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語人間:每天10分鐘,陪你讀懂1本好書,點擊文章右邊的「關注」,一起成長
大家好呀~
今天,靈遙將為你帶來一本新書,名字叫做《氣質最好的樣子》。
現代人的生活普遍推崇舒適、簡單,但是,對於如何實現這兩個詞,基本上處在摸索階段。
比如,有的人會跟著日本的收納書做「斷舍離」,把家裡的房間清得空空如也,簡單是簡單,缺乏了美感和溫馨感;
有的人則喜歡到處淘些小玩意兒,如,小瓶瓶罐罐、裝飾畫、盆栽等等,來裝飾家裡,但卻因為用力過猛,占用了過多空間,顯得屋裡甚是凌亂。
那麼,如何才能夠在空無一物和亂成一團里找到平衡,讓人感覺到含而不露的美呢?
來和靈遙一起讀讀這本《氣質最好的樣子》,做一個真正的愛家人,耐心地對待家裡的東西,打造一個優雅的生活空間吧~
01.
唯有與優質物品結合的高雅生活,
才能夠讓你活出精緻感
昨天,靈遙在朋友圈裡曬出了我的支付寶帳單,立下了2020年把花銷砍掉一半的小目標。這時,一個朋友便在我的動態下留言,告訴我說,切莫因為節約降低了自己的生活品質。
誠然,一提到「生活品質」,大多數人都會聯想到牌子貨和奢侈品,哪怕是連吃上好幾天泡麵,一定要剁手一套好看的餐具,或是一套網紅護膚品。
然而,真正優質的生活大多離不開你的小心使用和仔細保養。
比如,同樣是一雙UGG的鞋子,如果上面沾染了灰塵,那麼,即便清清楚楚地貼著UGG的商標,也會讓人下意識覺得是不是買到了「山寨貨」。
因此,你無論穿著的是多少錢的衣服,擦著多少錢的護膚品,住在一個月多少錢的房子裡,都要用心地去愛惜這些物品,來讓你的舉止和言行也在它們的滋潤下,跟著優雅起來。
另外,在挑選東西時,除了樣子好看,方便、耐用、好打理、價格優惠同樣也很重要。
這就好比你花了好幾千塊錢,去燙了一個新的髮型,卻因為缺乏護理讓頭髮下面亂成了一團,梳都梳不開,還不如簡簡單單地留一頭黑色的長髮。
可見,如果想要過上優質的生活,你除了買買買,更要好好愛惜家裡的它們呀~
02.
擁有精挑細選,
長久穿著的服飾。
走在路上,與形形色色的人擦肩而過時,我們不少人都會下意識地去打量對方今天穿著什麼衣服和鞋子,戴著什麼樣的配飾,手裡拎著一隻什麼樣的包包。
其實,那些真正對美有著敏銳觸覺的人,早就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穿衣風格,既不會可以追逐流行,也不會為了一件好看但不適合自己的衣服一擲千金,而是會用簡單的著裝來表達著自己當下的生活態度。
但是,真正想要做到這一點卻並不容易,因為並不是每一件基本款都適合每一個人。
比如,即便是一雙人人都該有的馬丁靴,也有材質、樣式、靴筒高低、6/8/10個孔的區別,只有耐心挑選才能夠找到一雙真正適合自己的。
同樣,顏色也是如此。
同樣是紅色,穿在不同人的身上便會有很大的不同。
比如,靈遙我自己,一穿紅色的外套和毛衣,要麼便顯得皮膚髒,要麼便是被藏在了衣服里,找不到人。
因此,你如果想要被誇有品味,有氣質,一定要多花些時間在自己身上,多去商店裡試衣服,感受不同款式顏色的衣服在你身上的感覺,切莫盲目地去套用所謂的穿搭公式呀~
03.
家變美了,
日子也會越過越好
剛畢業那些年,靈遙時不時便會抱著本書去星巴克坐一個下午。
現在回想起來,才發現那時候既非迷戀咖啡的香氣,也不是因為孤獨想要待在一個人多的地方,只是因為家裡太過於凌亂,以至於無法安放一張書桌。
去年8月的時候,我搬到了這個縣城裡,開始按照書里的方式去做收納,去控制屋子裡東西的數量,時刻保持屋子的整潔後。
然後,我才開始發現,你與家的氣場是相合的。家裡如果亂七八糟的,你的心情也會跟著受影響,很多事情都處理不好。
那麼,如何才能夠提高對家的品味,打造一個舒適的生活空間呢?作者認為這三點一定不可少:
- 所有物品必須要擺在最方便使用的地方,又不阻礙自己和家裡人在家裡的活動;
- 不需要的東西全部都要收起來,所有的東西都要規規矩矩地擺放在它的位置上;
- 花要經常更換,保護新鮮
現在對靈遙來說,第二點怕是最難做到的了。
因為,我常常會有這個東西我待會兒可能會用的心思,於是,便時常會故意把它留在桌子、沙發和床上,結果自然而然地就堆起來。
最後一點,便是只留下符合自己審美的東西了。
從孩提時代開始,我們便會在逢年過節的時候,收到家裡人和朋友送來的禮物,可能是一本書、一束花、一盒巧克力、一個玩具、一件衣服、一件首飾等等。
出於對兩人關係的珍惜,即便是這個東西不和我們心意,相信大多數人都會把這些東西給小心地給收進柜子里。
然而,家裡的空間是有限的,如果沒有辦法拒絕掉那些不適合我們的東西,就沒有辦法和那些真正喜歡的東西在一起生活。
因此,除非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紀念品,最好還是把它送到鹹魚上去賣掉吧。
同樣,你自己在買東西時,尤其是在旅行路上時,切不要因為一時的喜歡,便各種買買買。因為,這樣做,不僅是對錢的浪費,也會影響到家的樣子喲~
04.
用文化和藝術滋養日常,
把平凡的日子過成詩
什麼樣的生活才是優質的生活呢?靈遙個人是很贊同作者的觀點的 —— 「一種能夠提升對美的感知力的生活」。
不過,一提起美的感知力,相信大多數人都會把它和錢聯繫起來,畢竟無論是參加繪畫班、學習一門樂器、還是外出旅行,都是要花錢的。
因此,這裡,靈遙也想要和你分享5個很簡單的,便能讓生活變得美好的小竅門:
1. 逛博物館
這是我從去年開始便很喜歡的一個愛好。
找一個空閒的周末,背一個書包,裡面帶上些麵包、水果和白水,不花一份錢便可以去博物館裡泡一天,聆聽文物背後的故事。
光是想想,也覺得是一種美好的享受呀~
圖 | 世界上最大的青銅鼎 —— 司母戊大方鼎 國家博物館館藏
2. 閱讀和寫生
除了逛博物館,去戶外閱讀和寫生也是一種很好的滋養的方式,尤其是寫生,你只要帶上一個畫板和小板凳,便可以騎車出門,去記錄大自然的變化了。
更有意思的是,任何事情都可以成為你寫生的素材,像是春天剛剛發芽的小花小草、院子裡的樹枝斜梅、寒日裡兀自挺立的樹幹,又或者是河邊的小石頭、路邊的建築等等。
因此,開春後,你也不妨抽空去用畫筆記錄下你生活的這座城市吧~
3. 做美術館、音樂會的常客
現如今,去參觀美術館,和聽音樂會的成本已經是越來越低了,只要抽出一個半天的時間,便可以徜徉在藝術的懷抱里,與大師們親密接觸,喚醒生命力對美的感染力。
當然,你如果生活在小城市,或是資金不是很充裕也沒有關係,只要動動手指,搜搜看世界知名美術館,便可以看到藝術家們的傳世之作了喲~
4. 學習做手工,讓生活慢下來
古代,女紅與琴棋書畫一樣,是每一個優質女性的必修課。
因此,即便是在忙碌的都市,你同樣可以每天抽出30分鐘到1小時,讓自己沉浸在手作的快樂里,折一朵玫瑰花、給自己做一個布包,或是用縫紉機給自己件衣服。
雖然一開始都會經歷穿針速度慢、紙也裁不好的窘境,但是,熟能生巧嘛~
5. 身居鬧市,也要親近大自然
退休後歸隱山林是不少都市人的夢想,但是,真正要與大自然為伴,我們除了要忍受孤獨,還有生活上的不便。
因此,我們不妨在城市裡尋找大自然,通過觀察一年四季的變遷,聆聽雨聲、感受風的溫度等方式,來與大自然親密接觸。
當然,你如果想要試試看園藝,在家裡的陽台上種些可以食用的瓜果,也是再好不過了。
以上,便是全書的內容。
在靈遙看來,所謂的優質生活,更多的是指一種「從容不迫,不急不慢」的生活態度,和一種「用心對待生活,活在當下」的生活方式。
畢竟,當我們期待的便是我們擁有的時,我們也就收穫到了最穩穩的幸福。
祝好!
註: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文 | 武靈遙,一位踐行著「日讀書一本,日更文一篇」的職業讀書人,本文首發於個人公眾號:書語人間(syrjj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