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場只有這樣才能留住人才,提高效益

2020-01-22     養豬通

在我服務豬場的過程中,有無數次豬場提出提供人才的要求,我們也無數次介紹技術人員到豬場。技術人員跳槽成了制約規模養豬穩定發展的重要因素,豬場每換一個技術管理人員,對豬場都是一個非常大的損失。

針對這種情況,我寫下了《豬場需要人才,人才需要什麼?》的文章,希望能對養豬企業有所幫助。

豬場需要人才,人才需要什麼?

近幾年,我接觸了許多豬場,聽到養豬老闆說出了一個共同的聲音「養豬人才太少了」。我們在思考人才奇缺的同時,也就想到另一個話題——豬場需要人才,人才需要什麼?怎樣才能留住人才?

現實情況是,豬場裡大專以上學歷的很少,能在豬場連續乾上三年以上的更少,能固定在一個豬場工作三年以上的更少,原因是什麼呢?作為他們的同行,也作為一個長期在生產一線工作過的專業人員,我談一下自己的感受。

一、人才需要金錢

養豬業是微利行業,養豬場的職工工資相對要低,所以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的工資也相應較低。豬場人才也是人,也要養家餬口,也明白錢多好辦事的道理,再加上養豬場的工作相當艱苦,如果沒有高的工資,有能力的人很快會有跳槽的想法。

二、人才需要好環境

豬場環境差人所共知,沒有娛樂,沒有可口的飯菜,而且實行封閉式管理後,還得長期住在豬場裡,缺乏與親朋好友的勾通,特別是適齡青年搞對象是一大難題。他們甘願吃苦,不怕髒,不怕累,是因為他們有一個想干出一番事業的信念。但如果長時間生存在這樣的環境里,再堅強的人也會動搖。所以建議我們的老闆在努力改善豬環境條件的同時,也想一想我們的技術人員、管理人員。

三、人才需要尊重

所有的人才都需要得到尊重,他們的勞動需要尊重,他們的人格更需要尊重。一些老闆在場內生產不景氣時會把責任推到管理人員頭上,將他們的功勞一筆勾銷,對他們的辛苦無動於衷,這些都會讓他們寒心的。現在許多豬場對待人才,往往是請到場後,幾年不給長工資,有的是工資長期拖欠,甚至有的卻以抵押工資或有效證件,象防賊一樣。這樣的人才還會是人才嗎?

四、人才需要理解

豬場的工作是非常費心的,一位作過生產場長的先生說過這樣一句話:「生產場長的工作時間是一天二十四小時」。是的,豬一天二十四小時都需要照顧,每時每刻都有可能出現問題,生產場長就要時刻準備應對。特別是出現疫情時,想盡辦法卻無助於問題的解決,這時他們的壓力相當大,他們的精神幾乎崩潰,他們最需要的是理解,而不是責難和奚落。

五、人才需要提高

人才不同於普通人,他們明白只有能力不斷提高,才會受到更多的尊重,也才能獲取更高的待遇。如果長期生活在豬場,缺乏與外界的交流,能力的提高會受到限制。一些老闆為防止場內技術人員與外界交流而產生跳槽的想法,嚴格限制技術人員出入,阻斷他們與外界的聯繫,往往更不利於人員的穩定。希望老闆們給他們一些學習和交流的機會,從感激心裡出發,他們會更加努力工作的。

在豬場工作的技術人員或管理人員並不是十全十美的人才,他們也有缺點,所以要想用好人才,留住人才,就要允許他們有缺點,也要允許他們犯錯誤,讓他們放下包袱,發揮最大潛能。

當我們的豬場老闆或養豬公司,在留不住人才的時候,是否可以考慮一下為人才著想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pJC9W8B3uTiws8KzdJ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