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孤獨叫女人中年,目送丈夫和孩子漸行漸遠

2019-06-06     蘇手手

點擊「愛吐槽的蘇手手」關注我,一起關注女性成長和情感話題!

作者:蘇手手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


01

進入夏季,天氣已經開始日漸炎熱。

一天中午,我送已經上一年級的小女兒去上學。

出門時,我拿出一把太陽傘準備出發。她突然對我說,媽媽,我不想和你一起打傘,我想自己打一把傘。

我霎時楞住了。

那個喜歡天天粘著我的孩子,什麼時候已經長大了,不願意再粘著我,越來越有獨立意識了?

一種莫名的孤獨感不由湧上心頭。

人到中年,女人會發現,自己的孤獨感越來越深。

這種感覺既來自日益長大的孩子,還有那個你叫丈夫的人。你生活中許多的孤獨感,反而是他給的。

中年男人,大多有了一定事業上的積累,天天好像忙得像聯合國的秘書長,在外面的日子,遠遠超過他們在家的時間。

而且,更讓你感覺絕望的是,即使他在家,明明坐在你身邊,你仍感覺,和他隔著一座太行山。

夫妻之間,審美疲勞,相看兩厭;交流缺乏,相對無言。

總之,那個曾經天天老婆老婆親切地叫著,對你噓寒問暖的丈夫,不知什麼時候已經消失了。

02

曾認識了一個喜歡跳廣場擺的大姐,每天都要去附近的公園跳舞。跳了上午跳下午,吃完晚飯還要去跳。

我問她,你不用陪孩子、陪老公嗎?

她說,孩子已經讀初中,每天清早出門,很晚回來。晚上回來一吃完飯,就自己寫作業,自己洗漱、睡覺,根本不用她管,而且也不願意她管。

到了周末,孩子不是跑去同學家玩,就是呆在房間裡做自己的事情,根本不用她陪,也不喜歡她陪。

她開玩笑地說,孩子現在連過生日都不喜歡她陪著過了,都是拿錢給他,自己跟同學們在外面過。

那老公呢?

她說她老公,一個月30天,有31天在加班或者在外面應酬,從沒正點回過家,一個月在家也吃不了幾頓飯。

回家就躺,一躺就睡,要不就是看手機,別說陪她,除非必要,連話都很少說。

一開始她也不適應,也想過各種辦法。但似乎都收效甚微。

於是後來,她慢慢地習慣了。

因為她發現,女人到了中年,真的就是只能眼看著丈夫和孩子離自己越來越遠,卻有一點辦法也沒有。

03

英國作家盧卡斯曾得出一個結論:人們婚姻的麻煩是源於:每個女人本質上都是一位母親,而每個男人本質上都是一個單身漢。

中年時期的夫妻,伴隨著對彼此審美的疲勞,這種本質就慢慢的露出來。

一個說:我要追。

男人說:不用送。轉個身留個瀟洒的背影給你,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朋友L就是如此。

35歲以前,她老公還是寂寂無名的窮小子。

35歲以後,她的老公開始升職加薪,一路高歌,事業突飛猛進,如風箏借力,越飛越高。

於是,他本質上單身漢的一面越發顯露出來。

終於有一天,讓她看到了老公聊天記錄上與她人不堪的對話。

吵過、鬧過,雖然最後沒離婚,但兩人卻形同陌路,變得越來越冷淡了。

至於孩子,他的長大更是一個必然的過程,離開是遲早的事情。

看到過一條新聞。一位陪讀媽媽,從孩子讀初中起,一直到考上大學,都是全職陪讀。

等到高考結束,她高興地說,我終於解放了。

然而,在孩子拎著箱子準備去上大學時,她又差點崩潰了。

最後,她居然跟著孩子去了大學,在大學裡找了一份宿管阿姨的工作。這時的她,才終於又安下心來。

許多時候,已經不是孩子離不開媽媽,而是媽媽離不開孩子。

04

孤獨是人類的屬性。

而於中年女人而言,孤獨是她們必須要直面的問題。

人到中年,女人必須要學會面對孤獨,學會過好自己的生活。而不是把自己的存在感依附在老公、孩子身上。

十年如一日,忍辱負重圍著老公、孩子轉,親手將送他們送上新的台階,最後,卻讓自己跌落塵埃。

這很偉大,但不值得歌頌。

因為,很多時候,你的忍辱負重般地犧牲會變成他們的一種「情感債務」,讓他們一想到你,就覺得虧欠。

沒有人喜歡負債。

不如放輕鬆,把付出當成一種應該,把離開當成一種必然,把孤獨當成一種享受。

就像文章開頭那位跳廣場舞的大姐一樣,找到自己的樂趣。

當有你自己樂在其中的事情,孤獨感自然會遠離。那麼,即使丈夫和孩子們與你漸行漸遠,你仍能活出自己的快樂,而不是崩潰。

—End—

作者簡介:

蘇手手。當過宣傳,做過小記,寫過小說(差點出版)。在公眾號當編輯,寫過10萬+。後自創公眾號,一個月內文章擊點過萬。現專職帶娃寫文。十年全職媽媽生涯,讓我更關注女性成長和婚姻情感話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xFrYWwBUcHTFCnfAHO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