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張兩個孩子熟睡在後備箱的照片走紅網絡,
——
原來是身為老師的媽媽的無奈之舉...
這兩個孩子一個8歲,一個3歲,都已經上小學和幼兒園。
孩子的媽媽叫朱海淼,
是二七區淮河東路小學一名一年級班主任兼語文老師。
因為家裡學校比較遠,
加上為了準備教研組研討課的最新內容,
朱老師必須比平常6點40分的出發時間還要提前十分鐘。
平日裡,孩子有公公婆婆照顧,
可是最近老人家身體不太好,孩子只能隨著媽媽提前起床。
7點到學校之後,孩子還非常困,
朱老師著急準備研討課的最新修改內容,
才不得已把車的後排座放倒,讓倆孩子安安穩穩地再補個覺。
不怕孩子醒來哭鬧嗎?
——「沒事,他們已經習慣了。」
不少同為父母的網友看到這張圖片時,深受震撼。
有誰不希望孩子們能有個舒適的生活環境,哪怕只是好好睡個覺呢?
但實際上,在生活中,
很多老師為了當好一名老師,
為了不負學生和家長的期望,
做出了很多沒有被大多數人知曉的付出。
老師們的這些事兒,您知道嗎?
單膝跪地為學生解疑;
單膝跪地,一手扶在課桌上,解答學生疑惑
……
2016年初,
成都商報報道了西安交大一位老師為學生答疑的新聞,
新聞照片是學生劉金松拍攝的,他說:
老師前面上了兩節課,最後一節留給大家自習。
劉金松告訴記者,老師一直在教室里轉圈,
有疑問的同學隨時都可以將他「攔截」下來,讓他解答疑惑。
「當時把照片發到了群里,大家都比較感動。」
唐宇老師本人卻認為,
「只是一個下意識的動作而已,其他老師也會這麼做。」
「講的工程經濟學的課後作業,一共講了五六分鐘。」
提問的學生屈曉琳說。
時刻牽掛著,時刻守護著
2007年7月下旬,
患了聲帶腫瘤的陳雪霞在家養病,
並打算到上海動手術。
可身為小沙中學老師的她,
內心卻牽掛著班裡正在學游泳的孩子們,
尤其是小時候在溺水事件中僥倖生還的小陳,更是讓她牽腸掛肚。
顧不上夏天的炎熱和身體不適,
也不顧家人的阻攔,
陳雪霞乘了一個小時的公共汽車,來到學校的游泳池。
果然,儘管大多數同學已經學會了基本動作,
能快活地游泳了,
可心裡留有陰影的小陳卻害怕地縮在泳池的一角。
陳雪霞心急了,連續好幾天,
她頂著烈日守在游泳池旁,
在鼓勵大家認真學習游泳的同時,
引導怕水的小陳不要害怕,教他怎樣划水,怎樣用力。
為了打消小陳的恐懼,
不會游泳且同樣怕水的陳雪霞甚至跳入泳池,給小陳做起了示範。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她的指導和鼓勵下,
小陳很快學會了游泳的基本動作,也不再怕水了。
然後,陳雪霞才放心地去上海動手術。
課比什麼都重要
有一位高三畢業班班主任曾回憶說:
記得兒子一歲兩個月大時,趕上了秋季腹瀉, 一夜上吐下瀉,滴水不進, 醫生說需要打吊瓶,我第一句話就是 『能不打針嗎,吃藥行不?』 醫生就問『有什麼特殊原因嗎?』 我說,『我上午還有課。』 這個老先生抬起頭不屑地看了我一眼說:知道脫水了有多嚴重嗎?
數日前,
一個小女孩兒在教室外,
等身為老師的媽媽下課的照片受到網友廣泛關注,
小女孩剛剛發了高燒、打完針,非要媽媽陪伴。
可是身為生物課老師的媽媽楊崇利下午還有三節課要上,
家中又無人照看孩子,只得將女兒帶到學校。
她說:
我是個媽媽,不能扔下生病的孩子不管, 我又是老師,也不能耽誤學生。我丈夫看到照片後,當晚就哭了。
親力親為,菜湯配藥丸
每天一早到校,直到晚上8點離校。
這是大邑實驗中學劉紹荃校長每天的日程表。
不到一年的時間,
他幾乎走遍了學校的每一個角落,
走訪了每一位學校的老師。
老師們常常看著他,
就著一碗蔬菜湯,咽下幾顆藥。
在老師們眼中的校長,
總是忙忙碌碌,行色匆匆。
他們看到了他的付出和堅持,卻並不知道,
這位身患糖尿病的校長,
每天一邊打著胰島素,一邊堅持著工作。
老教授脫下西裝,雨中護作業
武漢科技大學城市學院的官方微博在10月26日發了這樣的一條微博:
昨天下午放學的時候,雨下的不小, 前面一位老師,脫掉西裝遮住學生們的作業, 自己淋著雨的一幕, 恰巧被後面的老師抓拍到 ……
微博發出後,
#老教授雨中脫西裝遮學生作業本#很快成為熱話題,
受到不少網友的關注,
很多學生在看了這條微博之後留言說,
如果下次雨天碰到石老師,希望能為他撐傘。
都說當老師輕鬆假還多,可是當老師真沒有那麼容易!
真心感覺老師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容易當。
——看過這張照片,有網友這樣說道
其實,的確是這樣,
古語: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這句話體現了老師對一個人的重要性,
在一個人成長過程中承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隨著社會的發展,各行各業的壓力增大,
看似擁有固定寒暑假的教師職業就成了很多人眼中的「閒職」。
「當老師多輕鬆啊,有假又不累。」
近些年,這樣的評論不絕於耳。
可是實際上,正如這位網友所說,
當老師也沒有大家想像的那樣輕鬆。
為了讓學生們有一個更好的成長環境,
老師們真的會投入很多
……
投入耐心
當一名老師不僅要面對學生中的新問題,還要做好和家長的溝通工作。
「前一段霧霾嚴重的時候,學校通知要停課,可把我們忙壞了。」
一位老師這樣記錄自己的家校溝通工作,
學校要接教委通知,
然後通知班主任,班主任通知家長。
我們下午1:50接到學校通知,
但是教委要求學校3:00前上報完畢。
這短短的一個小時班主任要通知到所有的家長,
並確認家長對孩子的安排,
然後報到年級組,再由組長報到學校,學校作出周密安排。
這個時候班主任都在班裡上課、批改作業,
給學生複習、輔導,還要同時做著通知的重要工作。
我們都是發出通知,
然後一邊組織學生,一邊批改作業,一邊等候家長回復,
隔一段時間統計一下,沒有回覆的再用各種方法聯繫。
要知道,不是每個家長都有時間總是看手機的,
也不是每個家長一打電話就能接的。
通知這項工作,耗費太多時間,
而且還是緊急工作,立等可取,人一口氣兒都不能喘。
如果說上面這位老師的情況特殊,
但給孩子布置作業,和家長溝通學生的在校表現,
這些工作都屬於老師的日常工作範圍之內。
每天和家長溝通其實我們大多都是在下班時間完成的。
畢竟,我們的工作性質決定了,
尋求家長的幫助和理解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投入時間
當一名老師生活節奏緊張,看書都沒有時間。
據了解,
現在很多小學教師基本是包班,
一個人教好幾科,大量時間都泡在課堂上。
課後要參加各種培訓,要寫教案、批改作業,
還要管理學生的「吃喝拉撒」
——負擔非常重。
現在我恨不得自己是千手觀音, 上班工作忙得不可開交,壓力也比較大, 下班忙家務,感覺時間都不屬於自己的了。
漯河市源匯區一所中學的康老師也坦言,
自己喜歡讀書,但卻因為時間和精力的問題沒辦法讀。
投入心血和愛
希望學生能夠充分信任自己,只有愛,才能做到這點。
著名文學家夏丏尊先生說過:
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
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
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帶病照顧學生的陳雪霞老師在接受採訪時提到了這句話,她補充道:
「我一直用愛,溫暖著班級里孩子們的心。」
十年時間,陳雪霞的心裡始終裝著學生,
「我就像你的媽媽一樣,有困難,你就來找陳老師。」
這是陳雪霞對很多學生說過的一句話。
「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
她是這麼說的,也就這樣堅持了十年。
其實,
老師們有理由請假去照顧自己的家人、
有理由去先顧好自己的身體,
可是大部分老師都沒有這樣選擇。
在私事和工作、在自己和學生之間,
老師們還是選擇把工作、把學生放在了第一位。
老師:付出了這麼多,其實真的沒什麼
拍下小女孩等媽媽的照片的是一位高一老師,
曹海珍,她說看到這一幕,頓覺心酸:
「這樣的事情很多,幾乎所有老師都面臨這樣的選擇,只能舍小家為大家。」
縱觀古今,
默默付出的老師們不勝其數,
值得點贊的行為更是俯拾皆是,
可面對自己的付出、面對雙肩的責任,
老師們卻這樣說——
不必過度解讀,其他老師也會這樣做。
單膝跪地為學生解疑的唐宇老師,
對於學生們將他的照片曬到網上,
他笑了笑說,「不必過度解讀。」
他說:「只是一個下意識的動作而已,其他老師也會這麼做。」
他表示,當時只是一個下意識的動作,
畢竟3節課一起上,還是有點累,「那樣要舒服一點。」
唐宇老師說:
「自己也是從學生時代過來的,在講課的時候也喜歡將心比心,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很多老師都很敬業,
為了不耽誤學生,又能照顧孩子,
只能這樣做,這也是普遍存在的現象,
沒想到能引起這麼多網友的關注。
商丘市第一高級中學政教處主任胡海林,
看到小女孩在教室外等媽媽的照片後,如此感慨。
苦點累點都沒關係,最怕被別人誤解。
作為一名老師,苦點累點都沒關係,最怕被別人誤解。
——很多老師在看到這張照片後都有著這樣評論
這兩年,
隨著媒體對我們教師群體的一些負面報道,
很多人都對我們老師產生了誤解。
但其實,
對於我們大多數老師來說,
這些負面印象真的有些不公平。
畢竟,我們都是愛孩子、愛教育的。
——有老師這樣說道
他們給人以美好,
予人以希望,
他們有個共同的名字——
老師。
教師節,祝所有的老師
教師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