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年間的一天早晨,豐縣大戶王書文家被劫。劫匪是高梁山土匪胡一虎,他帶著一群人,衝進王書文府上。王家人都躲起來了,但是那個木盒子沒來得及帶走,還放在柜上。胡一虎打開木盒一看,哈哈大笑,一揮手,帶著嘍回了高梁山。
劫匪離開,王書文趕忙查看,家裡除了丟失一顆祖傳紅珍珠外,其餘東西都在。
據人們私下裡傳言,這顆紅珍珠是王書文第八世曾祖得到的。他的那位老祖宗是個獵人,救過一隻白狐,白狐離開時,張大嘴一吐,紅光一閃,吐出一顆珍珠。這顆珍珠紅光閃爍,據說能祛病消災:無論得了什麼病,只要把這珍珠研點兒末,用水服下,病痛立除。
豐縣知縣劉一智正在吃早飯,聽到這個消息,「咣」一聲扔了碗,站起來,繞著客廳轉了三圈,轉完停下,讓筆墨伺候。劉縣令提起筆,「唰唰唰」寫下一張字條—
胡兄:此珍珠王書文家已托我獻給當今聖上,為聖上貴妃治病。見信之後,務請讓吳仆把珍珠帶歸。
劉一智
萬曆十三年三月八日
寫好後,劉一智把字條折好,用信封裝了,囑咐僕人:「送去,別多問,帶上東西就回來。」僕人點點頭,拿了信,立刻走了。
祛病紅珍珠下午,僕人回來帶了一個木盒,劉一智忙接過來,打開一看,怒罵一聲:「混帳!」原來,盒中雖然有珍珠,卻是一顆白的。
王書文的珍珠是紅的,劉一智曾親眼目睹過。當時,王書文就準備獻上,但想想過幾天就是自己父親的忌辰,父親在時最愛這顆珍珠,所以,他想等祭奠父親後再獻上。劉知縣也答應了。
誰知現在,那個該死的胡一虎,竟然用假珍珠來騙自己。
劉知縣捻著鬍鬚,皺緊眉頭,又把僕人叫來,拿出300兩銀子,讓他帶上高梁山,就說知縣見了珍珠很高興,特意送300兩銀子以表謝意。
僕人拿著銀子走了。劉知縣嘿嘿一笑:「你不仁,可別怪我不義。」
高梁山的胡一虎接到吳仆的銀兩,還有縣太爺的感謝話,一顆忐忑的心終於落回了肚子,他很高興地一拍桌子,說:「兄弟們,為了慶賀,今晚大擺筵席,不醉不休。」眾嘍一聽,一個個吞著饞涎,大聲叫好。
一會兒,筵席擺上,雞鴨魚肉流水般上來,一壇壇燒刀子酒也揭開了泥封。胡一虎吩咐,所有的兄弟,都放開量喝。
有人提醒:「胡爺,小心為好。」
胡一虎大咧咧地一揮手,哈哈大笑:「兄弟,放心。劉知縣這會兒感激我還來不及呢。除了官軍,誰敢來攻打?」
眾人大聲稱是,跟著大碗喝酒,大塊吃肉,不一會兒一個個踉踉蹌蹌。就在這時,一個出去解手的嘍跌跌撞撞地回來,說:「胡爺,有人。」
胡一虎一酒碗,斜著眼罵:「混帳,這不都是人嗎?」說著,溜在椅上,眯著醉眼。
嘍更急了,說:「官軍,官……」話沒說完,身子一晃,倒下了,背後插著一支箭。
原來,吳仆離開不久,劉知縣帶著人偷偷跟著上了山。果然,胡一虎中了他瞞天過海的計策,一點兒也不戒備。胡一虎被士兵們架到劉知縣面前,還說著醉話:「不醉……不休……」
為害一方的高梁山土匪,一夜間被一網打盡,連窮凶極惡的胡一虎也被活捉了,關進豐縣大牢。
胡一虎喝得爛醉如泥,直到第二天上午才醒來。醒後,他發現地方變了,不是在高梁山大廳,而是在監獄裡。他抖抖身上的索子,喊:「奶奶的,這是怎麼回事?」
看監的人望望他,一言不發。
胡一虎怒了,大聲喊:「去把你們知縣叫來。」話沒說完,聽到腳步聲響,劉知縣來到牢門外,一揮手,牢門被打開。
劉知縣身後,跟著一個提著菜盒的僕人,僕人從菜盒中拿出四盤菜,一把酒壺,還有兩箸兩杯。
劉知縣把僕人和獄卒支走,然後關了牢門,坐下,又指指地上,讓胡一虎也坐下。這一刻,胡一虎臉上失去了兇狠之色,跪下說:「大哥,你要救救我。」
劉知縣笑著點頭,平易近人地讓他坐下,一人面前一杯酒,拿起杯碰了碰,一飲而盡。劉知縣問:「珍珠在哪兒?」胡一虎搖著頭,唉聲嘆氣,就是不說。
劉知縣怒了:「這樣誰也救不了你。」說完,打開一份奏摺,讓胡一虎看,上面寫的是請求將胡一虎千刀萬剮的內容。
胡一虎冷汗直流,連聲說:「我交,我交。」說著,顫抖著打開發髻,一顆紅珍珠滾了出來。
劉知縣拿了珍珠,轉身準備離開,胡一虎忙一把拉住他,哀求道:「大哥,放我出去吧。」
劉知縣哈哈大笑:「你不用出去了。」
「為什麼?」胡一虎大驚,突然感到肚子內一陣陣絞痛,看樣子,自己是中了毒,可他和劉一智喝的是同一酒壺裡的酒啊。
劉知縣呵呵一笑:「酒沒毒,酒杯有毒。」
胡一虎痛得趴在地上,口鼻流血:「你好毒啊,當年,不是我替你殺掉張縣尉,你貪污的事,早就暴露了。」
劉知縣冷哼一聲:「要不是我告訴你張縣尉的行蹤,讓你半路襲擊他,你能殺得了他?你恐怕也早被他剿滅了。」說完,一腳踹過去,胡一虎一動不動,顯然已死了。
劉知縣喃喃地說:「鶴頂紅,果然不同凡響。」
劉知縣回到縣衙,連夜把那顆紅珍珠用木盒裝了,封好盒口,用紅綢包好,交給公差,讓連夜送到京城。
他曾在奏摺中誇過海口,能用一顆紅珍珠給貴妃祛除疾病。
現在終於弄到紅珍珠了,他從心裡感到高興,他感覺到離自己渴望的目標越來越近了:皇上的貴妃病好了,自己不想加官晉爵,都是不可能的。
幾天後的一個上午,皇家的欽差騎著馬來了,背後跟著一隊人馬。劉知縣慌忙迎出來,欽差一揮手,進了縣衙,坐下望著劉知縣,說:「感謝你啊,劉知縣。」
劉知縣高興得心「撲撲」跳,但嘴裡謙讓:「這是皇上洪福,才有紅珍珠祛病納祥。」
「咚!」欽差一拍桌子,打斷了劉知縣的話,指著他一聲吼:「來啊,綁了。」兩邊兵士一聲吼,撲上來,像提小雞一樣,用繩子捆了。
劉知縣臉色蒼白,渾身亂抖,問:「怎麼回事?」
公差掏出聖旨,讓劉知縣跪下接旨。聖旨道,狗官劉一智,欺君瞞上,用一個紅琉璃假冒祛病珍珠,害得貴妃延誤病情,以致殯天。將劉一智就地斬首,無需押解進京。
劉知縣一聽,癱在地上,大喊冤枉。公差理也不理,一揮手,劉知縣被拖了出去。
劉知縣被押上刑場,斬首示眾那天。在城外的一處墓地里,一個人正拿著祭品,在一座墓前祭奠。
他恭恭敬敬跪下,敬上三炷香,在心裡說:爹,你一生除暴安民,沒想到最終卻死在歹人之手,今天,你的仇終於報了。
然後,他站起來,對身旁的人說:「從今天起,我正式更名換姓,再不必躲躲藏藏,叫什麼王書文了,改名叫張書文。」
僕人們應聲:「是!」
祭奠過後,他抬頭望望墓碑上的文字,新漆過的墓碑上,幾個大字清晰可見:張縣尉之墓。
張書文,正是張縣尉的兒子。張縣尉當年掌握了劉知縣勾結高梁山土匪魚肉鄉民的事,準備將情況上報,可又怕遭報復,所以將年幼的張書文寄養在外地。
張書文長大後,得知父親是被劉知縣勾結胡一虎所害。為了報仇,他心生一計,假傳自己祖上有祛病紅珍珠。
劉知縣不但見過那顆紅珍珠,而且知道這顆珍珠確實有奇效。
那次,張書文正在談話,突然一頭栽倒在地上,口吐白沫,四肢抽搐,不省人事,眼看不行了。家人拿出紅珍珠,刮下一點兒粉末,和水調後,讓他喝了。
過了一會兒,張書文好了,不但恢復過來,而且有說有笑。
劉知縣大感驚訝,說皇帝的貴妃久病在床,如能將此珠呈獻上去,治好貴妃的病,那就會要錢有錢,要官有官。
張書文一聽,立刻答應獻上珠子,但是有一個要求,劉知縣升官後,一定要提拔他。
劉知縣滿口答應,準備拿走。張書文又忙擋住,說自己死去的父親十分喜愛這顆珠子,自己父親的忌辰已到,祭奠父親後,立刻送上。
劉知縣想,珠子放在這兒,也不急在一時半時,萬一逼緊了,反而出現意外。所以,他爽快地答應了。
當天,張書文又讓人放出風聲,自己最近祭祀父親,將擺出祛病紅珍珠。
他知道,胡一虎最貪財,知道這個消息,一定會下山搶劫。果然不出他所料,珍珠被胡一虎搶去,劉知縣隨後殺掉胡一虎。當然,進獻假寶物,劉知縣也逃不掉殺頭。
至死,胡一虎和劉知縣也不知道他們自己是怎麼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