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渝北這個地區:20多年前是鄉村,今因人口太多拆分為兩個街道

2019-06-11   冒眼看世界

渝北區,是重慶發展最快的一個區,是兩江新區的主戰場,目前共有19個街道、11個鎮,2018年GDP達1543億元,排名全市第一,常住人口約165萬人。

其實,渝北區以前並沒有這麼多街道。19個街道中,分為三種情況,其一是以前存在的,比如龍溪街道、人和街道、雙鳳橋街道等等;其二是以前的鎮,由於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提速,由鎮變成街道,比如王家街道、悅來街道、大竹林街道等等;其三是由於以前街道人口太多,拆分成了更多的街道,比如龍山街道、龍塔街道等等。

如今,個人感覺,木耳鎮、玉峰山鎮離新區越來越近,或許將會變成下一批新的街道,當然,這純粹是個人的猜測,歡迎討論。

今天,要說的渝北區的這個地區,可以說是城市化發展的極端現象。還在20多年前的90年代,這裡還是鄉村、田野、原生態十足,常住人口不過萬餘人。如今,卻由於人口過多,不得不把以前的一個街道一分為二,變成兩個。這就是回興地區。

還記得10多年前路過當時的回興地區時,到處都是荒郊野外,沒有小區、沒有上規模的企業、沒有什麼單位,有的就只有不太寬的道路,零零星星有一些類似於手工作坊的小企業,直到快要到兩路時,才感覺自己重回到城市裡。

不過,起點低、發展就快,增量就大,因為這裡土地便宜、各種小區如雨後春筍般建設起來,主城許多舊城改造、農轉非、第二置業的市民紛紛都選擇到這裡購房。同時,回興陸續建設了工業園區、農業園區、科技產業園等等,大企業猛增。

量變到質變,回興地區城建越來越密集、人口越來越多,從1萬人,到5萬人,到10萬人,到20萬人。後來,隨著輕軌3號線的修通,回興的交通更加便利,人口進一步增多,到最後,不到30平方公里的回興街道,人口早已超過30萬人,一躍成為渝北區乃至重慶市的人口聚集之地。

因為人口太多,所以在2013年,回興街道不得不一分為二,從中分出來一個寶聖湖街道。不過,依據人們的習慣,還是統一稱為回興地區。

如今的回興地區,商貿發達、人口密集、小區林立,交通便利,除了早已通車的軌道3號線和10號線,如今正在建設中的9號線也是一條幹線,將促使回興地區加快前進的步伐。

不過,相對城市化進程發展極為迅速,回興地區的休閒、旅遊設施並不算太多,大型公園幾乎沒有,社區公園例如寶聖湖公園、黃桷坪公園等也不算太多,近些年發展起來的聖名環球城倒是一個比較好玩的地方,價格也比較實惠,倒是可以一游。

好了,今天關於渝北回興地區的故事就分享到這裡了,你來過回興嗎?歡迎在下方留言。(圖文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