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疆最大的村級夜市——巴楚縣阿納庫勒鄉果勒買里村的依提帕克廣場開業了,這是自治區體育局駐阿納庫勒鄉果勒買里村「訪惠聚」工作隊為村民做的又一件惠民的實事,也是村子裡的一件大事。
經過10天的試營業,阿納庫勒鄉果勒買里村依提帕克廣場迎來了開業儀式。烤串、椒麻雞、蝦尾等美食琳琅滿目,賓客們穿梭在廣場,攤位商戶忙得不亦樂乎;文藝演出精彩紛呈,歡歌熱舞引得群眾陣陣掌聲。寬敞平整的場地、優美的環境、周邊的兒童遊樂場等設施讓前來光顧的四方賓客度過了一個美好難忘的夜晚。
這是阿納庫勒鄉果勒買里村繼2018年濱河體育文化公園落地後,籌建的又一產業扶貧項目。依提帕克廣場夜市的建成,豐富了鄉村旅遊產品供給,加快推進農村經濟消費新形態,滿足各族群眾業餘文化生活新需求的同時,解決了60餘戶貧困家庭100個就業崗位。
熱沙提·亞森是果勒買里村去年剛剛脫貧的貧困戶。在依提帕克廣場,他和妻子利用手藝賣起了串串、燒烤。開業第一天,嘗到了甜頭的他喜悅之情溢於言表。除了熱沙提·亞森,果勒買里村的其他村民也在經營中不斷學習,有了自己的收穫。麥麥提·圖爾蓀是村裡的瓜農,現在這個季節,一個西瓜大約能賣6元,在夜市上經過幾天的實踐之後,麥麥提·圖爾蓀發現,把瓜切開,做成果盤銷售,一個瓜能賣到15元左右,而且非常受大家的歡迎,一推車的西瓜果盤很快就能銷售一空。
從曾經的危舊土坯房到現在的集中連片安居富民房;從垃圾滿院、臭氣熏天的大雜院到現在果蔬滿園、花香四溢的聚寶盆;從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的坑窪土路到現在平坦寬闊的入戶柏油路;從「不想干」到「我要干」「我要脫貧」的思想蛻變……這是阿納庫勒鄉果勒買里村近兩年變化的真實寫照,也是自治區體育局駐村工作隊建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打造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的具體成果。
經過大量走訪、調查、了解掌握貧困群眾的訴求和意願,在充分徵求黨員群眾和致富能手對家鄉發展建議的基礎上,工作隊打出了村黨組織建設和脫貧攻堅雙推進、雙加強的「組合拳」,同時加大對青年黨員、團員的培訓力度,在入黨積極分子中注重培養發展那些致富能手、掌握技術技能、雙語水平高的村民。
依提帕克廣場占地面積為7000平米,面積超過一個標準足球場,周邊設置了將近30個攤位,廣場掛滿了閃爍的LED彩燈。如此大規模的廣場,是在沒有大型機械的情況下,由自治區體育局「訪惠聚」工作隊的帶領下,工作隊員與村民一起,在短短20多天的時間裡建造而成的。廣場的每一平方米都凝結著大家辛勤的汗水和勞動。
自治區體育局駐阿納庫勒鄉果勒買里村「訪惠聚」工作隊總領隊、果勒買里村第一書記劉毅說:「我們將果勒買里村打造成為「文化+體育+旅遊+餐飲+休閒」的美麗鄉村,重點打造農家樂,農產品採摘等鄉村旅遊產品,促進旅遊扶貧。另外,給村民搭建一個相互學習致富技能、經營理念的平台,在提高經濟收入的同時,豐富了業餘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