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鋼板到底有多厚?

2021-03-06     小懶貓yen

原標題:航母鋼板到底有多厚?

一個國家,軍事國力的強盛與經濟水平密不可分,也和科技以及軍事等各個方面有著撇不清的關係。而現如今的中國,也已經成為了世界上為數不多的,能夠獨立研發並製造航空母艦的國家。

航母的建造

航空母艦是一個龐然大物,參與戰爭之後所面臨的危險也比較多,這就意味著修建時必須要通過一系列的技術手段和材料,從而提升航空母艦的抗擊打能力。

而在這建造航空母艦時所用到的最多材料就是鋼鐵。

1、航母所需鋼板

航空母艦不僅象徵著一個國家軍事實力的強盛與否,也象徵著這個國家的科技水平如何。

所以在建設航空母艦時,所選用的鋼板也是有著相應的講究。並非是鋼板的厚度越大,航空母艦的抗擊打能力就越強。

萬事萬物都講究適度,鋼板的厚度在不斷增加的同時,航空母艦的重力也在不斷增加,自然而然就影響了航空母艦的浮力。

而這對建造航空母艦的國家而言,會增加了一筆支出——畢竟航空母艦的重量越大向前行進的速度勢必會降低,與之匹配的機動性能也會受到一系列的影響。

所以在建造航空母艦的時候,有關於航母鋼板的厚度需求還是要根據一系列的因素來決定。

就像在寒冷的冬天,大家都想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但並非行走在大街上的人,穿的都是一層又一層的衣服,沒有任何一個人會一個棉襖套上一個棉襖,這就講究一個適度。

其實只要這些鋼板能夠保證航空母艦的抗壓能力就已經完全是可以了。

2、航母鋼板厚度範圍

航母在建造的過程中所選取的鋼板厚度也完全沒有一個固定的數值,畢竟航空母艦的各個部分組成和構造不同,所以對於鋼板的需求量也是完全不同的。

至於鋼板厚度的範圍,則要根據部位來定。

航母鋼板的種類

像航空母艦這樣的龐然大物,下水之後,在很遠的地方就能夠看到,所以必須要保證航空母艦的安全性能,這就讓建造師在建造的時候,根據航母部位的不同選取不同厚度的鋼板。

1、船體所用鋼板

就像航空母艦的整個船體可以分為露在水面的部分,以及沉在水下的部分。

露在水面的這些部分,在選用鋼板的時候,主要就是為了防止海浪的衝擊以及抵抗水壓的變化。因而在厚度這一方面沒有過硬的要求,大多數所採用的都是厚度在23mm到28mm之間的潛艇耐壓板,這種鋼板所承受的壓力指數在450兆帕到550兆帕。

沉在海中的這一部分所選用的鋼板厚度要求就比較嚴格,一方面要堤防魚雷以及潛艇飛彈這些威脅,另一方面還要抵禦海水的侵蝕。所以大多數採用的鋼板厚度在150~203mm。為了提升航空母艦的抗壓效果,有的航空母艦船體足足有三層。

為的就是增加航母浮力的同時還能夠多一層保護,哪怕最外面這一層鋼板被擊穿,還有裡面這一層鋼板做防禦。

2、裝甲板所用鋼板

裝甲板就類似於航空母艦的心臟,因為在這一地方所建立的就是指揮台。航空母艦上所有人員的一舉一動都是根據指揮台所發出來的命令來執行的。所以在戰爭之中,如果航空母艦指揮台的人員受傷,也就意味著這一艘航空母艦很有可能在一瞬間就會亂成一鍋粥。

正因為指揮台是核心部位,所以在建造的時候所需的鋼板厚度最強,完全能夠和坦克上面的裝甲板相抗衡。

建造一艘航空母艦時,除了指揮台所需的鋼板,長度最高,厚度最大之外,就像航母上面的彈藥庫以及核反應堆,還有駕駛艙以及動力方面的裝置,這些都是整個航空母艦的核心部位。一旦這些部位出現問題,那後果將不堪設想。

直白的說來,結局有兩種,不是產生爆炸,就是發生核泄漏,最直接的影響就是航母在大海中失去航行的方向。

3、其他部位所用鋼板

航空母艦上類似於飛機跑道,又或者是隔艙,這些部位在鋼板需求這一方面,在厚度這一方面的要求不是特別的高。

就像跑道所需要的鋼板,只要強度和屈服度足夠即可,一般採用的鋼板厚度在40~50mm,並且在建造的時候要粗糙一些,從而來增加摩擦力和阻力。而隔板也只需要保證能夠起到相應的隔離作用即可。

就像從2013年起就在為美軍服役的福特號航母,在建造時斥資130億美元。在建設的過程中,船體所採用的鋼板是厚度在22~28毫米之間的低碳量銅沉澱強化鋼,代號為HSLA-100,二飛行甲板所採用的鋼板,雖然厚度在40~50毫米,然而屈服的強度已經達到了800兆帕,這種鋼板代號為HSLA-115。

相比尼米茲號來看,福特號的鋼板更薄,並且建造成本更低,並且抗壓能力還提升了不少。這就和所用到的HSLA系列的鋼材有關,因為這種鋼可以直接進行焊接,又或者是在低預熱之後就能進行焊接。

所以不得不讓人感嘆,建造航母不僅是一件特別燒錢的事,也是一件特別費腦子的事。經濟實力達不到,科技實力達不到,自然而然不能建造出航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wFFDngBMMueE88vjad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