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開放最近的20年,江蘇一直都是僅次於廣東的全國第二大省,GDP也突破了9萬億元,成為繼廣東之後第二個GDP達到9萬億的省份。而江蘇經濟的日益繁榮,也得益於江蘇企業家們的努力,有人會問:江蘇首富是誰呢?
每年的富豪榜單上都有著來自全國各個省份的富豪,據悉,單單江蘇省富豪的數量就有4人,在富豪榜上的比例遙遙領先於其它省份。其中,江蘇最有錢的人就是太平洋建設集團的少東家嚴昊,他的個人財富已經高達1160億元,憑藉此成績,嚴昊也超越了蘇寧電器的張近東。
嚴昊在30歲的時候,就已經成為全國十大富豪之一,更成為了85後首富。要知道,馬雲在30歲的時候才剛剛創辦自己的事業,而許家印在30歲時還在一家工廠打工。
在很多人眼中,富二代都是一些花錢大手大腳的紈絝子弟,但實際上,現實中的富二代跟人們想像的根本不一樣,有的富二代甚至比普通人更加努力。很多富二代從小就生活在非常好的教育環境中,父母經常給他們灌輸具有正能量的思想,把他們逐漸培養成未來的商界精英。
嚴昊在26歲時接管了父親的太平洋建設集團,這家集團旗下擁有超過30萬名員工,每年為集團創收5000億元。而嚴昊能夠出色地管理企業,也展示出他過硬的商業本領。嚴昊的父親就是被稱之為「狂人」的嚴介和,他敢想敢幹的性格成就了他一番事業。
嚴介和之所以放心地把這家幾千億資產的商業帝國交給兒子嚴昊,是因為嚴昊自身非常努力。在成為太平洋建設集團新任掌門人之後,嚴昊很快將集團的發展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相比之下,嚴昊的名氣雖然沒有王思聰名氣大,但是他的商業能力絕對不輸給任何一個富二代。
一直以來,富二代都被人們賦予了貶義色彩,不過現實中卻有很多富二代付出的努力比常人多好幾倍,嚴昊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上任的第一年,嚴昊就為一家虧損企業創收7000萬元。在他的努力下,太平洋建設在2014年首次躋身全球500強,全年營收高達3900億元。
在6年的管理生涯中,嚴昊沒有讓太平洋建設集團虧損一分錢,也沒有讓營收下降過一次。嚴介和曾經表示:我兒子的實際能力要比他本人的實際年齡大十幾倍。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嚴介和對兒子的能力無比信賴。
所以說,並不是所有稱之為「富二代」的人都是紈絝子弟,而嚴昊很好地向人們展示了富二代比常人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嚴昊還曾經獲得了全國十大年輕CEO的稱號,但是他卻謙虛地說:這都是因為父母「生得好」。
父親嚴介和非常「狂」,但是兒子嚴昊卻有著十分內斂的性格,他的出現也為太平洋建設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如今,太平洋建設集團已經走出國門,來到了世界建築行業的舞台,而嚴昊也將帶著父親的囑託,繼續將家族事業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