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線日記——隔離點的故事

2020-04-21     東北新聞網

記錄者:瀋陽市委黨校隔離點負責人、市疾控中心放射衛生科科長於光

2020年4月4日,星期六,晴,瀋陽。

2月5日,瀋陽市委黨校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正式啟用,目前在此隔離觀察的主要是入境的密切接觸者。從十幾歲的留學生,到80多歲的老人;從入境工作的外國人,到歸國的孕婦……我們工作人員的身份,有時是醫生,有時是叔叔阿姨,有時還是朋友。不論工作有多忙,壓力有多大,每一位工作人員都在用無微不至的照顧與陪伴,守護著被隔離人員的平安。

自市委黨校醫學隔離觀察點設置後,我就開始駐紮在這裡,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密切接觸者。整整兩個月了,我們在這裡沒有工作日,因為所有的時間都是工作時間,就連睡覺、吃飯,都得抓緊抽空。

在隔離點,每位密切接觸者都有單獨的房間,還有市四院的醫生在此提供醫療服務。政府設置了完善的設施,雖然隔離點的工作人員會提供周到的服務,但還是有一些密切接觸者在剛來的時候會感到恐懼。

上個月中旬曾有個英國回來的小留學生,剛下車就開始哇哇大哭。女孩才15歲,父母又不能過來陪同,所以很害怕。為了安撫孩子的情緒,我穿著防護服幫她拿行李,陪她一起上了電梯。其實我們有醫務人員通道,但是孩子情緒不穩定,我就給她送到了隔離房間。我跟她說:「小姑娘,沒事兒,和到家差不太多,就是不讓你出來。這裡的叔叔阿姨都非常好,別怕,把燈都打開,一會兒阿姨給你測量體溫。」為了讓小女孩安心隔離,我與她的家人聯繫,同時也通過女孩的家人了解了她的性格。我有事沒事就跟她聊幾句,逐漸地,女孩適應了,也不害怕了,而我也成了她的好叔叔。

我們這裡還有一名從國外獨自旅行回來的老人。老人雖然身體很硬朗,但聽說自己也成了密切接觸者,心裡仍舊非常恐懼。老人主要擔心自己年紀大了,一旦確診得了新冠肺炎,死亡率會很高。我跟她開玩笑說:「溜達一圈兒玩累了,順便隔離,在這兒休息休息。」我的話逗樂了老人。幾天前,老人解除隔離,還開玩笑地稱讚我說:「你是我大侄兒。」

在我們隔離點,我幾乎每天都要進「群」溜達溜達,看看密切接觸者有什麼需要。這個微信群叫「隔離不隔愛」,囊括了幾乎所有在市委黨校隔離點的密切接觸者。群里每天都會更新隔離點的最新情況,不僅我和市疾控的工作人員在此解答各種問題,還有很多「老人」會幫助剛剛進入隔離點的密切接觸者適應環境。大家在這裡開著玩笑,共同的經歷讓很多人成了朋友。我們還相約疫情結束後一起聚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6BHnHEBnkjnB-0z2Fb8.html














北國雲讀 ⑫

20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