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民生周刊
魯迅曾有一句話:「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知己就是這世界上的另一個自己。
縱觀三國風雲,說起兄弟之情、君臣之義,我們首先想到的便是有著「義絕」之稱的關雲長。
從關羽身上,我們看出來:一個人人生的成敗,竟然與他交友的態度緊密相連。
交友的深度,在於情深義重
如果說,每個人的一生,都會有一個刻骨銘心甚至讓命運悄然發生變化的節點,那麼對關羽而言,這個節點,便是遇到劉備。
關羽在遇到劉備之前是個逃犯。他因嫉惡如仇,一氣之下錯手殺死家鄉的一個頑劣地主,從此流落天涯。
英雄註定不會被塵埃淹沒,就在涿郡那個桃花盛開的地方,關羽結識了志同道合的劉備。所謂「與君初相識,猶如故人歸」就是如此吧,初次見面,關羽便向劉備傾吐了自己的過往,劉備聽罷,起身一揖,讚嘆道:「真乃壯士也。」
往後,劉備沒有因關羽「逃犯」的身份對關羽白眼相加,而是像親兄弟一樣對待著,更是對關羽予以重任。
劉備擔任平原相時,任命關羽為別部司馬,分統部曲;劉備攻占徐州後,使關羽守下邳城,行使太守的權力;劉備收江南諸郡,以關羽為襄陽太守,駐守江北;劉備西定益州,讓關羽總督荊州事務。劉備對關羽,真正做到了「苟富貴,勿相忘」。
交友,最重要的莫過於意氣相投、心意相通。面對同道合的朋友,關羽也言出必行、肝膽相照,慷慨地用一腔熱血與一生忠誠去回應劉備當初的知遇之情。
建安五年,曹操突然發動對劉備的襲擊,措手不及又實力懸殊的劉備軍瞬間便被打散,在亂軍之中,劉備僥倖逃脫,前去投奔袁紹,而關羽卻因走投無路,不得已降了曹操。
曹操十分看重關羽的才華,對關羽十分禮遇,一心想要把他收入麾下,甚至不惜以私情打動關羽。
得知張遼和關羽是老朋友,曹操為留住關羽,便讓張遼私下裡去探關羽的口風。關羽面對老友張遼,仰天嘆道:「我知曹公對我極好,但劉將軍待我情義深重,我發誓和他同生共死,永不背叛!」
最後關羽掛印封金,不遠千里去追隨劉備了。兄弟之情,君臣之義,生死與共,絕不背叛,這便是劉備與關羽之間的深情厚義。
人生,相逢易,交心難。故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菜根譚》里說,俠心交友,素心做人。交友,的確應帶幾分俠氣。仗義每多屠狗輩,交朋友,不可以貌取人,只要別人身上有可貴的閃光點,就值得結交。
只要認定了真朋友,不管對方財富多寡,境遇如何,都值得我們認真經營這段友情。
交友準則,往往能印證一個人的品性。
關羽的重情重義與知恩圖報,讓他不失為一個值得結交的朋友。但關羽的人生,卻也因他自身的狹隘,而有了灰暗而遺憾的結局。
劉備平定蜀地後,以關羽董督荊州事。於是,向來自傲的關羽就和孫權成了鄰居。
建安二十四年七月,漢中之戰結束,曹操從漢中撤軍。劉備取得漢中,稱漢中王。當時的曹操遠在長安,軍隊主力遠在關中,整個曹魏的心臟部位力量空虛。在這樣的情況下,劉備冊封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總領荊州。關羽擁有了假節鉞,就意味著他有了出兵的權力。
傲氣的關羽得到這個任命後,也想儘快立功來證明自己「五虎上將」之首的地位,便率領部隊攻打荊州北部樊城,發動了襄樊之戰。
就在曹魏被動之時,司馬懿向曹操建議聯合孫權,請孫權出兵偷襲關羽。
到底還是「鄰居」,面對曹操的拉攏,孫權召集謀士商議對策。出於對大局的考慮,諸葛瑾提出自己前往荊州,為孫權之子說媒來試探一下關羽的反應。結果關羽不僅傲慢地拒絕了這門親事,還當著使者的面十分不屑地說:「虎女焉能嫁犬子」。
關羽不知道的是,人生的有些禍根,就這樣埋在一個人的性格中,埋在那些我們看不起的小事裡。
至此,孫權下定決心與曹操聯合謀取荊州。
在江東,有位名為陸遜的將領,此人雖無名望,但年輕多才,文武皆通。因呂蒙的推薦,被孫權任命接替軍事要職。關羽得知這個消息後,說:「孺子陸遜代之,不足為震!」
而富於謀略的陸遜對關羽的性格弱點已是了如指掌,又是寫信恭維,又是送禮討好,關羽一看來信署名是一介無名晚輩,馬屁又拍得那麼恰到好處,不禁得意起來,對於別人的話,關雲長根本聽不進去。
終於,他放鬆了警惕,做出了極為致命的軍事錯斷,把後方用來提防東吳的軍隊全部調往前線攻打曹軍。
最終,吳軍白衣渡江,兵不血刃地奪取了荊州。關羽,敗走麥城。
回顧這段歷史,有人說,關雲長的失敗,是因為一時的大意。其實,那些所謂的偶然中,都藏著必然。
友情就像一座天平,交友的第一準則,便是平等。所謂平等,就是心理上的互相尊重。
仗義與福報總是如影隨形,傲慢與禍事也常常緊密相連。
交朋友越寬厚包容,懂得感激回報,人生的道路就會越加寬闊。對朋友的傲慢每多一分,感情的裂痕就會更一層,人生的路也會越走越窄。
沒有一種友情,經得起辜負與中傷。沒有一種友情,經得起傲慢與偏見。
不知道關羽在他人生的最後時光里,是否曾有過後悔呢?
主播:陳青
用有溫度的聲音帶你領略人間的真善美
文章來源:民生周刊(ID:msweekly)整理自十點讀書(ID:duhaoshu)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體事業部
「人民名品」
了解不一樣的「人民」國貨,打造非凡的民生「名品」。
「民生周刊」
人民日報社主管主辦 ,中國唯一專注民生的新聞周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U6sI3EBnkjnB-0z7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