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點接放學真能毀掉一個孩子?還真不是危言聳聽

2020-12-16   豆媽優選

原標題:晚點接放學真能毀掉一個孩子?還真不是危言聳聽

接孩子放學是家長們每天都要做的事,父母們工作忙沒有時間,這項工作自然落在了爺爺奶奶的肩上。那那些爺爺奶奶也不在身邊的孩子怎麼辦呢?只能是親戚朋友偶爾幫下忙了。

身邊就有這樣一個例子,爸爸媽媽因為工作不能按時接孩子放學,只能拜託鄰居或者朋友幫忙接,時間久了之後,老師發現孩子情緒一直很低落,也不似之前那麼活潑了。直到老師和家長溝通了這個問題,家長才明白不接孩子放學竟然有那麼大的影響。從此早早的等在教室外面,孩子性格也開朗了很多,變得更加自信。

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我才真正的意識到晚接孩子放學是一個很有現實意義的話題。對於孩子們來說,家長早出現,他們就覺得得到了關注和愛。誰接送他放學,就和誰親;誰帶他最多,他就隨誰。

家長的關注和愛,能造就孩子健康平衡的心靈,有利於培養他們積極樂觀的性格。如果缺失了這種真實的愛的交流,他們對父母的情感就沒有那麼深刻,影響孩子的學習和性格。對於接孩子放學,家長一定要把握好一個度:

1、不能每次都過早

晚接不行,那麼早接就一定好嗎?不!如果孩子每次都是被最早接走,往往虛榮心較強。

2、不能去接的話提前給孩子溝通

歸屬感和安全感是每個孩子的心理需求,只有滿足了這一需求,孩子才可能自我實現。父母去接孩子,會讓孩子更有安全感。如果真的不能每天都去接,至少每周親自去接兩次孩子,不要經常落在最後,或是第一個接走。

如果不能親自去接,需要爺爺奶奶,或者親戚朋友去接,要提前給孩子打招呼:今天媽媽有事,爺爺會去接你。

3、充分利用和孩子一同回家的時間

接孩子只是第一步,和孩子一同回家路上的時間如何度過,才是重中之重。回家的時間雖然很短暫,但是親子間的溝通效果卻是很強大的。可以通過這個時間了解孩子一天在學校的情況,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及時掌握孩子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要知道,父母說的話往往能反應大人們對生活的態度,進而影響孩子的情緒和人生觀的走向。接孩子雖然是每天的例行功課,但是也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點滴積累,家長們一定不要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