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正式批准設立宜賓綜合保稅區
四川新聞網宜賓12月26日訊(李清凌 沈波 記者 周瑜原)12月25日,宜賓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發布會,通報了國務院正式批准設立宜賓綜合保稅區這一消息。據悉,綜合保稅區是為滿足對外開放和經濟發展的需要,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我國目前開放層次最高、優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齊全、手續最簡化的特殊開放區域。接下來,宜賓市有關部門將紮實推進宜賓綜合保稅區驗收各項工作,確保在2020年底前通過國家封關驗收。
「宜賓綜合保稅區的設立,對我們企業來說,撐起了另一片藍天!」四川西南聯盛通訊技術有限公司負責人肖莉,在獲悉這一好消息後發出感嘆。該公司於2017年入駐臨港經開區,是一家以手機生產為主的企業,90%的產品都出口,銷往印度、非洲、東歐、西歐、北美等地。「在時間成本、人力成本、物流成本、資金回籠成本上,對我們來說都有很大益處。」肖莉說。
27個小夥伴已「入區」
確保在2020年底前通過國家封關驗收
2017年2月,宜賓正式啟動綜合保稅區申建工作;2018年4月,省政府正式向國務院遞交了設立宜賓綜合保稅區的請示,相關申報材料同時送達海關總署;2019年12月3日,海關總署正式啟動對宜賓綜合保稅區的審批程序,於12月24日批准設立,原本從啟動審批程序至獲批最快也要3個月的審批流程,僅用時20餘日。
「宜賓綜合保稅區選址於宜賓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位於宜賓港後方陸域保稅物流中心以東,總面積約0.89平方千米。重點培育保稅物流、保稅研發、加工貿易三大功能。」市對外開放平台辦副主任、臨港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張學盡介紹,宜賓綜合保稅區計劃建設保稅加工區、保稅物流區、綜合服務區、服務貿易區、口岸作業區等5個功能區,共分兩期建設。目前,一期工程已開工建設,11棟標準廠房已全面封頂。
張學盡介紹,宜賓綜合保稅區獲批後,各有關部門將統籌推進產業項目、標準廠房項目、基礎設施配套項目等三大板塊建設工作,「我們將對照《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基礎和監管設施驗收標準》,紮實推進宜賓綜合保稅區驗收各項工作,確保在2020年底前通過國家封關驗收。」
截至今年11月,宜賓已與27家保稅加工、保稅物流企業簽訂了擬入區協議,擬入區項目占地面積0.71平方千米,占綜合保稅區規劃面積0.89平方公里的80%。其中,首家港資簽約企業——昌鑫公司已於今年8月正式投產運營,全面達產後年出口額將達30億元。
隨著宜賓對外開放工作的不斷深入,已先後建成宜賓港進境糧食指定口岸、宜賓港保稅物流中心(B型)等對外開放平台,2018年3月,四川宜賓港國家臨時開放口岸獲批。宜賓港保稅物流中心(B型)總面積5.33萬平方米的7座保稅倉庫,已租賃面積達91.17%,主要指標在四川省5個保稅物流中心中連續3年位列第一,基本處於滿負荷運營狀態。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大力實施「產業發展雙輪驅動」戰略,五糧液、絲麗雅、天原等傳統支柱產業做優做強、煥發生機;智能製造、軌道交通、汽車等新興產業從無到有、強勢崛起;「雙城」建設全面開花,科教產業發展突飛猛進。
宜賓海關關長伍劍表示,宜賓綜合保稅區獲批,是中、省層面對宜賓發展的高度認可,認為宜賓有能力在「一帶一路」建設、南向開放戰略、長江經濟帶發展、中西部地區崛起和我國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釋放三大紅利
進一步融入國家戰略
申建綜合保稅區是宜賓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宜賓市商務局副局長張利蓉介紹,綜合保稅區獲批對宜賓對外開放和產業發展,能帶來以下幾點好處:
一是促進宜賓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倡議和「長江經濟帶」等國家戰略。宜賓通過長江黃金水道、「蓉歐+宜賓」班列、南向通道等開放通道,可實現與「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的連接。目前,依託鐵路已實現「蓉歐+宜賓」的常態化運營和南向通道的雙向開行,依託宜賓港水運通道已實現到上海的中轉班輪以及近洋班輪的穩定航行,五糧液機場已經開通,正在積極申請開行國際航線。綜合保稅區獲批後,「境內關外」政策實施,伴隨著自貿協同改革的深入推進和「通關一體化」的改革優勢,將進一步促進宜賓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長江經濟帶沿線城市的貿易往來,也將吸引更多境內外知名龍頭企業來宜投資興業,共謀發展。
二是助推宜賓外向型經濟大發展。近年來,國家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東部沿海外向型產業紛紛向內陸地區轉移,宜賓地處川滇黔渝結合部,是四川省五大高端成長型產業和五大新興先導型服務業規劃重點打造的特色產業基地,承接了一大批智能終端、軌道交通、汽車、新材料等外向型產業項目轉移,宜賓外向型經濟高速發展。今年1—11月,宜賓市實現外貿進出口總值125.5億元,同比增長43.1%,列全省第三位。宜賓綜合保稅區的獲批意味著宜賓又增加一個對外開放平台,將有力促進宜賓外向型產業集群化、規模化發展,支撐宜賓外貿進出口總值持續快速增長,預計到2022年宜賓外貿進出口總值、外商投資實際到位額均可望翻番,外向型經濟將實現跨越式發展。
三是增添「產業發展雙輪驅動」戰略動力。宜賓在深入實施「產業發展雙輪驅動」戰略中,走出了一條「一方面鞏固提升名優白酒、綜合能源、化工輕紡建材等傳統優勢產業,另一方面加快培育發展智能終端、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等『8+2』產業的新路子」。宜賓綜合保稅區獲批後,可依託其優惠政策優勢,引進國際先進產業項目的核心技術、管理和國際化高端人才打造白酒進出口檢測服務平台、紡織研發中心、新材料研發中心等研發平台,為產業發展「雙輪驅動」戰略提供內生動力和技術支撐,促進宜賓新興產業集群化、規模化發展,深化供給側改革,助推宜賓產業發展轉型升級。
重點發展三大功能區
助推宜賓成為四川對外開放新高地
宜賓綜合保稅區的發展定位是:為宜賓,為川南經濟區乃至川滇黔結合部城市的製造企業及其上下游企業提供口岸、物流、國際分撥配送、生產加工、國際貿易等一體化服務。重點發展保稅物流、保稅加工製造、保稅研發等三大功能區,並注重發展國際貿易、檢測與維修、展覽展示等業務,為川南區域中心城市乃至川滇黔結合部城市提供重要經濟支撐,助推宜賓成為四川對外開放的新高地。
張利蓉介紹,宜賓將從「保稅物流功能」「保稅加工功能」「保稅研發功能」三方面著力,努力實現以上戰略目標。
在「保稅物流功能」方面,宜賓綜合保稅區將在空港和水港的基礎上建設高效便捷的開放口岸,充分利用水陸空保稅物流體系,促進國際物流業務發展,成為川滇黔地區功能完備的交通物流樞紐、物資集散地和交通要衝,更好地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
在「保稅加工功能」方面,宜賓市將繼續加大對國際知名龍頭企業的招引力度,持續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大力引導外向型產業入駐綜合保稅區,充分利用綜合保稅區的功能和政策優勢,加大培育現代智能終端產業聚集區力度,打造裝備製造產業中心、五糧液世界生產基地,將宜賓綜合保稅區打造成新興產業的高端製造基地,為川南經濟區的開放發展提供強大支撐。
在「保稅研發功能」方面,依託宜賓大學城和科創城「雙城」的資源和五糧液、絲麗雅、朵唯智能雲谷等龍頭企業的研發資源,探索在綜合保稅區內建設「雙城」公共研發平台、白酒進出口檢測服務平台、國際醫學外包服務中心等,將宜賓綜合保稅區打造成西部地區創新創業的孵化基地。
在充分發揮保稅物流、保稅加工和保稅研發三大功能的基礎上,宜賓綜合保稅區還將注重拓展區域對外貿易、檢測與維修、展覽展示等服務功能,推動綜合保稅區實現物流、信息流與貿易流、資金流更高層次融合,成為宜賓對外貿易發展的重要支撐和對外開放的重要陣地。(臨港經開區供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wOcQ28BMH2_cNUgezG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