槓槓的!唐山那些有名的小吃,你都吃過嗎?

2019-07-24     青資訊

唐山的小吃可謂集成了全國各地小吃的口味,加上清滅亡後許多宮內御廚來到冀東一帶更使唐山的小吃帶上了幾分皇家色彩。我大唐山的小吃隨便哪樣都是槓槓的!


01

棋子燒餅



棋子燒餅屬燒餅的一種,因狀如小鼓、個似棋子而得名。棋子燒餅的面和得很有講究,和完面後要用大油和香油合酥,這樣烤制出來的燒餅才能色澤金黃、口感酥脆。棋子燒餅能包肉、糖、什錦、臘腸、火腿等多種餡心,各有不同風味。棋子燒餅里外烤制酥 透,肉餡鮮香,酥脆適口不膩而且便於保存,使唐山人民十分喜歡的一種點心。

02

蜂蜜麻糖



蜂蜜麻糖是一種味道香甜的唐山小吃。蜂蜜麻糖的做法並不簡單,需要經過配料、和面、擀片、清面放片、剁塊、炸制、燒漿等工藝。在能工巧匠的精心製作下,所制麻糖色澤 新鮮,呈淡黃色,片薄如紙,形似花朵,清脆香甜。

03

遷西板栗





唐山的京東板栗是馳名中外的土特產,以味甘、粒實著稱,因形狀一面扁平稱為板栗。上好的京東板栗用紅糖炒制,板栗紅中透亮、向空氣中散發著香甜的味道。京東板栗炒過後皮會和仁分開,剝起來十分容易,吃在嘴裡口感香甜,回味無窮。

04

花生酥糖


擁有上百年歷史,與唐山麻糖齊名。以純手工的方式熬成糖稀,再加入純花生粉精製而成。色澤金黃,大小象10厘米長的金條,入口非常香甜酥脆,余香沁人心脾。且營養豐富,連沒牙的老人和小孩也極愛食用。

05

餎餷



「餎餷」可以說是一樣在唐山人人皆知,對外地人來說卻是不知所云的一樣唐山特產小吃。「餎餷」是一中由豆麵攤成的一種薄餅。上等的「餎餷」薄如紙片,色澤金黃,聞上去陣陣的豆香撲鼻而來。「餎餷」的做法很多,煎炒烹炸各有特色。在唐山的大小飯店裡你都能吃到醋溜、干炸、水溜等各種做法的「餎餷」。

06

肘子



唐山的肘子實在是太有名了!婚宴、請客、過節、做壽……都會有肘子這道菜,唐山鴻宴便以做肘子做聞名!

07

蜜汁麻葉


在唐山傳統名點蜂蜜麻糖的製作基礎上,經面點技師多年的研製和改良,優化了用料並降低了油質與糖分的含量,形成了老幼皆宜的宴席點心和饋贈親友的特色名吃禮品。

2011年7月24日被中國飯店協會評定為中國名小吃。

08

鳳凰園酥餅



唐山多「菌類」,香菇的營養最好,蛋白質、胺基酸和礦物質的含量都更高。而且它組織緊密,風味濃郁,口感滑嫩菌類營養豐富,是一種補養治病的保養品,是老少皆喜的食品。經面點師精心調製,製成肉菇餡餅,非常受食客的歡迎,點擊率極高。

09

萬里香扒雞



來唐山沒吃過萬里香就是缺憾。雖然現在啤酒鴨荷葉雞之類的都層出不窮,但萬里香的名頭在唐山那是響噹噹不可撼動啊。

010

劉美燒雞


其實被慈禧太后賜名的還不僅僅是「餎餷」,還有劉美燒雞,他的手工製作技藝的發祥地——河北省樂亭縣,位於唐山市東南部,也是樂亭大鼓的發祥地。劉美燒雞手工製作技藝是由始創人劉俊老先生,在傳承至今已有200多年的祖上滷煮肉的基礎上,經過潛心鑽研,開創了我國燒雞整形之先河,並以此而成名。

011

唐山懶豆腐



唐山的懶豆腐有兩種:一種是生懶豆腐;另一種是熟懶豆腐。

生懶豆腐是將水泡好的大豆,用小石磨碾碎,放在大鍋里熬。加入泡好的干白菜葉、咸鹽、花椒水。等干白菜爛了熟了,就可以加入蒜末、辣椒油就玉米餅子吃 了。

生懶豆腐清香不膩,特別開胃。熟懶豆腐是將大豆在鍋里炒熟加入花生米,用小磨碾碎。它的做法和生懶豆腐做法一樣。就是吃起來特別香,特別解饞。

012

蝦醬



蝦醬又名蝦糕。它是以各種小鮮蝦加鹽發酵後,經磨細製成的一種粘稠狀醬。色紅黃鮮明,質細味純香,鹽足,含水分少,具有蝦類的特有鮮味,無蟲,無臭味者為佳。每年5~10月為生產加工時期。唐山加工的蝦醬質量較高,一般作調味用。

013

蝦油


用新鮮蝦為原料,經腌漬、發酵、熬煉後製成的一種味道極為鮮美的調味料,主要用於湯類菜肴的提鮮增香,味道別具一格。

014

東陵糕點



其外皮色澤以紅、白為主,但所用餡料及裝飾不同。除「大八件」外,還有「小八件」及蟠龍酥、蓮花酥、佛手、菊花、柿花、二龍吐須等多種式樣,造型別致,色澤美觀,口感酥脆,綿軟酥鬆,味道有香甜、 咸、酸諸味。

015

蘆花雞



蘆花雞是唐山市的一道傳統名菜,它選用每年秋末冬初、蘆花紛飛的季節剛剛養肥的母雞雞腿為主料,將之洗凈去毛,以料酒、味精、蔥薑絲浸腌,再入油炸至棗紅色撈出裝盤,另將龍芽菜心洗凈,修削整齊,以火腿、蔥薑末與之同炒,拼入盤中。此菜色澤鮮艷,美觀大方,肉質脆嫩,鮮美醇厚,風味獨特。

016

清蒸白菜卷



唐山的大白菜產量高,口味極佳,與此同時誕生了一道攤上特色菜:清蒸白菜卷。白菜卷是遷安民眾發明的一道十分可口的地方名菜。特別是餐席上吃膩了口味後,再吃這道菜,使人感到有清淡解膩的口感。

017

石門核桃



產地河北遷西。紋細皮薄,滋味香甜,個大仁實,因乳白色隔壁不發達,極易剝取整仁或半仁,出仁率一般很高,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等營養成分。核桃仁出油率極高。

018

缸爐燒餅



民國初年,黃紙莊楊明的缸爐燒餅是遷安城內四大名小吃之一。此種燒餅香酥可口,耐存放,放數月不霉不改味。楊明年老,傳藝於其女楊氏及外孫楊景榮。現已傳至其重外孫楊秀、楊穩。

019

遷西栗蘑



栗蘑是栗子產地特有的一種食用菌。栗蘑一般生長在栗樹下土壤中,是老年栗樹根部繁殖出的真菌。栗蘑為叢生,呈雲片狀,白色或灰白色。栗蘑可以鮮吃,也可曬乾後貯存起 來待冬秋食用。栗蘑不僅味道好,而且高蛋白、高營養、低脂肪、低熱量。

020

「金香玉」小米



「阜安」牌白小米是國家珍稀品種,產於遷安北部山區長城腳下,遠離工業污染,純凈山水蘊育了該米潔白如玉的品質,屬遷安獨有的珍稀品種。「阜安」牌白小米,米色潔白,粘軟爽口,米香濃郁,回味悠長,具有祛脾胃中熱、益氣之功效。常食對調節視覺、安定情緒有一定作用,對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更有獨道之處。

021

黑馬鈴薯



被譽為「航空蔬菜」的黑馬鈴薯,黑皮黑心,實屬少見。目前,河北省遷安市高李莊村農民宋金海一次試種60畝「黑美人」馬鈴薯獲得成功。而且,他的黑馬鈴薯被北京奧運會組委會後勤部「瞄上」,不久將成為供應奧運會餐桌的稀有蔬菜。

022

建昌營饊子



遷安市北部的建昌營鎮有一種在京東一帶獨具特色的食品——饊子。建昌營的饊子,色澤嫩黃,薄如紙,最薄處承半透明狀。吃起來酥脆可口,香而不膩,是極好的營養食品。

建昌營的饊子,至少有二百年的歷史,可以說是歷史悠久,用料講究,製作精細。自1979年恢復生產以來,名聲不脛而走,除在本地大量銷售,還遠銷到京、津、唐、滬及內蒙等地,成為人們喜愛的一種食品。

023

羅鍋子香油



清朝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田老興在樂亭龐各莊創羅鍋油坊,開始制售香油,因為選料上乘,工藝考究,香味純正,深得當地百姓的讚譽。2011年羅鍋子香油傳統製作工藝被評為唐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024

孤樹金絲小棗



孤樹小棗,朱紅鮮艷,肉厚核小,干棗可拉出金黃色細絲,故稱為「金絲小棗」,生吃脆香甘甜,醉棗醇香濃郁,煮飯清香撲鼻。孤樹小棗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蛋白質、脂肪、粗纖維等多種營養成分,具有益心潤肺、合脾健胃、益氣生津、補血養顏等功能。

025

玉田白菜



經中國果菜產業發展論壇組委會審核評定,玉田縣被命名為「中國大白菜之鄉」。玉田包尖白菜種植歷史悠久,加之當地優良的氣候、土壤和水質條件,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蔬菜品質,是白菜中的上品。目前,全縣包尖白菜常年栽培面積1.5萬畝,總產量8000萬公斤。

026

大黑坨甜瓜


大黑坨村是革命先驅李大釗同志故居所在地。農民收入多以棚室黃瓜、甜瓜生產為主,現栽植面積已達1800畝,從業人員395戶、980人。

027

郝家燒麥


郝德林的燒麥,形似石榴,潔如白玉,皮薄而韌,餡嫩而鮮,油多但不膩,羊肉而不膻,深為群眾賞識,經營五十多年來,至今盛名不衰。

028

郝家火燒



此「郝」非彼「郝」。和前邊的郝家燒麥並非出於一家,郝家火燒始創於民國十年(1921)正宗傳人郝志敏先生繼承祖業,運用現代及祖傳工藝,採用上等麵粉,幾十種調味品,幾十道工序,一絲不苟,潛心製作,因其工作精細,配料講究,外形美觀,外焦里嫩,香而不膩,回味悠長的特點,稱得上色、香、味、形四美合一的美味佳肴,開闢了叉子火燒美味的先河。

享有「灤縣一絕郝家火燒」的美稱,被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商標局2003年正式註冊,同時還榮獲河北省第七屆、第八屆消費者信得過單位榮譽稱號,並被載入《灤縣誌》、《河北菜譜》大全。

029

開平大麻花



一杯牛奶、兩個雞蛋,2大勺植物油、3杯半高粉,義順商店的大麻花是開平的傳統小吃之一。金黃色的麻花又酥又軟,又香又甜。

030

灤縣北小王莊驢肉


北小王莊村位於灤縣城南10公里處,相傳該村歷史上就是以屠宰牲畜,加工肉食為主。北小王莊驢肉的特點是肉質纖細、結構緊密,爛而不碎、醬紅閃亮,肥的不膩、瘦的耐嚼,醇味獨特、回味難忘。

031

趙家館貓耳朵餛飩



趙家館餛飩,自1936年開館至1956年公私合營,20年間,譽滿全城。餛飩質好量足,物美價廉。凡是到趙家餛飩館用過餐的人,無不夸好。因此,小小餛飩館每天顧客盈門,絡繹不絕。

032

東路花生



灤縣的「東路花生」在國際市場久負盛名,被國家命名為「中國花生之鄉」。灤縣、灤南兩縣被確定為國家級商品油料生產基地縣。

033

遵化香菇


遵化香菇為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以香菇為主的食用菌產業是遵化市的支柱產業和特色產業,遵化市享有「河北省食用菌之鄉」、「中國香菇之鄉」的美譽。

034

馬家羊雜



遵化西關回民,馬二把(馬貴富)的羊雜,味道鮮美,又香又爛。過去每到早晨八、九點鐘的時候,城裡的人就會聽到從西街到閣上一路喊著「羊雜」的叫賣聲, 聲音獨特,在三里之外就可以聽到這種清脆的聲音。

「羊雜」本來是又髒又臭的羊頭、羊啼、羊下水做成的。可是,這些東西到馬師傅的手下,就變成香氣濃郁的美味佳肴了。

035

遵化磨盤柿



磨盤柿是遵化特產,因生長於燕山山脈腳下,所以又稱燕山紅柿。1999年榮獲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名牌稱號。果實扁圓,腰部具有一圈明顯縊痕,將果實分為上下兩部分,形似磨盤,體大皮薄,果皮橙黃色,果肉淡黃色,味甜、無核,以色艷,味甜、多汁、營養豐富享譽國內外。磨盤柿最宜生食,食後能給人體較多的熱量,故有「冷吃柿能暖身」的說法。

036

油炒麵



冬天取暖必備!重油重蛋白質,用開水一衝,熱乎乎的來上幾口,真心超好吃。而且很耐吃,兩三勺就能沖一大碗,買一斤能吃很久。

文章來源:河北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tFQMGwB8g2yegNDxON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