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2019代表字大選」結果出爐,又是一個「亂」字

2019-12-10   團結報黨派e家
台灣2019代表字大選」票選結果12月6日公布,「亂」字在42個候選字中拔得頭籌,獲選為年度代表字。這也是「亂」字在這一評選中第二次「奪魁」。

又「亂」了

這項評選活動是由台灣「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與《聯合報》合辦,邀來各界人士推薦,歷經24天,由民眾投票選出。

今年票選一到十名的年度代表字,依序為亂、謊、憂、跨、驚、慮、啟、詐、換、孤。「亂」字拿到10323票,比第二名「謊」字多了近4000票。

「亂」字由導演李安和新竹清華大學榮譽教授李家同兩位推薦人推薦。

台灣年度代表字大選」活動已邁入第12年,往年當選的代表字有「亂」「盼」「淡」「贊」「憂」「假」「黑」「換」「苦」「茫」「翻」等,輿論和專家認為,每個字都大致刻畫了當年的台灣社會意向與民眾想法。「亂」是2008年台灣首屆代表字大選的第一名,也是台灣代表字歷經12屆選拔,首次出現的重複字。

為什麼是「亂」

導演李安

談到為什麼選「亂」,李安表示,很明顯,到處都繃得很緊。他說,希望有一年台灣社會可以做到「和」這個字。彼此了解、彼此尊重,和氣一點。

新竹清華大學榮譽教授李家同

李家同說,普悠瑪、教改和「雙十」賀電,是他選「亂」的主因。因為普悠瑪事件,台當局始終沒有給答案。「外交部」又鬧了「雙十」賀電的怪事,再加上教改所造成的種種古怪問題,使他覺得台灣「實在有點亂」。

對於今年的票選結果「亂」,有島內網民表示:正確、真實,罪魁禍首就是蔡英文與民進黨,毋庸置疑;民進黨當局用一個「亂」字即可代表。

有網友感嘆:不知道要亂到何時。

有網友則表示,只要有民進黨,未來這個亂字還會再出現。

台教育部門前主管、台「中研院院士」曾志朗則認為,這一切的「亂」源,都在於台灣缺乏互信,「互相不信任到極點」,「司法改革」、「教育改革」、「年金改革」等等新制度的推動往往事倍功半、混亂不安。

廈門大學港澳台研究中心主任李非教授接受採訪時表示,「亂」字確實能總結概括2019年的台灣形勢以及兩岸關係。

在李非看來,亂象表現在三個層面:首先是政治上的亂象,今年以來,圍繞明年1月11日台灣地區領導人的選舉,台灣島內鬧得不可開交,國民黨和民進黨內部為了爭取所謂的台灣地區領導人候選人資格,爭得頭破血流,用盡心機,現在已經形成藍綠兩黨對決態勢,為了選舉可謂不擇手段。其次是社會上的亂象,為了選舉製造各種謊言,「假新聞」、「假民調」充斥選戰,社會腐敗現象不斷被揭露;三是經濟上受到兩岸關係不穩定的影響,兩岸經濟無法開展合作獲利的亂象。

台灣競爭力論壇執行長謝明輝教授表示,「亂」字第二度獲選為台灣年度代表字,一針見血,非常有代表性,這是對蔡英文「執政」下最大的當頭棒喝,是對蔡最大的抗議,更是要提醒台灣人民明年的「大選」不要再選錯人,如再選蔡英文台灣還將是「亂」字當頭。

作者 _ 團結君

本期編輯 _ 何佳伶

歡迎分享,留言交流。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