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會聽到有人說,「我都要被氣死了」!
事實上,人,真的是會被氣死的。
這是因為,生氣所引起心律不齊的心電圖比一般心律不齊來得更加混亂,也更加不穩定,所以才是最致命的。
研究也發現,所有生氣引發心律不齊的病人,均起始於早期心室收縮,正是這種形式的心臟收縮,會提高造成突發性心臟衰竭的機率。
所以,像憤怒、咆哮這樣的強烈情緒,會使心律中斷,隨時危及生命。
經常生氣的人,會傷害身體「三大器官」
生氣時,通常呼吸會急促,尤其是女性朋友,還會出現過度換氣的現象。
肺泡不停擴張,沒時間收縮,得不到應有的放鬆,從而危害肺的健康。
如何養肺?
1、吃:菌類
銀耳:入肺、胃、腎三經,具有生津潤肺、滋陰養胃的作用。咳嗽痰多,陽虛畏寒者不宜食用。
平菇:性溫、味甘,具有養肺潤肺、祛風散寒、舒筋活絡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絡不通等病症,增加機體的免疫力。
2、喝:紅棗銀耳茶
紅棗,補血益氣,搭配在一起,煮湯飲,有益心肺健康。
蓮子,味甘澀,清心醒脾,補脾止瀉,養心安神,滋補元氣。
銀耳,性溫潤,滋肺益胃、補氣和血,滋陰補氣。
百合,養陰潤肺,清心安神。
四者搭配在一起,煮水喝,有益心肺健康。
3、按:肺俞穴
位置: 人體的背部,當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開二指寬處。
此穴的主治肺經及呼吸道疾病,如肺炎、 支氣管炎 、肺結核等。
輕叩肺俞穴,可舒暢胸中之氣,有助於體內痰濁排出,助力肺部健康。
4、遠:污染氣
肺為清虛之髒,霧霾、大氣污染、裝修甲醛等有害氣體,都會傷害它。
導致肺泡內痰飲積滯,上下氣不流通,血液不能正常循環,損傷肺部健康!
所以,碰到空氣品質不好的時候,儘量佩戴口罩;裝修房內,及時通風。
生氣,會引起交感神經興奮,直接作用於心髒和血管,使胃腸血流量減少,蠕動減慢,嚴重時會引起胃潰瘍。
如何養胃?
1、吃:猴頭菇
古有「山中猴頭,海味 燕窩」之說。猴頭與魚翅、熊掌、燕窩並譽為四大名菜。
猴頭菇有豐富的蛋白質,礦物質,有很高的食用價值;
主要的功效就是健胃補脾,有效的修復胃黏膜,減少胃炎,胃部毒素的堆積,增加代謝,促進血液的循環,
2、喝:黃谷丁紅皮茶(黃谷丁,紅皮)
中醫認為,黃谷丁,歸胃經,有清胃熱、消胃炎的作用。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黃谷丁具有廣譜抗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臨床上的抗生素,對慢性胃炎、胃潰瘍有不錯的療效。
有研究已表明,黃谷丁可殺滅、抑制幽門螺桿菌,並且輔助治療基礎的胃炎,胃潰瘍等疾病。促進潰瘍面癒合,減少疼痛。
紅皮,也是我們常說的陳皮,要達到3年以上,才有較好的效果。
紅皮是一種很好的藥材,味辛、苦,入脾肺二經,可理氣健脾,調中和胃,擅長治療脾胃氣滯證。
此外,紅皮所含的揮髮油,可刺激胃腸道平滑肌,促進消化,排腸道積氣,增強食慾。
3、按:中脘穴
中脘,是胃的募穴,能夠調動胃經的元氣,六腑的健康問題,一般都要首選它們對應的募穴治療。
位置:胸骨下端和肚臍連接線中點即為此穴。
可以用拇指分別對這個穴位用力按揉,同時緩慢地進行腹式呼吸,連續按揉3-5分鐘便即可。
4、遠:燙菜
胃,是一個嬌嫩的消化器官,胃黏膜對食物的溫度有很嚴格的要求,只能耐受50-60℃;
若超過這個溫度,黏膜就容易被燙傷。
所以,對於那些剛出鍋飯菜,餃子,剛燒開的熱水,要放一放再吃,不要趁「熱」吃。
人們常說「氣得肝兒疼」。
事實上,人在生氣時,體內會分泌兒茶酚胺,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使血糖升高,脂肪酸分解加強,血液和肝細胞內的毒素相應增加。
如何養肝?
1、吃:綠色食物
中醫講,綠色入肝經。
也就是說,日常多吃綠色的食物,有利於肝氣的循環和代謝,促進肝臟排毒,還能夠消除疲勞、舒緩肝鬱。
例如:西蘭花、菠菜、茼蒿、青蘋果、油菜等。
2、喝:紅棗菊花茶
《本經》中亦記載,紅棗,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緩和藥性的功能,因此中醫常以紅棗製成「養肝湯」。
菊花,具有養肝明目、生津止渴、清心健腦、潤腸等作用。
此為,還有去毒的作用,對體內積存的有害性的化學和放射性物質、都有抵抗、排除的療效。
3、按:肝俞穴
位於脊柱區,第9胸椎棘突下,後正中線旁開1.5寸處。
它是肝的背俞穴,是肝的元氣在身體背部匯聚而成的"水潭",經常按揉它,能夠補肝陰,養肝柔肝。
4、遠:霉物
其多含有黃麴黴毒素。而黃麴黴毒素為致癌物質,該毒素能誘發人、猴、鼠、禽類發生肝癌,致癌所需時間最短為24周。
預防污染食物,應注意:
家中藏有花生、玉米、薯類等,一定要曬乾曬透;如發生霉變,應立即丟棄,人畜皆不能食用;
家中儲有花生油、大豆油及棉籽油等,均不宜久存;如發現有哈喇味,應立即丟棄,不再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