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問」問天!火星將迎來中國人的足跡

2020-07-23     火星方陣

原標題:「天問」問天!火星將迎來中國人的足跡

隨著發動機的轟鳴,炙熱的熱流噴薄而出;重達八百多噸的運載火箭緩緩拔地而起,越來越快,直刺天空。這樣的發射,在中國已經司空見慣,但是今天,7月23日,在海南島的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征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的此次發射卻牽動了國人的心,因為這次它將把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的「天問一號」探測器,送往遙遠的火星軌道。

據國家航天局透露的消息,這次發射任務非常成功,探測器被成功送入預定軌道,已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它將邁出中國行星探測的第一步。根據探測計劃,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太空中飛行約7個月,在到達火星附近後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對火星進行科學探測。

這就意味著,火星上將會留下來自中國的印記。據專家介紹,這次探測任務需要突破一系列關鍵技術,填補相當數量的技術空白,對中國航天技術發展是一次重大考驗。專家稱,這次探測將進行火星環繞和巡視探測,獲取火星的科學數據,實現中國在深空探測領域的技術跨越;其次還要在此次探測的基礎上,建立中國自己的探空探測工程體系和人才隊伍,實現深空探測的可持續發展。

火星是距離太陽第四近的行星,與地球鄰近且環境有很多相似處,是人類走出地月系統走向深空進行探測的第一步,但是由於天體運行規律,每26個月才會有一次探測的窗口期。

1960年至今,蘇聯/俄羅斯、美國、歐洲、印度和日本等國和地區曾45次發射探測器探測火星,從1996年開始,幾乎每個窗口期都有火星探測器發射,今年更是掀起多國一齊發射探測器,共赴火星的高潮期,但很多人都心知肚明,這場競賽的真正選手只有兩個,一個是美國,另一個是中國。

美國是火星探測的行家裡手,迄今為止已經多次發射探測器;中國在火星探測領域起步較晚,但起點很高,憑藉著嫦娥工程積累的豐富經驗,中國的科學家們決心一次性實現環繞、著陸、巡視三大任務。

事實上,「天問一號」並不是中國第一次嘗試火星探測,2011年的探測任務因為俄羅斯火箭發射失敗而提前宣告結束。九年後,重頭再來的中國,開始了獨立探測火星的征途。

「天問」問天!接下來將會是長達7個月的等待,我們等待「天問一號」從火星上傳回的第一張照片,專家說,只要我們接收到了這張照片,這次的探測任務就已經是大功告成!

行百里者半九十,我們的天問一號才剛剛踏上征途,不到最後一刻,我們不敢妄言成功,但是我們相信我們的科學家,相信他們的能力,也深深的祝福「天問一號」,帶著我們中國人最誠摯的問候,平安降落在火星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CEsg3MBnkjnB-0zULp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