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平時有沒有發現,跟過去相比,我們現在夜晚可以看見的星星似乎變得寥寥無幾了,有時候都看不見天上的星星。書本中的滿天星斗、繁星閃爍等對夜空如詩如畫般的描述,而如今人們卻很少看到這樣美麗動人的景象了。那麼這些美麗的星星究竟去哪兒了呢?
科學家認為天上的星星數目並沒有減少,而是被「遮擋」住了,而讓人們無法飽覽星空動人景色的原因主要三個方面: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現代社會的光污染。
其實光污染是繼廢氣、廢水、廢渣和噪聲等污染之後的一種新的環境污染源。光污染是指超量的光輻射對人類生產、生活和人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的現象。光污染使得原本清晰、寧靜的星空已經變得無法進行正常的觀測,這令天文學家深受其害。建於1675年並聞名全球的英國格林尼治天文台,由於受到周圍地區光污染的影響無法正常工作,在1998年被迫關閉。
那麼造成光污染的光源有哪些呢?它來自於城市裡高樓大廈亮麗的燈光裝飾以及現代化大都市通宵達旦的霓虹燈等。而由於科技的發展,這些光源越來越多、越來越亮,其中有相當一部分的光線都直接射向天空,也就妨礙了我們對星空的觀測。打個最簡單的比方,停電的時候我們點上一支蠟燭,在漆黑的背景下都可以顯得十分亮眼,一旦來電之後,這根蠟燭在燈光之下就顯得微不足道了。我們夜晚看不到星星也是這個道理。
有專家學者認為,看不見星星的原因也和宇宙膨脹有關,宇宙膨脹聽上去和人類的關係不大,畢竟在太陽系誕生的50億年來,宇宙膨脹並沒有改變地球和太陽之間的距離。而科學家大膽地猜想,人類所處的地球和宇宙中其他星系之間的距離,都在不斷地被拉大。
除此之外,星辰消失的原因其實也和人類的科技發展有關。各個國家都在爭先恐地將衛星發射到地球的軌道上,從外太空看地球的樣子已不再是過去那樣的藍色美麗星球了。那些地球軌道中的人造衛星擁有巨大的磨光鍍銀鋁片和太陽能電池板,在陽光下發出耀眼的反光,這些干擾了人們對星空的觀測。
而更可怕的是,據科學家計算,按照人類目前發射衛星的頻率,在100年後人類將看不見一顆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