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頭還能這麼玩兒?不試你怎麼知道

2019-07-18     更好CHOICE

有沒有想過,你能讓一塊木頭,變成什麼樣?

也許是一把梳子,



書里的一枚書籤,




或者孩子床頭的玩具。



如果上面這些你能親手做出來,會不會覺得自己超級厲害?



一直覺得木頭是有靈性的,經過數十年甚至百年的生長,吸收了大自然的雨露陽光,它磅礴的生命力在木製品當中得以延續和沉澱,隨著時間,充滿溫暖。

WOOD


把自己內心想表達的,通過木頭表現出來,既是一種生活方式,也是返璞歸真的勞動輸出,那種由衷的成就感是難以替代的。




像明朝的明熹宗朱由校,連皇位都比不上他的木頭。

這位在位只有7年,去世時年僅23歲的皇帝,從小喜愛做木工,是歷史上有名的「木匠皇帝」。




凡是他所看過的木器用具、亭台樓榭,都能夠做出來。當時他做的一些小玩具,常常在市場上賣得高價。

據說他還發明了第一張摺疊床。史書上記載:當時匠人所造的床,極其笨重,十幾個人才能移動,還不好看。熹宗便自己琢磨,從設計到製作親力親為,用一年多時間造出一張床,床板可以摺疊,攜帶移動都很方便,床架上還雕鏤有各種花紋,美觀大方,為當時的工匠所嘆服。

後來為了專心玩兒木頭,奏摺都很不耐煩的交給魏忠賢,任由魏忠賢專權,導致大明朝急速走向沒落。這還真是愛木頭不愛江山。(這點我們還是不提倡的,主營業務重要)




不過現在也有很多人,將自己的愛好變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像我們很早之前寫過一篇文章《不要笑我,真的好喜歡這些成人玩具》里,分享過一位來自日本的機械玩具發明者,原田和明。




因為原本在印刷廠的工作太過無聊,他開始自己做東西,通過機械拼接,將一件件木質玩具變得詼諧幽默還略帶魔性,這正是他刻板生活背後完全不同的內心體現。




為什麼喜歡玩木頭?因為動手,本來就是一件有魅力的事,比如烘焙,看的人永遠體會不到自己烤出美食的樂趣。

看著一塊木料,經過自己的雙手,從畫設計,挖型,

到細心切割、打磨邊角,

最終完成。這樣的東西,不是金錢能夠衡量的。



一起動手吧

做木藝是一件很減壓的事情,最簡單的東西,一般也需要3-4個小時的製作,細細打磨,沒有工作和手機,只有木屑在身邊飛揚,你想到的事情只有:我要把我的木頭做好。


如果你有孩子,每天煩心怎麼交流互動增進感情,為什麼不帶他們來玩木頭呢?最好的親子關係,應該在共同經歷與協作里養成


而且木藝其實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在家就能做了。



基本工具:

  • 雕刻刀

雕刻刀套裝是做木藝首要的工具之一,平刀的使用率最高,其次是斜刀,圓刀等。可購買搭配好的一套。

用來將木料處理成你想要的形狀,鋸直線用普通的鋸子就好,曲線及木料鏤空,需要用到拉花鋸。

當木料的大致形狀完成後,需要用到銼刀進行邊緣修飾,是邊緣更加光滑平整。

  • 砂紙

想要最後的成品光滑細膩,砂紙就必不可少,從80目到5000目依次打磨。

  • 防護用具

護目眼鏡、手套、口罩都是木藝必備的防護用具,可以避免木屑飛入眼鏡及口鼻。

關於木料的選擇,新手可以選擇低密度木料密度越高越難切割雕刻,要根據自己的手勁大小謹慎選擇。紅花梨、雞翅木、綠檀木等都是很好的入門木材。


但對於初次嘗試,大家可以在網上買DIY的半成品材料包,這樣既免去了買一些基礎工作需要的大型工具,還能保證大家的操作安全。




像餐具、戒指手鐲等,都是很好的入門選擇。

另外現在很多地方都有木藝工作室,專門的老師、專業的工具和豐富的款式選擇,很適合偶爾嘗試,不想購買工具的人。挑上一個周末,沉浸在木頭的自然氣息中,沒準就開啟了新的生活方式呢。



所以,你有沒有想要自己做一件木製品,賦予它只屬於你自己的意義?

(特此聲明:部分圖片源自網絡,侵刪。如需轉載,請點擊「聯繫我們」,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KUCWwBmyVoG_1ZiN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