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歡國內旅行攝影,江西婺源肯定是聽說過的,一直以來都是旅遊網紅地,這裡的油菜花,徽式建築和村落都是攝影人的最愛。
但是你可能不知道的是,這裡還可以看到「大熊貓」?!我上周就第二次去到婺源,簡單的3天行程目標就是它!來看看這次的拍攝收穫吧!
其實不是真的國寶大熊貓,而是被譽為「鳥中大熊貓」的白腿小隼。是不是有點像呢?
白腿小隼
白腿小隼(學名:Microhierax melanoleucos)是世界上最小的猛禽之一,體長只有20公分左右,沒比手機大多少,而體重只有區區50克左右,很難想像這麼一個才一兩(讓我想到了生煎)的鳥兒竟然還是個猛禽,而且還是很厲害的殺手。
可能是因為其長相和我們國寶大熊貓,黑白兩色,經典搭配,黑白相間,沒有任何多餘的花俏顏色,再加上白腿小隼同樣也是國家保護動物(二級保護動物),同樣的瀕危物種(被列入聯合國《瀕危野生動物名錄》),所以愛鳥人士給它們不少可愛的稱號,叫做「鳥中大熊貓」、「會飛的熊貓」、「熊貓鳥」等。
和大熊貓相比,除了外表有品位以外,呆萌也是一樣的討人喜歡,惹人憐愛。
白腿小隼在國內分布雖然比較廣,但是行蹤不定,加上體型很小,所以在野外一般很難拍攝到。但是在江西婺源的曉起村,卻常年生活著好幾窩白腿小隼,世世代代,這也給觀鳥拍鳥愛好者提供了絕佳的拍攝機會。
尤其是每年7月開始,新一窩的白腿小隼出巢,還未完全長大獨立的雛鳥們會和父母一起飛到臨近的枝頭上,早上先來一個全家福合影,七、八隻排排站的壯觀場面真的是一年等一回。
你猜猜看哪幾個是雛鳥寶寶,哪幾個是父母?為什麼?
這也是每天早上拍鳥人的最愛,4點半起床來打不動,5點半之前早已大炮架好,只等明星一家的到來。
集合之後,這一家子的早上是很忙碌的,父母忙著捕獵,一方面自己也餓了一個晚上,更重要的是這一旁嗷嗷待哺的小傢伙們,於是白腿小隼的親鳥輪流在空中獵殺捕捉,很快叼回來一頓頓美食。
別看它們個頭小,到底是猛禽,飛行速度快,空中應變強,加上強有力的爪子和鳥喙,所以比它們大幾倍的獵物也不在話下,更別說什麼大蝴蝶、大蜻蜓了。
甚至我到的第一天早上還拍攝到了這個成鳥獵殺了一隻燕子,剛把頭掐掉,準備帶回家慢慢吃。還有旁邊的攝影老師說前一天拍攝到了白腿小隼獵殺到金色的蝙蝠回來吃。
白腿小隼親鳥喂食的時候往往也會引起一片快門聲,因為雛鳥們往往會爭搶父母帶回來的食物,畢竟會哭的孩子才有東西吃嘛。
每天早上基本從天亮一直拍攝到8-9點,隨著太陽直射,氣溫升高,白腿小隼一家也基本吃得差不多了,就會返回巢穴或者大樹棲息地附近。而到了下午3-4點一直到日落,照樣會再次出來覓食,喂食,搶食,賣萌,作息時間還是很穩定的,這也是拍鳥人很喜歡的一個地方。
拍鳥的位置就在幾棵古樹旁村民家裡的頂層,會做生意的幾位老闆們早就把房子改成了民宿,而頂層也特別裝修一番,既可以擋風遮雨,也可以有一些黑色遮擋,讓拍鳥人隱藏其中。
當然來婺源不僅可以拍攝到白腿小隼,這裡還有不少好貨,比如每年的5-7月還可以拍攝到更加珍稀的「靛冠噪鶥」,這也是我國特有物種,據說整個數量也就400隻左右,同樣是在這個季節的繁殖季才得以見到。
隱藏在農田中的黑鳽(jian第一聲)也是拍鳥人鍾愛的拍攝對象,在婺源也可以比較穩定的拍攝到。
婺源附近的古田山保護區也是比較穩定可以拍攝到白鷳的點。
此外還有很多鳥類,比如紅嘴藍鵲、絲光椋鳥、灰頭綠啄木鳥、大斑啄木鳥、大山雀、紅頭長尾雀、棕頭鴉雀、松鴉、大杜鵑、紅頭穗鶥、白鷺、池鷺、牛背鷺等鳥類可以拍攝。
怎麼樣?是不是讓婺源又多了一個去的理由?心動的話可要快了,因為白腿小隼聚集在一起喂食搶食的場景差不多到8月中就要沒了,再等就要來年了,趕緊買張火車票,或者跟著我們野去自然旅行一起啟程去看「鳥中大熊貓」!
更多自然資訊,請關注野去自然旅行資訊公眾號(yetravel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