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溝鄉后土門村:小小西紅柿,映紅致富路

2019-07-24     石樓廣播電視台

走進裴溝鄉后土門村蔬菜種植基地,映入眼帘的是50餘畝長勢喜人的西紅柿,只見鬱鬱蔥蔥的柿苗上掛滿了大大小小的果子,翠綠中夾雜點點殷紅,看了叫人直流口水。農戶們正在田裡忙著採摘、分離、裝車,呈現出一派豐收的喜人景象。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兩年前,這裡還是一片光禿禿的荒山荒坡。

后土門村位於裴溝鄉西北,自然條件惡劣,土地瘠薄,產業發展單一,廣種薄收是這裡農業生產的真實寫照。村黨支部王世中看在眼裡,急在心頭,2017年,經過多方考察,王世中集思廣益,決定從西紅柿種植入手,振興鄉村產業、帶富廣大村民。

【同期聲】:后土門村支部 王世中

近幾年,在咱們這地方,天氣乾旱,山上的地沒有好種的,2017年的冬天,我出去考察以後,想種這個山地西紅柿,2018年我就種了一年,我把貧困戶山上的土地流轉到我名下,讓貧困戶跟著我從耕地到栽苗,然後到打掐、下西紅柿,跟我在地里打工,今年的話,我感覺種的西紅柿還可以。

昔日的撂荒坡,變成了如今的果園,貧困戶的生活逐步得到改善和提高,更加堅定了王世中在全村發展西紅柿種植產業的信心。

【同期聲】:后土門村支部 王世中

西紅柿經濟收入,一畝地大致收入一萬來斤,市場價是一塊二,一畝地大致有五六千元開支,拋去一切開支,一畝地能收入五六千元,我計劃下一步,推廣我們村有平地和梯田地的年年起來種山地西紅柿。

荒山變果園,基礎設施改善了,產業也得到了發展,廣大村民切切實實享受到了西紅柿產業所帶來的紅利,貧困戶高軍軍就從中找到了自己的致富路。

【同期聲】:貧困戶 高軍軍

我是這個村的貧困戶,我家四口人,要出外面打工的話不現實,還要招呼家裡,我們村支書種植西紅柿,我跟著他打工,一年能掙三四萬。

對於后土門村的美好未來,王世中信心滿滿。他表示,下一步,他計劃在延伸全村西紅柿上下游產業鏈的同時,著重打造品牌效應,進一步優化購銷渠道,整合購銷平台,增強市場話語權。繼續通過加強管理、強化標準化栽培、突出品種優勢等系列舉措,進一步穩定西紅柿產業規模。同時,定期邀請農業技術專家開展科普講座,做好後期技術儲備,著力培養和發展後備幹部與青年黨員,做好傳、幫、帶等工作。

【同期聲】:后土門村支部 王世中

我今年種了五十畝西紅柿,銷路的問題,就是靠媒體、微信往外轉發,柳林離石樓近,只要咱們的山地西紅柿上來的話,都要腌西紅柿,不愁賣,下一步我計劃從我們村大量帶動群眾種這個山地西紅柿。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Pb_I2wBmyVoG_1ZNoP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