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8藝術區光環熄滅,藝術沒法弄了

2019-10-17     西江書畫藝術

2019年7月8日,佩斯創始人阿恩格里姆徹(Arne Glimcher)忽然對外宣布,將關閉佩斯畫廊位於北京798藝術區的原有展廳!

權威藝術媒體art.com頭版頭條已被占據

究竟是什麼原因,一個頂級畫廊在中國北京798藝術區堅持了11年,義無返顧地全盤退出?中國官方(佩斯北京總監)說法是合同到期,展廳關閉辦公室保留。

美國官方(佩斯畫廊創始人Arne Glimcher)說法大意是「中國沒法弄了,藝術品關稅等同奢侈品關稅高達38%」。看客們有的說走了就走,「皇上不急急死太監」,有的把佩斯撤離視為「中國畫廊歇業打烊的標誌性事件」。眾說紛紜……

佩斯畫廊歷史悠久,1960年在波士頓成立。2008年,佩斯北京在798新空間的開幕,在當時成為藝術圈的話題。

Arne Glimcher

既然引發這麼大的熱議,我們就為大家梳理一下有關佩斯北京撤離的說法與原因。

畢竟,佩斯作為重量級藝術機構,退出中國市場,大大小小也算事件。它所帶來的提示與影響,都和藝術行業息息相關。

紐約時間2019年7月8日,國際一線畫廊佩斯畫廊的創始人Arne Glimcher對外宣布,關閉了位於北京798藝術區中心地帶的畫廊空間,這是園區內面積最大的建築之一。

2008,正值中國奧運年,這個2.2萬平方英尺的大空間被佩斯開啟,美國的當代藝術畫廊正式進軍中國大陸。

在Glimcher對中國當代藝術的狂熱追隨之下,佩斯與很多重要的當代藝術家建立了合作代理關係。

轉眼11年過去,在畫廊負責人冷林的主導下,佩斯北京儼然成為北京舉足輕重的畫廊之一,它是第一次把羅斯科、賈德、李禹煥等等一系列世界級大師作品帶到中國的畫廊,也是北京藝術產業繁榮的重要推力。

如果說798藝術區曾頂著光環,那麼佩斯的離開,沖淡了最亮的那層光暈。

這是Glimcher在接受採訪時說的一句話,很直接,大意是:在中國大陸做生意不太可能,而且這種情況不是一天兩天了。

Glimcher還指出,中美藝術貿易間的稅費是壓倒佩斯北京的最後一根稻草,美國人購買中國大陸的藝術品,將被徵收38%的奢侈品稅。並且,近年來中國人不敢露富,大陸人即使想花錢也不會在本地交易。

佩斯北京總監程雪女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

「美國覺得這麼大的空間現在必要性已經凸顯不出來了。」

「……過去幾年,隨著中國的發展,也興起了好多公立的、私立的美術館,空間發展數量都有著巨大的提升。我們面對這個新形勢,也要重新調整一下戰略,更多適應這種私立、公立的美術館發展,形成更多合作,也許會比我們單獨工作會更有效。」

「同時,我們也想把握住未來藝術的方向,我們也在積極開展合作,在不同的空間和機構,北京、上海、深圳都在展開合作,以更靈活一些的方式與行業更深入地發生關係。」

佩斯畫廊的十多年裡,與張曉剛、隋建國、李鬆鬆、宋冬、劉建華、尹秀珍、洪浩、蕭昱、仇曉飛等諸多中國藝術家建立了密切的合作代理關係。

「張曉剛:近作」現場圖,佩斯畫廊紐約空間

北京空間,teamLab個展「花舞森林與未來遊樂園」現場

香港空間,仇曉飛個展《問松柳》展覽現場

這說明著,西方畫廊的水土不服,可能也是缺乏本土意識。

中國當代青年藝術團體的萌芽,讓藝術人發現了更多的活力群。在扶持青年藝術家方面,本土畫廊做了許多工作:幫助他們打響知名度,對90後新生代消費者進行藝術普及,提高信任度和認同感這方面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佩斯北京空間暫時關閉前最後一個展覽「蒂姆·艾特爾:場所與姿態」

雖然佩斯畫廊北京空間的關閉,將會是北京整個當代藝術的一個損失,但我們無需悲觀。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正在逐步建立,而想要來大陸市場分一杯羹的外國友人,就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了喲。文 / Art

來源:大米藝術

(版權屬原作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aYq2m0BMH2_cNUg0af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