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很多老話、俗語都描寫出了農村老百姓的生活狀態,而且這些俗語往往不是發生在個別人的身上,而是一個普遍的情況,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這些俗語!
「小兒子大孫子,老爺子的命根子」
這句話說的是家中老人對後面兩代人的態度,對最小的兒子,最大的孫子是比較疼愛的!
從古至今,無論在什麼地方,人們對於家中的人都是有偏心存在的。俗話說「皇帝愛長子,百姓疼老么」,皇帝因為要把長子作為繼承人,所以相對要疼愛一些,可是咱們最普通的老百姓不像皇帝那樣,對於家中的孩子反而更加疼愛最小的,甚至在分家的時候還會都給小兒子一些財產。其實這和社會環境有著很大的關係,因為以前社會皇親國戚不怕吃不上飯,而普通老百姓則要為一日三餐而發愁,所以父母因為擔心小兒子年幼,吃不好飯,所以自然多關心一些!
而大孫子作為第三代中最早的家庭成員,是老人盼望多年的「寶貝」,滿足了老人抱孫子的願望,自然是非常疼愛了!
「前三十年睡不醒,後三十年睡不著」
對所有人而言,三十歲就是一個坎,人活一世,不過甲子數。前三十年年輕氣盛,但是生活過的也渾渾噩噩,做什麼事情都是只圖一時的痛快,不把任何事放在心上,也不會仔細的思考未來的生活。正所謂,無事一身輕,不想事情,睡眠自然好了,也就睡得多,睡不醒。
但是三十歲之後,心性成熟,懂得了生活的艱辛和不易,也逐漸組建了自己的家庭,生活也不再之為自己一個人考慮,老婆孩子和年邁的父母都是自己需要擔負的責任,生活壓力也就隨之而來。隨著年紀的不斷增長,身體也在不斷的變差,大病小病全都顯現出來,加上思考的事情也多,睡眠質量也就跟不上了,覺也就少了!
所以說「睡不醒」反而是精力旺盛的體現,而「睡不著」則是心思繁重,身體漸差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