鉚足幹勁再發力 夯實根基穩發展——永安市深化開展「項目攻堅年」活動側記

2020-07-03     三明日報

原標題:鉚足幹勁再發力 夯實根基穩發展——永安市深化開展「項目攻堅年」活動側記

一組數據令人振奮:一季度永安市「五比五曬」在主軸排名第一,目前,永安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幅0.4%,比一季度提高2個百分點;工業用電量增幅2.5%,比一季度提高9.8個百分點;水泥庫存由最高峰28萬噸下降到10萬噸,產能逐步恢復。

發展是第一要務。永安市主動作為,攻堅克難,持續把「項目攻堅年」及「五比五曬」項目競賽活動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的主抓手,加快實施「3+2+1」產業升級行動,突出抓好汽車及機械加工、紡織新材料、石墨和石墨烯三大產業集群,做大做強現代物流、文旅康養兩大基地,培育農業特色品牌,持續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以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衝刺的姿態,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進生產生活秩序全面恢復,在新起點續寫爭當三明經濟發展排頭兵的新篇章。

舞動龍頭建集群

石墨烯創新創業大賽

一條條生產線緊張忙碌,一家家企業加快復工復產,一個個園區內車輛來回穿梭……夏日永安,抓項目、謀發展的濃厚氛圍,讓燕城大地處處涌動著勃勃生機。

項目是加快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如何打造產業集群,推動產業發展提檔升級?

近年來,永安市立足現有工業資源和產業基礎,制定出台了三年產業行動計劃,著力打造汽車及機械加工、紡織新材料、石墨和石墨烯三大主導產業集群,構築產業發展新支柱。

「沒有項目,一切發展都是空談。」三明市政協副主席、永安市委書記蔣先東說。永安市以「項目攻堅年」和「五個一批」項目推進專項行動為抓手,紮實抓好確定的90個攻堅項目和13個「五個十」重大項目,促進項目加快落地開工、竣工投產。

走進福建翔豐華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的新能源鋰電池石墨負極材料補鏈條生產項目建設現場,工人們正在搶抓晴好天氣施工建設。這一項目是省級重點項目,也是繼翔豐華公司落地永安石墨和石墨烯產業園區後,石墨負極材料往前延伸補鏈條項目,總投資7.1億元、占地面積168畝,建設年產1.2萬噸新能源汽車用高能量密度動力電池負極材料高溫處理生產線、年產3萬噸低溫石墨負極材料系列產品生產線等。項目分三期建設,全部達產後將形成年產6萬噸石墨負極材料的生產能力,實現產值50億元,年可繳稅1.5億元以上。

福建翔豐華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科研人員在實驗室搞研發

新項目點燃新「烯」望。翔豐華公司作為永安石墨和石墨烯產業園區內的龍頭企業,不斷延伸新的產業鏈條是公司創新發展的重中之重。

做大增量,做精存量。永安市加快推動翔豐華二期石墨負極材料、新嵛高新柔性電路板、泰啟力飛石墨烯復合導熱材料、鼎豐特種等靜壓石墨、宏宇石墨烯塗料等項目建設。同時,園區還選擇建設周期短、市場前景廣、技術含量高、項目稅性好的永安市石墨烯記憶枕、抗疲勞墊、床墊生產項目落地園區,不斷提升產業競爭力。

作為全省石墨烯產業「兩核三區」布局中的高端石墨及石墨烯產業聚集區,永安市不斷加快石墨和石墨烯產業集群建設,著力培育一批以翔豐華為代表,市場潛力大、成長性較好、科技含量較高的企業。

為了吸引更多項目落地,園區堅持真招商、招真商,成功舉辦了2019中國福建(永安)石墨烯創新創業大賽暨「6·18」項目成果對接會。目前,園區新簽約落地 5個億元以上項目,策劃生成6個項目,完成招商引資任務6.6億元,占年度計劃的78%。

既要培育石墨和石墨烯等新興產業,也不能丟了傳統產業這一「傳家寶」。永安持續重點抓好汽車及機械加工、紡織新材料主導產業集群。

中國重汽豪曼汽車整車下線

中國重汽福建海西汽車有限公司是三明市著力培育的百億龍頭企業,今年以來,公司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實現逆勢增長,產銷屢創歷史新高。1~5月,累計銷量增長8.9%,其中5月份銷量同比增長130%,實現了扭虧為盈,企業步入盈利時代。

龍頭舞動產業興。永安市全力推進重汽福建海西汽車發展壯大,並圍繞產業發展鑄鏈條、建集群,加快三明埔嶺汽車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和技術研發平台建設,促進零部件製造產業集聚,力爭至2021年,汽車及機械加工產業實現產值300億元以上,帶動周邊汽車零部件配套及機械加工企業50家以上。

為了做大做強紡織主導產業集群,永安市重點培育寶華林、英漢凱豐、大帝3家年銷售收入超過10億元的集團公司,打造專業園區平台,加快產業體系建設,力爭至2021年,紡織產業實現產值255億元以上,建成全省最具功能特色的產業用紡織品產業集群和生產基地。

從一個個項目到一個產業集群,三大主導產業集群三足鼎立,為永安加快高質量發展擎起一片新天地。

補足短板建基地

紡織企業生產車間

在永安市源通物流有限公司的源配貨網絡貨運平台項目現場,員工可以通過網絡平台配送企業的物流需求,達到為貨源企業(貨主)降低物流成本5~10%的效果。

源配貨網絡貨運平台項目是永安市三產「補短板」重點項目,計劃投資約2億元,主營網絡貨運、網絡信息服務、在線數據處理與交易等業務,實現線上物流交易、物流業務結算,開展汽車金融服務等。

「有了這個網絡貨運平台,我們就能搶占先機,還可以信息共享,將大數據與現代物流相結合,促進市場拓展和資源信息共享,打通物流與貨主的信息壁壘。」永安市源通物流有限公司負責人說,同時,還可以利用平台信息發布、租賃、管理、資信等功能,實現與周邊城市平台互聯互通,推動物流貨運行業轉型增效。

做大做強優勢產業,補齊產業發展短板。今年來,永安市圍繞產業配套和集聚人氣補短板,重點突破現代物流、文旅康養兩大產業,穩步抓好商貿流通、電子商務、教育培訓等產業提升,實現服務業發展提速、比重提高、質量提升。

展開永安尼葛高新技術開發區北部空中鳥瞰圖,這裡是205國道及長深高速、鷹廈鐵路和在建的興泉鐵路交織處,總投資9.39億元、占地1840畝的「福建閩中公鐵聯運物流基地」,正掀起城市發展新蓋頭。

以打造閩中現代物流聚集區,永安加快物流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力爭到2021年,實現物流業增加值45億元,新增物流企業30家,新增規模以上貨運企業3家以上。

發展文旅康養產業,是永安補齊服務業短板的又一新路徑。

竹林是風景

走進永安市洪田鎮上石村,一條戶外步道剛剛修建完工,吸引了不少遊客來此賞竹林、深呼吸。這是上石村森林康養旅遊的一個重要項目,步道所用的材料,來自當地一家企業研發生產的重組竹。

過去只能賣竹、賣筍,如今竹林賣風景。上石村的變化是永安市發展文旅康養產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永安市立足原中央蘇區、戰時省會、筍竹之鄉等資源優勢,重點推進桃源洞-鱗隱石林景區5A級提升改造工程、抗戰之聲音樂小鎮等10個文旅康養項目建設,推動體育、旅遊、度假、健身、賽事等業態深度融合,培育發展文旅康養新業態和新產品。

培育特色樹品牌

正在打造的抗戰之聲音樂小鎮——翠園

在三明市開展的「縣長來直播」活動中,永安市在網絡直播上銷售永安特產——黃椒醬,當天便售出了3000餘件,「永安黃椒」這一永安獨特的地理標誌農特產品也隨著網絡帶貨直播的效應,擴大了知名度和美譽度。

發揮優勢,就是打造品牌,擴大影響力。近年來,永安市針對農業點多面廣。無法形成規模經濟的現狀,著力在提升農產品品質、打造農產品品牌上下功夫,實施鄉村產業振興行動,實施國家級農林基地、地標產品、精深加工龍頭企業三大品牌帶動工程,加快形成具有永安特色的優勢產業。

永安市還在推動林竹、果蔬、畜禽養殖、農業休閒、農林產品加工等特色農林產業提質增效,爭取特色農產品加工率40%以上,農林業與旅遊、文化、科教、康養實現有機對接。

採摘生態農產品

金融是農業產業發展「活水」。永安市精耕「福田貸」「福林貸」「快農貸」「振興貸」等農村普惠金融產品,推動以村集體資產作為抵押物的集體融資模式逐步形成,讓農村經濟發展更具活力。

今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永安市把脫貧的重點放在鞏固提升上,放在建立健全長效機制上,特別是持續增收的長效機制。實施好現代特色農業提質增效計劃,依託「永安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全國竹產業知識品牌創業示範區」優勢,著力打造閩中生態型現代特色農林基地;依託永安市現有的56個「三品一標」產品,加大名優農產品的宣傳推介和市場營銷力度,主動對接網際網路平台,打造「農創+名品」的產業模式,賦予農產品更多價值內涵;依託和其昌、聖恆食品等35家產業化龍頭,推進農林產品精深加工,提升農林產品附加值,為產業扶貧、鄉村振興夯實基礎。

產業融合激發新動能。永安市通過實施工業振興、服務業補短板、特色農業提質增效,實現了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為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來源:三明市融媒體中心 作者: 魏興谷 文/圖

編輯:施菲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maeFHMBiuFnsJQVJL_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