風格特徵,尤其是優雅偏自然。





貴族姑娘們精緻典雅的基調沒有變,只是服飾上脫去繁瑣厚重的束胸長裙,換上材質更為輕薄柔曼的飄逸裙裝,化緊為松,更顯無拘無束。



劇中經典的婚紗照




維多利亞宮廷風猶存的精美長手套是女性著裝標配,盡顯貴族氣質。



這一時期的貴族女性在裙裝中去掉了繁複的裝飾,趨於簡樸,但面料的精細和細節的裝飾依舊是隨處可見,大量的高級蕾絲面料和雪紡讓服飾看起來輕盈的同時,又不失分量感,且充滿了女人味兒。



「衣冠不整的人無法得到尊重,著裝標誌著他們在社會中的身份地位。」談英國服飾文化,就不得不提帽子文化。一頂禮帽對她們來說,分量不比一身禮服輕,英國的帽子文化足以成為一個龐大的研究體系。




階級和階層的區隔和維繫需要從衣食住行到各個層面的強調和固化。當服裝開始拋棄束身衣和繁重的大裙擺時,帽子也一樣開始產生更輕便、簡潔的變化,化繁為簡,複雜的也不過是留下一些花朵、網紗、蕾絲等裝飾。





無論什麼裝束,都是帽不離身,且極注重整體性,即衣帽同色或衣帽呼應。


1920年以後,女性逐漸減少使用帽子,直接用緞帶、蕾絲等束扎頭髮,特別是晚宴上。當時流行一種做「Headache Band」的寬髮帶,後來逐漸將鑽石、彩色寶石等珠寶元素引入髮帶,帶來一股浮華風潮。



三小姐Sybil是唐頓莊園最年輕的叛逆者,她不僅穿起褲子,還以從當時東方流行而起的誇張的服裝色彩體現出她對新潮流的嗅覺和引領,是典型的「新女性」。



當女士分體裝日趨顯露優勢,合體、收腰充滿女性氣息的西裝套裙開始成為為女性塑造高貴、優雅、幹練的形象。



再往後,更多新潮設計師加入女士西裝的設計風潮中,出現了許多新樣式的剪裁,豐富了女士西裝的多樣性,但依舊以「長」為主。



粗呢外套,多為貴族戶外活動時的著裝,是在男士著裝的基礎上為女士而設計,所以能看到很多男士服裝的版型和線條感。



在這部劇中,艷麗的色彩是不多見的,上圖中飽和度很高的紅色背心裙,算是劇中艷壓群芳的了。



降低了艷度的暖調子的紅配綠,融合在整個場景的古銅色中,在夜中顯得十分溫情而浪漫。



在這部劇中所體現的當時的用色喜好來看,以柔和、輕淺的調子為主,即在色彩中加入大量的灰色,讓色彩變得雅致、柔美。



1920年代,爵士年代到來,時尚風貌也隨之產生了變化。寬鬆的剪裁、降低的腰線成為了這一時期的著裝標誌。



女士禮服也從有袖到無袖到完全露肩發生了「女性肌膚解放」的過程。



「Flapper」成為了當時的流行時尚。小姐們剪去長發,留起手推波紋的卷髮,穿上Flapper女郎般的的服飾,薄紗、蕾絲透視使得她們更加優雅、精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d8d_2sBmyVoG_1ZcKt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