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西漢的功臣。據陳平自己說,他在建立西漢的過程中功勞比周勃大。
平曰:高祖時,勃功不如臣平。——《史記.三十世家·陳丞相世家》
周勃,劉邦對他的評價很高。
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劉氏者必勃也,可令為太尉——《史記.十二本紀·高祖本紀》
周勃與陳平的謀相結合,最終剷除了呂氏,恢復了劉氏王朝。
陳平對劉邦的貢獻很大,而且都是在危機時刻幫助劉邦的。比如滎陽之困,劉邦被項羽困住了,用了陳平之計才解除危險。劉邦在白登山被圍也是用陳平之計通融匈奴閼氏最終脫困而出。如果沒有陳平之計,這二次劉邦很有可能就埋葬敵人之手。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陳平就是劉邦的救命恩人。
陳平在韓信這件事情上也是立下大功,韓信希望劉邦封他代理齊王,劉邦大怒時,陳平和張良提醒劉邦,使得劉邦轉念封韓信為齊王,穩住了韓信。平定天下之後,採用陳平的計謀,利用雲夢澤巡遊會諸侯的方法不廢一兵一卒抓住了韓信。
按道理劉邦應該對陳平的評價是非常的高的。因為這些功勞都是危機時刻立下的。如果當時劉邦真的自己帶兵攻打楚王韓信,怕到時未必能贏,同時天下又陷入死戰。
劉邦對陳平什麼評價呢?
陳平智有餘,然難以獨任——《史記.十二本紀·高祖本紀》
這個評價與劉邦對漢初三傑的評價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劉邦說帶兵不如韓信,運籌不如張良,搞後勤不如蕭何,這裡給陳平的評價卻是難以獨任。
陳平的理想是什麼?
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史記.三十世家·陳丞相世家》
得宰天下才是陳平的真正理想。劉邦作為皇帝給出的這種評價直接影響陳平的仕途。
皇帝對他如此評價,其他人對陳平的評價高嗎?
陳平似乎並不受歡迎,諸將對陳平很不滿意。
陳平歸降的時候,周勃、灌嬰等將領就對劉邦提出陳平是一個中看不中用的人。
他們的理由如下:
1、 陳平在家盜嫂,這個罪行很大。
2、 陳平不忠,先從魏,再從楚,再從漢。
3、 陳平貪污,誰給他的錢多,就重用誰。
這一些全是很負面的評價,完全是質疑了陳平的人品。當時劉邦居然也相信了,當然最終沒有影響對陳平的重用。
當然司馬遷是不認可這些評價,他用了一個字:"讒"。他在寫陳平的時候,特意在開頭寫了他與他哥哥的關係特別好。他哥哥支持陳平的一切活動,主動承擔田地勞作。他嫂子對陳平有意見,他哥就把陳平嫂子趕出家門。
這裡就引出一個問題,陳平做了這麼多事情,立了這麼多功勞,為什麼得到的卻是如此負面的評價,陳平的問題出在什麼地方呢?
1、 陳平的引薦人力度不夠
能不能得到劉邦的重用,引薦人是很重要的。陳平的引薦人是魏無知。魏無知在劉邦這個集團中的影響力並不強。劉邦對信陵君是很崇拜的,魏無知據說是信陵君的後代。劉邦對魏無知的信任程度有多大,誰也說不準。
有些朋友說推薦的人很重要嗎?
當然很重要,我們以韓信為例。
韓信從項羽這一邊跑到了劉邦這一邊,一開始並沒有得到重要。接著得到了夏侯嬰的推薦,依舊沒有得到重用。
言於上,上拜以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史記.七十列傳·淮陰侯列傳》
直到後來蕭何去追韓信,然後力主推薦韓信,這個時候韓信得到劉邦的重視程度完全不一樣了。
於是漢王大喜,自以為得信晚。遂聽信計,部署諸將所擊——《史記.七十列傳·淮陰侯列傳》
同樣是韓信,但卻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態度,相信起作用的不是韓信的才能,而是蕭何的分量。
因為這中間所有的條件就增加了蕭何這個變量。
當劉邦拜韓信為大將的時候,記載著眾人的反應。
至拜大將,乃韓信也,一軍皆驚————《史記.七十列傳·淮陰侯列傳》
然後沒有了下文,不要忘記韓信也是從項羽那邊跑過來的。
後來韓信被抓降為淮陰侯,樊噲作為劉邦的最核心的成員之一依舊對他保持尊敬。
信嘗過樊將軍噲,噲跪拜送迎,言稱臣,曰:"大王乃肯臨臣!"————《史記.七十列傳·淮陰侯列傳》
相比陳平受到劉邦的禮遇之後呢?先是諸將盡讙,然後就是周勃等人說陳平壞話。這顯然把不服寫在臉上很清晰。
為什麼對韓信服,對陳平不服呢?除了韓信的實戰軍功外,更重要的是看舉薦人。你對韓信不服打臉的就是蕭何,你對陳平不服,打臉的是魏無知。打臉蕭何他們要考慮後果,但打臉魏無知,那後果可以不用去考慮。
2、 陳平的行為
陳平得到負面評價,與他的行為也是很有關係的。
陳平人長的很帥,是一個美男子,但是他為了功名,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居然取了一個嫁了五次的女人為妻。在古代認為嫁了五次之人並不是吉祥之人,或許是克夫等等。但陳平就希望取她,不是因為愛情,而是看中他們家的財富。陳平的老岳父一開始還看不上陳平,是他老岳父的父親作主最後才嫁的。
平既娶張氏女,齎用益饒,游道日廣————《史記.三十世家·陳丞相世家》
陳平就靠著張氏家的錢,最終打出了名聲。這一種做法的確是被世俗很難接受,當然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也是陳平的無奈。
陳平所做的事情一般都是陰謀之事,比如離間項羽君臣,抓韓信,放樊噲等等,這些行為都不太光明正大。連陳平自己都說自己乾的事情的確是不好。
陳平曰:"我多陰謀,是道家之所禁。吾世即廢,亦已矣,終不能復起,以吾多陰禍也。"————《史記.三十世家·陳丞相世家》
一般人對使用陰謀之人都有本能的拒絕和反感。
因為大家喜歡陽光,而不太喜歡陰暗。
當然關於陳平可以從多角度去解讀,我一開始對陳平沒有怎麼留意,但是最近看《陳丞相世家》越覺得陳平不容易,不簡單,簡直是草根處世的範本。以後我還會繼續寫關於陳平的分析文章,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