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文革壺」,你了解嗎?

2019-09-16     紫砂壺記

文革,是「文化大革命」的簡稱,「文革壺」壺是指宜興紫砂工藝廠在1966年~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間生產的紫砂壺。

什麼是文革壺

文革作為我國歷史進程中的一個特殊的歷史時期,它的政治、經濟、文化和藝術也毫無例外地深烙在文化藝術載體之一的紫砂壺製品上。

由於「文革壺」是宜興紫砂工藝廠在特定歷史條件下生產的普通商品壺,隨著文化大革命的風雲變幻,歷時十年的「文革壺」也呈現出多種風貌。




文革前期(1971年前),時代的主旋律是「破舊立新,否定傳統」,宜興紫砂廠只生產普通商品壺,銘文也只能是毛主席語錄,詩詞,刻畫也只能是樣板戲,紅衛兵,工農兵形象,毛主席詩詞意境畫,由此構成了紫砂「文革壺」的最大的特點。




1971年下半年,國家對工藝美術生產的政策有改變,號召工藝美術行業在「洋為中用」,「古為今用」。在「推陳出新」思想指導下,為國家多生產出口商品,換取外匯,支援國家建設。




紫砂壺的面貌立刻有了很大的變化,新的壺式不斷出現,「文革壺」早期的裝飾也迅速消失。但由於「極左」思想還很濃厚,還在威脅著正常的藝術創作,所以只是在一些傳統壺式上刻有與茗茶有關的銘文,仍是「文革」前的內容。

文革壺的特徵

1.裝飾,前期主要是泥繪,後期多以陶刻為主。

2.款識,前期不留名款,為明確責任,採用阿拉伯數字和工號為記號。中期,壺底鈐印長方形壺名。後期,壺底鈐印帶框陰文「中國宜興」,蓋內鈐制坯手長方形款識,楷、篆、隸皆備。





3.泥料,由原料總廠統一開礦加工,制壺者領用一樣的泥料。泥性好,塑性大,細而膩。

4.制坯,多數是用石膏模具,全手工捏制較少,口、把處可見石膏模具留下的「哈夫線」。

5.出水孔,樣式不一。網球孔是統一製作,由制壺人領用,燒成後顏色與壺器不盡相同,大小不甚協調。

理智收藏

上世紀80年代,從港台地區及東南亞各國開始掀起了紫砂壺的收藏熱,近年來文革壺由於它的特殊性,也引起了收藏界的廣泛關注,但還得提醒壺友們理智收藏。




目前對於文革壺的評價,主要有兩種:一種認為文革壺粗製濫造太低劣,不值得收藏,一種認為文革壺精美絕倫,韻味無窮,收藏價值高。

但其實無論是哪個時代都是精品和粗製濫造的紫砂壺共存,今日的紫砂市場也是如此,所以入手時還需謹慎辨別。



紫砂壺記

總而言之,文革壺是文革時代的產物,它豐富了紫砂壺的樣式,承載的了那段特殊的歷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Lh2PG0BJleJMoPMNFD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