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到處找教育機構?懂得這三點,在家也能做好「幼銜小」

2020-08-08     育兒小米

原標題:還在到處找教育機構?懂得這三點,在家也能做好「幼銜小」

轉眼又到了春暖花開時節,還有半年時間一批小寶貝就要離開幼兒園,正式踏上漫長的學業修行之路。家中的父母也同時做好了「隨時被氣到心臟病發」的準備。

年前閨蜜聚會。她兒子就讀的學校雖然早已確定,可她仍舊處在焦慮之中。在

新學校完全不知道做什麼怎麼辦?回來做作業拖拖拉拉怎麼辦?

因為我家「妹妹」剛剛上了小學,所以閨蜜希望從我這裡得到一些上幼小銜接班的建議。

其實,一方面孩子

並不一定非要去上幼小銜接班

才能適應未來的小學生活。而另一方面家長對於拼音、數學這樣的「硬體」條件太過重視。卻往往忽略幼小銜接中更加重要的一環——

從幼兒到小學生的心理建設

。幼銜小不該僅僅是一年級知識的灌輸,更重要的是

新環境認識的刷新、新秩序感的建立和自信心的提升。

下面我就結合自己的經驗,

跟大家聊聊在這三個方面,究竟該怎麼做才能幫孩子儘快適應小學生活。

刷新對新環境的認識

《禮記》

中寫道:「

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

」提前做好規劃,孩子的幼小銜接也就順其自然了。

我們都知道幼兒園無論是在

生活氛圍、還是學習任務上

,都是和幼兒園完全不同的地方。因此父母要提早讓孩子了解這兩者不同在哪裡。如果能和爸爸媽媽一起對新的生活方式進行排練,對於孩子熟悉學校生活非常有幫助。

將小學生活以遊戲的形式呈現,能讓孩子們在輕鬆的氛圍下了解即將到來的學校生活。爸爸媽媽可以抽時間

帶孩子去未來的學校兜一個風

,熟悉一下上學的路線和學校的環境;也可以和已經上小學的別人家哥哥姐姐聊一聊學校里的生活。

在正式上學前,可以和孩子通過扮演老師和學生,來進一步熟悉學校的生活。也可以按

照孩子上小學的樣子安排生活作息。

比如妹妹上學前,我們就將她的作息,調整到和哥哥一樣的每天早上7點起床,而不是像原來一樣睡到8點。

秩序感的建立

柏拉圖

說過,

自製是一種秩序,一種對於快樂與慾望的控制。

哥哥當初剛上小學,爸爸開車接回家,進門第一件事兒就是去玩具箱前問候他的「老朋友」,

根本不記得自己還有什麼作業要完成。

當時我們沒少因為這個事兒叨叨他。到了妹妹上小學,

我們就將建立「秩序感」當做了她幼小銜接中很重要的一項來培養。

那麼培養孩子上小學該有的秩序感,到底應該怎麼做呢?

第一,

讓孩子心裡有數

幼兒園大班時,爸爸媽媽就可以有意識地讓孩子

管理自己的事務

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

回家以後應該先做什麼,後做什麼。也可以

將這些事兒寫在便利貼上,

一邊聊一邊排列。幫助孩子建立判斷輕重緩急的能力。

等到上了小學,孩子需要做的作業多起來,才能將什麼事情最重要、什麼事情次重要,什麼是作業完不成就不能做的安排清楚。

第二,學習控制時間

家長在孩子剛剛開始寫作業時,

可以根據作業難易引導孩子做一個時間估量。

比如數學,半小時內大概能做完,那麼可以和孩子約定這個時間,上一個小鬧鐘。按時完成,可以積分。提前完成,還可以雙倍積分。如果沒有完成,也要接受約定好的懲罰。

第三,

給孩子一些自主權

整個作業過程的流程和時間控制可以和孩子商量決定。就算他決定到家先玩玩具再做作業,家長也可以給他這個機會,只要他能遵守他和你約定的時間。給予自主權,也是幫助孩子建立「自己為自己行為負責」以及學會獨立安排學習生活的重要方法。

第四,強化正確行為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的代表人物斯金納就提出過強化的重要性。強化就是對孩子的行為作出各種反饋,從而提高他們正確行為出現的頻率。

如果孩子能做到,那麼你的獎勵就要及時兌現。如果沒有完成約定,懲罰也必須實施。要知道,

只針對單個約定,就事論事的懲罰不會傷害到孩子的情感。

真正傷害孩子情感的懲罰,往往是父母沒有做好情緒控制,發泄式的怒火。

自信心的

建立

進入學校,知識掌握是自信建立最直接的途徑。現在家長之間關於「幼兒園什麼都不學,愉快地玩耍才是正經」和「從起跑線上就不能落後」兩種觀念的爭論不絕於耳。

一方面,作為母親的我,從哥哥和妹妹小學第一年的情況來看,還是建議補充

一些簡單知識

的知識,這樣對孩子的自信確立會有一定的好處

。比如說認識一些常用的漢字,這樣就可以減少作業時讀題所用的時間,儘早實現獨立寫作業。

另外一方面,為了讓孩子更有自信,建議爸爸媽媽們幫助孩子

鍛鍊一下表達能力。

由於小學老師需要面對的學生是幼兒園的兩杯,所以沒有辦法估計到每個孩子的需求和想法。

於是就需要孩子儘量大膽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越是這樣孩子得到的正向反饋越多,越有利於建立自信。

媽媽來叨叨:

其實上小學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可怕。作為家長,在事前做好充分準備,刷新孩子對未來新生活的認識,建立孩子對未來新生活的秩序感,培養孩子對未來新生活的自信心。每一朵花都可以在新的土地上開得更加鮮艷奪目。您說呢?

一位開始創作的二胎媽媽,我手寫我心,點滴都是我帶倆孩子的育兒經驗。希望我的育兒經驗能帶給您一點幫助!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立刪】

寶寶感統失調的這些表現常被忽視,及早干預,別錯過最佳矯正期

全國開始線上教學,考驗的非平台負荷能力,而是孩子的學習能力

把握孩子的語言敏感期,教說話事半功倍,你家孩子也是「小話嘮」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Ogxz3MBeElxlkka-Mh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