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餘杭這個鎮,捧回了一個省級榮譽

2020-03-28     餘杭晨報

近日,省美麗浙江建設領導小組「五水共治」(河長制)辦公室通報表彰了2019年度「五水共治」考核優秀鄉鎮(街道)100個,杭州市共有14個鎮街入圍,餘杭區徑山鎮占一席。


快來看看,

這個鎮有哪些好做法?


徑山鎮位於餘杭區西部,

全鎮下轄13個村,2個社區,

274個村民小組,

人口38536人,

區域面積157.08平方公里。


深化「河長制」 保障區域水質持續穩定


徑山鎮區域面積157.08平方公里。境內水系發達,河網密布,中苕溪、北苕溪穿鎮而過,轄區內有區級河道4條,鎮級河道11條。


為了鞏固治水成果,徑山鎮探索出了「5+5」長效管理辦法,即深化「河長制」,列出了包括潘板南港、長樂後港、陶村橋港等5條水質不穩定河道,由鎮主要領導擔任「河長」,各村社書記擔任分段「河長」,全面制定「一河一策」實施方案,自加壓力,強化責任落實,重點管好該5條河道,確保水質穩定不反彈。同時,分別制定了徑山鎮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及設施運維管理辦法、工業企業雨污合流治理及長效監管方案、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及長效監管方案、「小微水體」長效管理機制、「三清三治」實施方案等5大舉措,從目標任務、整治範圍、工作要求、長效管理、資金管理、考核辦法等多個方面給予了明確,對全面提升區域水環境做出了細化要求。


從源頭加強管控 全面治理「小微水體」


徑山鎮境內有池塘、溝渠等「小微水體」220餘處,這些水系像「毛細血管」一樣遍布於徑山鎮各村落。徑山提出要打造全域化景區,這就意味著徑山的每一處環境都要經得起考驗。


為了全面治理好徑山的「毛細血管」,徑山鎮探索出了「抓細、抓小、抓網格」的「小微水體」治理思路,借鑑和創新「河長制」工作辦法,推動「河道」管理責任向「小微水體」延伸。通過繪製「小微水體」分布圖,做到「一村一圖」挂圖作戰;落實網格長、責任人和保潔員,並同步建立起巡查、監督和整改機制;在河塘邊設置公示牌,接受群眾監督;通過「村規民約」、自查自糾等方式,加強村民們護水意識,形成了「池池有人看,渠渠有人管」的工作格局。



利用「電子河長」 徑山科學治水再升級

流經徑山鎮的北苕溪是餘杭乃至杭州重要的飲用水源地,也是餘杭區唯一的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保護好北苕溪關乎著當前及今後餘杭經濟社會的繁榮與穩定。


由浙江大學、省環科院、北科大共同推進的國家「十二五」水專項之苕溪水專項科研組在苕溪流域(徑山段)設置了多個自動檢測點,通過設立河道水質在線監測系統、現場視頻監控系統、無人機移動巡航系統,實現了「河長制」向「電子河長」的智能化升級。「電子河長」預警監控系統不僅可以通過大數據分析做到「定量化」、「精細化」管理,甚至通過歷史海量數據分析並建立數據模型來精準預測未來河道水質變化情況。同時,「電子河長」監控系統還可實現污染源的追溯,迅速鎖定污染源及污染區域,將污染源的影響控制在最小範圍。


一起來欣賞一下

徑山水體的動人景色吧!

 

主要河流



小微水體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097JHEBnkjnB-0zlhX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