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好消息,刷遍了陽江人的朋友圈...

2019-07-23     陽江日報

陽江日報(記者/劉雲鵬)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連日來,陽江加快推進建設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好消息,刷遍了陽江人的朋友圈。當前,陽江正奮力打造沿海經濟帶的重要戰略支點、宜居宜業宜游的現代化海濱城市,在這關鍵節點上,建設一所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意義,不僅僅是本科高等教育空白的填補,更能源源不斷地提供高素質技能人才,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推動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為陽江主動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注入原動力。本報記者多方採訪,訪談了相關高校領導、職能部門、企業負責人及業內專家學者,旨在呈現陽江建設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光明前景及其將帶來的系列積極影響。

集聚人才推動產業發展提升城市競爭力

市委、市政府把建設應用型本科院校作為「一把手工程」,成立了以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焦蘭生,市長溫湛濱為總指揮的建設指揮部,批覆成立了陽江應用型本科院校籌建辦公室,加快推進建設應用型本科院校建設。陽江建設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話題,引發社會各界強烈關注。有著多年高等教育經驗的陽江職院院長李德豪告訴記者,建立應用型本科院校的主要作用之一,就在於吸引、集聚人才。「對陽江整個教育格局都是一個質的提升,通過這樣一個形式的『人才驛站』,吸引、集聚一大批人才。」他說,高校是創新的源頭,尤其是應用型高校的課題都和當地產業緊密結合,更能有效解決陽江相關產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李德豪認為,無論是合金材料、風電等陽江新興產業,還是五金刀剪、食品加工、服裝、能源等傳統產業,都需要和高校合作獲得技術和人才支持,而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建立無疑是一大利好消息。「現在都說『技術研發中心』這個概念,其實人才願意去哪裡,哪裡就是技術研發中心。」李德豪強調,發展最根本的還是人才,而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最大作用之一,正是聚集人才。

「建設應用型本科院校,對陽江方方面面都有深遠影響,頭一個就是填補了陽江本科高等教育的空白,圓了290多萬陽江人多年以來的一個教育夢。」市教育局局長陳小鋒說,此外還有助於提高本地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加強產學結合,推動陽江新興產業發展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設,將大大加強人才培養力度,陳小鋒認為這將進一步推動我市全力打造沿海經濟帶的重要戰略支點、宜居宜業宜游的現代化濱海城市,提升城市形象,為陽江主動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供紮實人才支撐。

市委黨校常務副校長李聯德表示,應用型本科院校可成為政府的思想庫、智力源和高級技能人才的供給地,進而打響地方戰略,使陽江為粵港澳大灣區提供技能人才支持。

當前,陽江正重點打造千億級合金材料產業集群和世界級風電產業基地,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設,對這兩大產業的發展而言無疑是個令人興奮的消息。廣東廣青金屬科技黨委書記、董事長王磊說,專業高素質創新人才緊缺,已成為產業創新發展的限制因素之一,陽江建設應用型本科院校對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大利好。他認為,陽江應用型本科院校致力培養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高素質人才,「它的成功建設,將為我們合金材料產業企業發展、培養對口專業人才起到相當關鍵的作用。三峽新能源陽江發電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許新鑫說,作為陽江海上風電的主要投資開發者,三峽對應用型人才需求巨大且緊迫。「風電作為陽江新興產業,骨幹力量之一就是應用型技能人才,而陽江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建立,將為相關產業和企業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他認為,建設應用型本科院校,將極大提高陽江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速度和程度,並起到「催化劑」般的重要作用。

做優校企合作立足陽江服務大灣區發展

作為華南理工大學對口幫扶隊長、華南理工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曾新安對應用型高校的意義深有感觸。「國外的應用技術學院,如瑞士和法國的一些鐘錶和釀酒學校,規模很小卻可以成為全球行業標杆。就因為當地有非常強的產業支撐,高校和企業間互相促進。」他說,這些學生畢業後無論在當地還是跳出去,都是這個行業的中堅力量。

曾新安建議,陽江建立應用型本科院校,不僅服務當地經濟發展,更應定位於服務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省的特色產業,甚至輻射東南亞「一帶一路」國家。「一定要有這樣的大視野、大格局,應用型人才雖不是做尖端高科技研究,但他們一定是動手能力強、寬適應的工匠型人才,入行快、受市場和行業歡迎,他們將是企業的中流砥柱,這就是我們培養的方向和目的。」他語氣肯定地說。

「隔壁的茂名現在是兩個本科、四個專科。值得注意的是,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師生這個群體,也是促進產業發展的重要智力資源。」李德豪舉例說,東莞理工學院的做法值得陽江學習。「他們的信息、化工、環保、機械和電子等學科和當地產業結合緊密。」如和長安鎮合作建立了一個產業學院,「主要是做先進位造,把當地企業最新的設備先放到產業學院裡,讓產業學院的學生去操作,一年左右再把設備放回企業。因而學生可接觸最新的技術和設備,不少人畢業後就在本地就業。」

此外,東莞理工學院還有華為學院、微軟學院、中興學院等等,在應用型本科院校為地方經濟服務上,東莞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榜樣。此外,佛山科學技術學院、五邑大學等都可為陽江提供不少啟發。「五邑大學雖然是綜合本科院校,但理工學科占了60%,他們充分結合當地產業,在軌道交通、紡織、信息和輕化等學科方面成效顯著。」李德豪說。廣東新興鑄管有限責任公司相關負責人說,從經濟發展的角度看,應用型本科院校將為陽江地區的企業培養大量應用型技能人才,進而成為企業創新、生產的中堅力量,為企業發展提供十足動力。「高校帶動陽江合金材料產業快速發展,持續保持創新力和發展勁頭,這對陽江產業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將起到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

企業反響強烈希望建立人才和技術合作

陽江應用型本科院校的籌建工作,由華南理工大學採取「校對校」結對的形式對口幫扶,籌設階段華南理工大學將選派骨幹人才幫扶我市完成新院校的整體籌建工作。曾新安感慨地說:「華南理工大學派出的幫扶隊伍可以說是『最強陣容』,不少成員是學校的骨幹力量。」他說,全面提升階段華南理工大學還將從學科專業建設、師資隊伍、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方面全面幫扶新設院校,提昇陽江應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教學水平、內部治理能力和服務區域經濟發展能力。「工學、材料學和農學,都是華南理工的強勢學科,而這又和陽江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辦學方向高度吻合。」曾新安告訴記者。

陳小鋒表示,陽江應用型本科院校定位為高水平、應用型的本科層次公辦普通高等院校,致力於培養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高素質人才,服務於陽江產業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需要。學校按在校生12000人規模建設,總規劃占地面積2000畝(其中預留實訓用地1000畝),分三期建設,其中首期占地500畝,在校生5000人。

廣東新興鑄管有限責任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陽江建設應用型本科院校,將大大降低合金材料企業人才流失率與用工成本。「對企業而言,改變了以往人才培養模式,極大縮短了培養周期,能很快完成高校人才與企業的對接,很大程度的降低了企業人才引進成本。」許新鑫告訴記者,陽江將建設千萬千瓦級的海上風電產業,同時也引進了大批企業到陽江落地生根,但技術型人才瓶頸也隨之而生。「作為陽江海上風電投資企業引領者,三峽急需一批能滿足生產經營需求的技能人才,我們對陽江加快推進建設應用型本科院校由衷表示支持!」

市五金刀剪協會副會長、市佰倫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譚中明,曾在深圳大學工作、現被廣東海洋大學聘任為碩士生導師,對和高校合作頗有體會。他認為,應用型本科院校可為本地製造業特別是急需人才的傳統產業培養人才、儲備人才作出相當貢獻。「佰倫也是省五金刀剪工程技術中心,在發展中一直和高校特別是應用型院校合作密切,如新材料、熱處理等。如果家門口就有一所應用型本科院校,那即可更便利、全面、深入合作。」他充滿期待地說,應用型本科院校肯定會設置和陽江產業貼近的相關專業,大大推動包括五金刀剪在內的陽江傳統產業發展。

市電子商務協會會長、廣東納麗德移動照明有限責任公司總裁梁兵則表示,教育的作用就是讓每個人都各展其才,「陽江建立應用型本科院校,長期來看它的價值不會低於建一個研究院。」對於辦學模式,梁兵有著自己的看法,他認為應有更開放的心態、更寬廣的視野,應該更接地氣,跟當地企業、產業結合,把學生送到生產一線去實操。「現在的市場對應用型人才需求很大,尤其是製造業特別需要『金字塔』形的人才結構,最基礎的那一層,就是應用型技術人才。」

舉全市之力籌建陽江應用型本科院校

陽江能夠順利建設應用型本科院校,充分體現了省委省政府對陽江的親切關懷,凝聚了市委市政府的心血。據了解,為落實省委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重點工作部署,加快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破解區域協調發展難題的迫切需要,省加快推進粵東西北地區新建遷建高校對口幫扶工作,其中華南理工大學對口幫扶陽江應用型本科院校。今年初,省委書記李希同志在全省教育大會上要求陽江加快建設應用型本科院校,省長馬興瑞在粵西片區工作現場會上提出大力支持建設陽江應用型本科院校,副省長覃偉中專門聽取了陽江應用型本科院校籌建工作彙報。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籌建工作,第一時間召開了市委常委會會議進行研究部署,決定舉全市之力籌建陽江應用型本科院校。焦蘭生、溫湛濱多次召開專題會議、重點工作推進會研究推進籌建工作,多次帶隊前往省政府及省教育廳彙報籌建工作情況,爭取政策、資金等方面支持。

李聯德表示,當前全黨正在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市委市政府加快推進建設陽江應用型本科院校,不僅是落實省委提出的「1+1+9」工作部署的重要舉措,也是積極破解陽江教育和人才發展短板,主動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具體行動,更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於擔當、敢於作為的外化表現。

當前,陽江應用型本科院校建設正穩步有序推進,根據省政府和省教育廳的要求,將於2021年9月建成並正式對外招生。接下來,我市將加快土地有效供給、辦證等工作,同時充分發揮華工幫扶團隊的智囊團作用,儘快制訂完善校園規劃設計、學科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和籌建工作等「四個方案」,想法設法落實好各項資金,狠抓籌建工作進度和質量,按時保質完成各項籌建工作。

來源:陽江日報(記者/劉雲鵬)

圖片:宋福亮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vJrHWwBmyVoG_1ZPo2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