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一日晚,為慶祝成立70周年,活動晚會在天安門廣場舉行。
這場由3290名表演者,舉著LED燈牌,精確到厘米的盛大表演,就和當初北京奧運會的表演一樣,氣勢磅礴,讓人驚嘆。
很多人說,看手法就知道導演是誰。
是的,無論是大型晚會還是電影,張藝謀好像最擅長通過對多個小人物的刻畫,來將一個「大故事」描繪的淋漓盡致。
他是貨真價實的:讓十四億甲方都滿意的乙方。
最近小編髮現:除電影外,張藝謀「副業」很多。他執導過歌劇、芭蕾舞劇和大型山水實景演出「印象」系列成為當地的旅遊文化。拍過北京申奧和上海申博的官方宣傳片以及北京奧運會會徽和火炬的宣傳片。另外,還拍攝過廣告,出版過圖書,設計國慶60周年紀念郵票,擔任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總導演等等。
可以說世界上主流獎項,張藝謀導演他都拿了,除了美國的奧斯卡金像獎和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以外。真可謂是電影圈內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傲視群雄,捨我其誰!
當然除了以上輝煌的戰績,獲獎無數外,在學術圈內也是鼎鼎大名的,迄今為止,張藝謀一共獲得5所頂級名校的博士學位,分別是:韓國檀國大學文學名譽博士學位,美國耶魯大學藝術學榮譽博士學位,美國波士頓大學人文藝術榮譽博士,香港城市大學榮譽文學博士以及專業頂級院校莫斯科電影學院電影學榮譽博士學位。
這是一個在中國影視圈中擁有至高無上的榮耀般殿堂級的大師,同樣也是一個荒誕的人物。畢竟誰沒有年輕過,誰沒有幾段野史呢!人無完人嘛!
01
很多人以為張藝謀是個農民,其實不是。
張藝謀祖上是臨潼大戶,父親張秉鈞曾是黃埔軍校的軍官,母親是西安交大二附院的醫生。總的來說,算是一個標準的知識分子家庭。
張藝謀1950年出生,早年讀於西安市第三十中學,初中畢業後在陝西乾縣農村插 隊勞動。
張藝謀在農村插隊的照片。
也是在那時,他和前妻肖華相戀。他們是初中同學,插隊時又在同一個地方,自然而然地產生了感情。
插隊結束後,張藝謀被分配到陝西咸陽市棉紡八廠當工人,他在成為一個導演前,曾做了三年的農民,當了七年的搬運工。
而肖華被分配到了一個非常遠的廠子,不過距離也無法阻擋愛情,她經常跑去給張藝謀洗衣、做飯,生病的時候,貼身照顧。
其實那時肖華的父親反對兩人在一起,張藝謀得知還有別人在追肖華時,還吃醋的寫了40多頁的信,只為表達自己的情誼。
1978年,兩個相戀多年的年輕人終於結婚。也是在那一年,張藝謀考進了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
為了讓張藝謀這大學上的無後顧之憂,肖華放棄了自己上大學的機會,兩人雖然分隔兩地,卻也十分甜蜜幸福。
1982年,他從學校畢業,被分配到廣西電影製片廠。
1983年,他們的女兒張末出生了。
02
但是,無論是對於張藝謀還是肖華來說,北電這一關,都成為了他們一生的轉折點。
北電畢業後,張藝謀就開始了演員、導演之路,37歲的時候,為了演好《老井》,他在山西體驗生活。
那時他偶然看到莫言小說《紅高粱》,生怕版權被別人搶了,立刻從山西跑到北京來找莫言,結果在坐電車的時候還把腳夾壞了,鮮血淋漓。
兩人第一次見面,莫言就看到眼前的這個人曬得黝黑,穿得也很破爛,活像一個農民,腳還在滴血,慘澹至極。莫言莫名有了好感,當即就決定把《紅高粱家族》的改編權交給張藝謀。
那時或許誰也不知,這部《紅高粱》改變了不止一個人的命運。
為了給《紅高粱》選角,張藝謀兩次去了中戲,第一次挑中的是史可,而第二次,他見到了鞏俐。
張藝謀堅定的選了她,而那時莫言看到鞏俐,覺得一點也不合適,只覺得他走了眼,擔心這部戲會砸在她手上。
但最終結果證明,張藝謀是對的。
1988年10月10日,《紅高粱》在國內上映。
這部影片不僅在國內掀起轟動,更是獲得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成為首部獲得此獎的亞洲電影。
那年鞏俐23歲,莫言33歲,姜文25歲,張藝謀38歲。
後來,他們四個人在各自的領域,發光發彩。
03
《紅高粱》改變的不僅是張藝謀的藝術人生,後續故事也讓我們知道,那個看起來波瀾不驚的張導,也曾為愛瘋狂。
那個他親手選出來的女演員鞏俐,也成為了他之後幾十年,如影隨形的一個「符號」。
自那之後,鞏俐成為了張藝謀的御用女主角,兩人又相繼合作了多部經典影片:《大紅燈籠高高掛》《秋菊打官司》...
鞏俐其實並不算是傳統意義上的「大美人」,但是在張藝謀的鏡頭裡,總能把她拍的那麼的讓人忘不掉。
幾部作品之後,張藝謀從一個默默無聞的攝影師,變成了享譽世界的大導演。而鞏俐也被他送上了世界三大電影節的紅毯,成為了第一個登上時代周刊的華人明星,被外媒讚譽的「東方最美女明星」。
年輕的女孩遇上充滿才氣的男人,總是會一見傾心。在那最初的8年里,兩個在電影中靈魂完美契合的人,生活中也走到了一起,他們愛的很瘋狂!
可他們都選擇性遺忘,張藝謀的身後,還有一個妻子肖華。
肖華是在1987年發現婚姻被插足的。
那時,《紅高粱》的拍攝工作已經完成,張藝謀主演的第一部電影《老井》在日本第二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上獲得四項獎。
張藝謀很忙,很少回家,難得一次歸家,肖華在給張藝謀洗衣服時,發現了一封信,信的第一句話便是:「你走了,把我的心也帶走了。 」
署名是鞏俐。
鞏俐在信中向張藝謀傾訴:因為他們倆的關係,她的男朋友小楊去學校打了她,鬧到了學校,學校準備找她談話,她不知所措,一旦被談話就打算將兩人關係公開。
最讓肖華難過的是,鞏俐在信中寫道:
「我想結婚,我希望能得到答覆,我期望上天賜給我幸福。」
「我們在一起的時候,你賴在我懷裡的樣子可愛極了,我們在一起有說不完的話,做不完的事……」
晚上張藝謀回來,發現肖華看到了那封信,他急匆匆的找肖華坦白,哀求肖華不要說出去。
可過了幾天,張藝謀又氣呼呼的回來找肖華算帳。因為鞏俐又被她的男朋友打了一頓,而他覺得,是肖華找她男友告的狀。
那段時間,張藝謀被折磨的痛不欲生。
他知道,在那個時候的中國,對於他這個剛剛起步的導演來說,這種事,足以讓人身敗名裂。他常常是不停地抽著煙自言自語:「我感到自己早晚會大病一場。」
肖華既傷心又心疼,結果張藝謀又說了一句:「她說她不想再上學了,她想給我生個孩子。」
肖華其實不太想離婚,可在 張藝謀和《老井 》劇組一起去參加夏威夷電影節回來之後,她兩次接到了鞏俐男友的電話。
第二次時,他對肖華說:「張藝謀已從夏威夷回來了,一回來就去找她,他給她買了許多化妝品,還有首飾。我見到了張藝謀,和他談了一次話。我問他,聽說你愛人很不錯,你這樣做對得起她嗎?張藝謀說:我和我愛人的結合是插隊時的誤會。 」
最後那句話,就像是尖刀戳了她的心,讓她突然被抽乾了力氣,原來曾經的美好,在他心中是這樣的重量。
兩人婚姻真正結束,是《紅高粱》在西柏林電影節上得了金熊獎。
或許是獲獎給了張藝謀勇氣,他回來後向肖華攤牌要離婚:「我的感情已回不來了,我想和她在一起。別人愛說什麼讓他們說去,陳世美也罷,王八蛋也罷,我不是為別人活著。」
張藝謀不再糾結,在這段三角戀情中做出了選擇。
婚姻中,不被愛的那個就是第三者。
事業如日中天的鞏俐一門心思的想要嫁給張藝謀,要為了他退出演藝圈,為他生很多的孩子,做一個家庭主婦。
而張藝謀為了鞏俐寧願身敗名裂,背上拋妻棄女的罪名,也要和妻子離婚和她在一起。
在批判他是王八蛋陳世美的同時,想一想,或許他們兩個人真的也是愛到骨子裡吧,才能這樣不顧一切。
04
人生有的時候就是這麼的戲謔。
這場轟轟烈烈的愛情持續了八年,看起來兩人好像都做好了為了對方對抗全世界的準備,可最後誰也沒想到,卻是無疾而終。
想要在30歲之前結婚的鞏俐,卻遇上了「不想結婚」的張藝謀。
張藝謀想不明白,結婚不就是一張紙,為什麼她非要那麼看重那張紙。
而鞏俐在被幾番拒絕後,像個孩子一樣賭氣的嫁給了一個新加坡富商黃和祥。
婚姻有了、錢有了、家庭有了、安全感也有了。只是這場婚姻,只持續了13年。
離婚時,黃和祥曾解釋離婚的原因,歸根到底就是四個字:「聚少離多」。
一個是演員,一個是商人,兩人幾乎都在全世界的跑,聚少離多。而兩人到最後都覺得,在兩個人的關係中,友情已經多過了愛情。
而張藝謀在鞏俐之後只和章子怡傳過緋聞,之後就是在50歲時,娶了比他小31歲的妻子陳婷。
當時她正準備報考北京電影學院,卻願意毅然放棄自己的夢想,做了張藝謀身後的女人,兩人生了一堆的孩子,張藝謀還因超生被罰款了748萬。
但其實,一直到2013年,陳婷的身份一直是地下的。
替張藝謀默默地生3個孩子?還十幾年見不得光?做大導演背後的女人,是一種低調的華麗;但是只做大導演被窩裡的女人,估計沒有哪個女明星願意。
其實張藝謀一直沒變過,他想要的就是一種中國傳統式的婚姻,希望對方能夠任勞任怨的退居二線為他固守後方陣地。
鞏俐知道嗎?我想是知道的。
所以她才會因為張藝謀喜歡這樣的妻子,說上那句:「想要為張藝謀退出娛樂圈,為他生很多孩子,做家庭主婦。」
但張藝謀比鞏俐大15歲,還經歷過一次婚姻。或許他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婚姻是什麼樣的,而他或許比鞏俐自己還更了解她。
從後來她的第一段婚姻中看來,鞏俐其實並不是那個可以為了一個男人,為了所謂的安全感,放棄自己工作、人生,甘心做別人背後影子的那個人。
他們能在電影中,互相成就,可在婚姻中,他知道鞏俐不會是最適合的那一個,而他更不願鞏俐成為那個為了一個男人放棄自己現在所擁有的所有的女人。
就像後來他說的那樣:她一定要鞏俐做的,是「女皇」。
畢飛宇說:作為一個導演,張藝謀沒什麼問題,許多東西不缺,但是,作為人,張藝謀的身上有一個很大的特點,他對感情不敏感,他不太愛,也不太在意表達愛。
亦或許,他那份熾熱瘋狂的愛,在和鞏俐的那段對抗世界的8年抗爭中,已經消耗殆盡了。
而這段曾經被全民唾罵過的「婚外情」,經過世事的滄桑,經過時間的濾鏡,已經漸漸成了一曲愛的輓歌。
05
其實也沒有什麼不好。
鞏俐之於張藝謀,更像是一場滯後的青春期初戀。從此以後,他所有的情情愛愛都流於平淡;從此以後,他就可以一心一意只愛工作了。
曾和他合作過三次的編劇劉恆說,世界上有做事的人,也有說話的人,而張藝謀無疑屬於做事的人。
只要他答應了做這件事,那他必然會全力以赴。
當年上北京電影學院,張藝謀覺得自己和同學差距甚遠,暗中拚命努力,曾親手抄過好幾本攝影方面的書籍。
2006-2008年,張藝謀擔任北京奧運會、殘奧會開閉幕式總導演。
當時,和張藝謀還在合作關係中的張偉平很不滿,因為這就意味著張藝謀有兩年時間沒法給他拍戲。於是,張藝謀只好在導開幕式的同時,還得拍著《滿城盡帶黃金甲》。
那兩年多時間裡,他開會2000多次,每天凌晨兩三點才結束工作。他帶著奧運創意團隊來到《黃金甲》片場,搭建了一些帳篷,利用空隙時間在帳篷中開會。
就是在這麼艱苦而緊張的環境下,那場美輪美奐的奧運開幕式完成了。有8.4億的中國觀眾收看了這場演出,成為中國史上收視率最高的轉播,美國電視收視率18.6%,創下非美國舉辦奧運會最高收視人數記錄。
而自從奧運會開幕式之後,他除了春晚幾乎承包了所有大事。
2014年,擔任北京申辦2022年冬奧會主宣傳片總導演。
2016年,擔任中國杭州G 20峰會文藝演出總導演。
2019年,擔任70周年晚會總導演。
在專業能力上,張藝謀好像總有一種讓人心安的感覺,盛事交由他手,所有人好像都不曾擔心。
因為在他身上,有一股勁。
張藝謀也承認:「陝西人的性格也是各種各樣,從我的性格來說,很低調,有時候一根筋,就是只做好一件事情。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很專注的一直下去,這是陝西人的性格之一。」
張藝謀的文學策劃周曉楓說,我從沒見張藝謀打過一個哈欠,他好像天生就沒有那個功能,至多只是幾十個小時沒有睡眠過後,眼睛裡有點小血絲。
面對髒水,他能一言不發,但對於電影,他能連續十幾個小時地說。
張藝謀說:「我們這一代人受的教育,不會善待自己。回想我的經歷,一步一步碰上好機會,可比我有才的多得是!假如我還在浪費時間、虛度光陰,說不過去。」
張藝謀不浪費時間的方法,是把自己的手錶調快。
據周曉楓透露,有一次他們幾個人在一起吃飯,陳婷突然問張藝謀:「你的表怎麼了,現在到底幾點?」原來張藝謀竟然把表調快了將近半個小時。
在批評聲里,張藝謀戀戀不捨地把指針調回去,還是比標準時間快了10分鐘。
後來想想,其實張藝謀是「專一」的。
只是他真正能長久愛著的或許不是哪一個人,而是藝術和電影。
那些已經浸入骨子裡對於藝術的愛,永遠也不能分割。
06
其實就是這樣的奇怪。
看看那個時代的大導演。
馮小剛、陳凱歌、張紀中,乃至那些享譽世界的藝術家,好像在個人生活中,都曾有過那一段荒誕往事。
可誰也不能否認,他們在電影、藝術方面的造詣和成就。
柏拉圖說,戀愛中的人,都是詩人。不可否認,這些導演戀愛時的作品都非常棒,尤其當女主角是自己的戀人時。
而或許也正是因為他們曾經歷過某段荒誕的經歷,或者愛而不得,才讓他們的藝術作品,更加深刻。
現在,張藝謀已經69歲了。
或許對於他來說,到了這個年紀。
這一生是愛是恨,是對是錯都已不再重要了。
我們總渴求著完美。
可事實證明,這個世界上,本就沒有完美的人物。
那些能在世人心中留下深刻印記的人,或許從來不是完美的那一個。
文章結尾處應該有讚賞,畢竟這個人物已經在文藝圈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