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3成白領成功跳槽?今年跳槽變難了嗎?哪些職業還能逆勢上揚?

2019-12-16   上海本地寶

歲末年初,又到了一年一度離職高峰期,

不少職場人都在忙著為自己尋找新方向。

然而,今年的跳槽似乎變難了

在上海從事大數據分析工作的陸鑫換工作的心思有一段時間了:「三年沒漲工資,不想乾了,我想換個行當。

拿著海歸含金量還不錯的文憑,每天做的事情是在各個資料庫中提取數據進行分析來支持前端銷售,這讓陸鑫覺得內容 「太基礎」,尤其是當沒有相關學歷背景的同事也在承擔相同的工作,讓他反思是不是自己當初在選擇上犯了錯誤。

雖然在常人眼中,做大數據分析應該是當下最為熱門且高薪的職位之一,但八個月和獵頭的接觸,只是讓陸鑫對工作的要求從換行業變成了換東家。

他不禁感慨:

「現在換工作這麼難嗎?」

答案可能是的。


2019職場現狀

僅三成白領成功跳槽

部分薪資不升反降

某知名招聘網站發布的《2019職場人年中盤點報告》顯示:

  • 70.3%的職場人未能成功跳槽
  • 已經實現跳槽的白領中,僅12.1%的人薪酬福利得到提升
  • 17.6%的人跳槽後的收入還不如跳槽前


No.1

從薪酬變化看

不排除有因為平台、機遇等綜合因素放棄追求薪酬的因素,但也存在獲得一份理想工作越來越難的境遇。

No.2

從各行業調研數據看

文體教育/工藝美術、房地產/建築、IT通信/電子/網際網路三個行業中成功跳槽且漲薪的人占比是最高的,均在14%左右,其中金融業的白領跳槽後漲薪比例最低

No.3

從行業維度分析看

金融行業認為求職難度增加的人數占比最高,占比達到了70.7%之多,其次是交通運輸業行業,占比達70%。

No.4

從崗位看

人力資源崗位認為求職難度增加的白領占比最高,達74.5%,客服、財務、行政/後勤崗位認為找工作更難了的占比也在70%左右。

綜上所述

通常職能類崗位屬於競爭激烈且較容易被取代的,這類技能的人才由於多年的各類高校設置專業比較普遍,因此存量人才也較多,自然在求職時感受到更大的競爭,而技術、研發、設計等崗位對求職難度的感知就弱一些

2020趨勢展望

跨行業求職將會增多

人才技能學習更為關鍵

不過,仍有一些行業及崗位的薪酬水平逆勢上揚。

根據某招聘顧問公司發布的《2020中國薪酬標準指南》顯示:隨著各行業對數字化的投資,中國整體對雲架構師、數據科學家、數據架構師和分析人才的需求持續上升

如果是在上海跳槽,科技領域員工的平均工資漲幅有望達到20%。這一領域既包含了傳統企業的信息技術化又包含了網際網路公司。

為什麼會有跨行業招聘?

幾位資深招聘總監向記者分享了跨行業招聘出現的原因:公司需要新視野,希望對數字渠道有更多自主把控,以及公司內部組織架構變革。顯然,用人單位會預留出一定的試錯空間,不過對求職者而言,可以在這樣的崗位工作多久很難找到有可比性的參考。

隨著用人單位的組織結構調整,更為靈活的合約用工也在科技領域被採用。比如專門操盤上市的財務總監只需要任職18個月左右,以及科技公司通過項目制實現靈活用工,規避對招聘名額的限制。


不同求職者的不同期待

  • 年輕人信奉的是「給多少錢干多少活」的及時回報理念
  • 資深的職場人,關注薪酬外,大到產業的未來發展,小到直屬領導風格和團隊氛圍都會對其決定有著深刻影響

專家建議

求職者在追求職業發展的同時也必須考慮經濟形勢和環境的變化,找准自我定位和發展。當前經濟在轉型的過程中,不再依託於粗獷型經濟的增長,而是依賴於精細化經濟的增長,這對人才技能和學習能力的要求會更高

而這一說法,在某知名招聘網站發布的《2020求職需求趨勢調查》中也得到驗證:數據顯示,企業選人從「依賴求職者資歷」,轉變為看重「求職者的核心技能」,過去一年中,有78%的職位在崗位描述中要求候選人掌握兩項及以上技能。

你也想跳槽?

還是總是蠢蠢欲動?

靈魂一問:

你真的準備好了嗎?

▌說明:本文由上海本地寶編輯整理髮布,轉載請註明!

▌來源:工人日報

▌編輯:林遇

如果您喜歡本文,歡迎評論、收藏、轉發、點贊。獲取更多上海本地資訊消息和辦事指南,敬請關註上海本地寶頭條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