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長安里尋古,雨中實踐探秘

2019-07-26     開問網

作者:宸星

3天的暑期社會實踐轉瞬即逝,5位隊員3天奔波於6個實地調研地點完成近100份線下調查問卷,汗水、疲憊、鬥志、厭倦……種種情緒都沉浸於這無法倒流的3天時光中,帶不走的是勞累過後的歡笑,奔波過後的鬥志昂揚。

三天時間,我們拜訪了陝西歷史博物館、半坡博物館,探尋了秦始皇帝陵博物館、華清宮,留連於大雁塔下的音樂噴泉、彰顯大唐盛世的大唐芙蓉園。三天下來令我最為心動的地點是陝西歷史博物館以及華清宮。

第一個令我心動也是印象最為深刻的是陝西歷史博物館,它被譽為「古都明珠,華夏寶庫」,這裡有見證了2000多年前先輩開闢絲綢之路歷史的「鎏金銅蠶」,有從文化、經濟、風俗等地方展示盛世大唐時代風貌的鑲金獸首瑪瑙杯、鎏金鸚鵡紋提梁銀罐等等珍貴文物。這裡是本次社會實踐的開端,在這裡我們發出了第一份線下的調查問卷,拜訪了第一位遊客。雖然由於下雨以及時間的原因未能進去拜訪,但是外面蜂擁而至的遊客也給我們的問卷髮放帶來了諸多便利,也算是因禍得福。


第二個令我心動的地點就是華清宮了。自幼便熟記白居易的《長恨歌》,其中的幾句詩歌更是讓我對華清池有了美好的憧憬,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雖然身為長安人,之前確未曾來過這裡,趁這次社會實踐終於得償所願。有人在網上曾這樣形容華清宮「華清寶地,宮廷深幽!羽裳在身,思念難尋!比翼入夢。連理藏心!柳樹成蔭,浮生為卿!」探尋於華清,寫下此句,將自己的情緒於華清宮的故事相融結此,初讀便有幾分傷感。

世人皆知唐明皇與楊貴妃的動人愛情,歌頌千載。想較與其他遊人,為看一眼貴妃沐浴的華清池紛至沓來,我更想深入這裡來在心中描繪出那段真正的恢宏的開元盛世。學史數載,我獨愛盛唐。想目睹七月七日長生殿,九重城闕生煙塵,漁陽鼙鼓動又是如何驚破了霓裳羽衣曲。朦朧間,我似看到片片梨花飄零縈繞在玄宗身前,指引他走入天宮,與貴妃再續前緣,永不分離。

新技術的快速發展帶給傳統文化遺產新的機遇與挑戰,然而由於部分文化遺產旅遊景區的對新技術的不合理運用甚至於不適用,使得文化遺產與人文歷史不能緊跟時代發展的脈絡,使得文化旅遊產業對產業結構的調整缺乏推動作用。因此,「思源」對帶著「飲水需思源」的信念,借本次暑期社會實踐的機會,探尋西安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旅遊景區,親近遊客,實地調查。希望為文化遺產與文化歷史的傳播尋找新方向。

版權:開問作者本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M9SLmwB8g2yegNDWz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