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不上設計費?手把手教你打造設計師的個人IP!

2019-05-28   建E室內設計

世界上海拔超過8000米的山峰共有14座,但除了最高的、海拔8848米的珠穆朗瑪峰,你還能叫出其它13座的名字嗎?

相信大部分人都叫不出。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珠峰已經在大眾心裡留下了深刻印象,成為了高山的「代表符號」,提起高山我們就只會想起珠峰。

這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也是正在各行各業發生的問題。

同樣的例子還有:像我們購物時,在價格相差無幾的情況下,更傾向於購買知名度高、有明星代言的產品。因為我們下意識會認為知名度高的物品更有保障。

……

我們室內設計行業難道不是這樣嗎?

01.

名氣大,就等於

設計做的好嗎?

據內地網友爆料,最近很多港台地區的設計公司來當地紮根落腳,設計費和工費收的還都很高。拿當地某高檔小區舉例,一家台灣公司的設計費已經收到了1200元/㎡

別說1200元/㎡了,試問,內地有多少設計公司能把設計費收到300元/㎡的?

看看中裝新網曾對內地某二線城市做過的調研吧:

參與調研的500位設計師中,高達64%的設計師收費低於100元/㎡,收費100~300元/㎡的設計師約占32%,收費高於300元/㎡的設計師不到10%。

劃重點,收費高於300元/㎡的設計師不到10%!

更可氣的是,在對比之下,客戶還更樂意選擇設計費和施工費更高的台灣設計公司!因為一直以來台灣的室內設計給內地客戶留下了「嚴謹、專業、工藝精湛」的印象。

放到十幾年前,認為內地設計公司不如港台也就算了。但現在已經是2019年了,真把設計方案和施工質量拉出來對比:

我們跟港台的差距真的很明顯嗎?

真的有幾倍設計費那麼大的差距嗎?

不見得吧?

因為給客戶留下了根深蒂固的印象,他們就能用幾倍的設計收費碾壓著本土設計公司,侵蝕著本土設計公司的市場。

02.

很多設計做的好的公司

設計費卻收不上來

現在的設計行業市場一度是「狼多肉少」的局面。

裝飾設計公司數量泛濫,競爭日益激烈,「二八定律」逐漸變得明顯。並且,隨著那些有名氣有品牌的設計公司的業務下沉,兩極分化只會越來越嚴重。

以前大公司只做高端項目,現在因為市場飽和,他們連一些中低端項目都「順便」給拿走了。

不僅是「順便」拿走,還是以幾倍的設計收費拿走的。

如果說,那「八成」的設計公司和設計師的設計能力不行也就罷了,但事實是,很多設計做的很好的公司反而默默無聞。

因為不懂得樹立品牌IP,名氣打不出去,不能被客戶記住,競爭不過大公司,設計費也收不上來。

仔細想想,你有沒有設計明明做的很好,但卻輸給了名氣更大的公司的經歷?

03.

「酒香也怕巷子深」

從前只要埋頭做設計、做得夠好就不愁沒客戶,但現在不一樣了。

在這個「眼球經濟」的時代,大家的設計水平都相差無幾的情況下,除了要做好作品本身,如何去打造自己在市場中的品牌知名度也變得尤為重要,現代企業是一個綜合能力的比拼。

所以,不要再抱怨「明明我做的很好,可客戶就是不簽約」了。不是業主不懂得辨別是非,而是信息爆炸,辨別的成本實在太高!

就像上面這個最近刷屏朋友圈的業主,每天面對20多家公司的各種「追求」,讓不懂行的他怎麼選擇?換位思考,相信如果你是他,你也會選擇名氣更大、給他留下深刻印象的那家公司。

在大眾的潛意識裡,名氣大就等於靠譜,留下印象就等於認可。

所以,無論是設計公司還是設計師自己,都要思考自己如何才能避免同質化,從同行群體中探出頭來,讓市場和客戶注意到你。

04.

大多數人對品牌和IP

的理解都是錯的

說了這麼多,其實我們一直在說「品牌IP建設」。很多人一聽到這個詞,就去跟「無腦營銷」、「微商」聯繫到一起,腦海里會浮現出各種「無節操」情節。

但你要真的把「營銷」和「品牌建設」理解為忽悠,那就大錯特錯了!

什麼是「品牌」?

簡單來說,品牌一方面可以形成產品(作品)的溢價,提高利潤;另一方面可以占領客戶心智,提高成單率。

就如同蘋果,無論是手機、電腦還是其他電子產品,價格都比別人高。但用過的都知道,它們的性能差別並沒有那麼大,貴就貴在那個蘋果標誌。這就是品牌的力量。

什麼是「IP」?

IP和品牌最大的不同在於:品牌需要依附於某種產品,而IP則是提供給客戶一個情感寄託(如認同你的某種理念)。

就如同近年頻繁湧現的網紅店網紅設計師,都有著獨特的IP。

如果說品牌太抽象,太難「觸碰」,那麼品牌IP化將可能會改變這一格局。但問題是,大部分設計師只關心專業技術方面的東西,極少關心品牌建設的相關問題。

提起室內設計會想起高文安、梁志天,

提起豪宅會想起李瑋珉;

提起酒店會想起季裕棠;

提起新中式會想起梁建國

......

很多人習慣回顧過去,只看到了成功的既定事實。沉浸在「大師們」的作品和理念中不能自拔,很少去了解「大師們」是怎麼一步步發展起來的。

網上有許多人講案例拆解、設計理念,但極少有人能站出來,給大家講如何做好公司和設計師個人的品牌IP建設。

下面誠心為你推薦,由3位編者經過近20年實戰經驗總結出的《IP運營法則》一書。

掃描上方二維碼可購買此書

(目前預售,預計6.2發貨)

室內設計行業這30年來到底發生了什麼?

dop是如何一步步發展起來的?

一個深化設計公眾號憑什麼成為百萬設計師的新寵?

網紅設計師是怎麼誕生的?

設計公司如何藉助網際網路的勢能?

設計行業未來有哪些發展趨勢?

……

這本書全面解析了網紅深化設計公司dop的發展歷程,以及是怎麼一步步走過來的。

希望你能搭上這趟「全民IP」的列車,告別「打價格戰」的現狀。

05.

《網紅設計師IP運營法則》

書籍介紹

內容簡介

設計IP的塑造,並不是片面強調「高大上」的吹與捧,核心價值仍然在設計,用作品(產品)發聲,以專業化的協作體系為支撐,一致性的人格魅力為基礎。

很多設計師出身的老闆,有時會片面追求技術層面的完美,忽視品牌與IP的打造,再加上「無為而治」的經營方式,很容易被客戶淘汰、遺忘。因為員工和客戶是要求發展的,他們不會在原地踏步,跟他們「門當戶對」、實力匹配才是最重要的。

隨著經濟發展的周期性調整、房地產投資的轉向,設計行業的重新洗牌正在上演,專業化的分化趨勢加劇,小趨勢湧現。而這個時候,就看誰能最先布局,品牌化的系統思考工具必將成為市場破局的得力助手。

本書結合dop設計公司真實的IP運營經歷,講述在網際網路環境下的設計師應該如何突破行業束縛的局限,如何突破客戶對設計師及其品牌的印象邊界,建立信用體系,從而獲得全新的價值認同,創造新的財富增長點。

本書主要內容分為:室內設計行業發展歷程、IP打造方法論、成功設計公司的IP運營模式、設計行業新趨勢四大部分。

個人(團隊)品牌IP化是未來設計公司發展的必然趨勢,是設計師自我認知的覺醒、商業價值的完美呈現,而如何讓設計的價值與回報成正比、帶給客戶超預期體驗,我們相信每一位設計師都會從這本書中找到答案。

關於作者

朱小斌

dop聯合創始人

設計得到創始人

室內設計從業20年以上,室內設計連續創新者,歷經從施工現場深化到設計院,從設計技術到設計管理,參與並完成了一系列地標性公建項目的設計及管理工作,積累了豐富的項目設計及管理經驗。創業8年,帶領dop設計團隊在深化設計領域做到前列,2018年創立設計得到,成為室內設計領域知識分享專業品牌,近年來在設計+網際網路領域不斷探索,成為室內設計行業的連續創新者。

王建軍

設計行業策劃人

專注研究設計師16年,採訪過100多位設計公司創始人,已任20家設計產業公司運營策略顧問。2018設計師專業社群——「王建軍書友會」創立,2018國內第一本室內設計公司管理圖書《經營一家設計公司你必須了解的26堂課》;2018設計師對話訪談節目——《尋找室內設計行業創新者(第二季)》;2017首創設計公司經營管理視頻直播節目——「設計內參」;2003開始推廣設計師。

沈銘慈

麥存·知訊|智庫|創投創始人

泛家居行業首個眾籌咖啡廳「夏至·咖啡」發起人、泛家居產業實名制精英社群【泛家居論道吐槽兄弟會】發起人。留德碩士,曾就讀於德國十大精英院校「柏林自由大學」。前民企五百強大亞聖象網際網路公司CEO、聖象集團電商副總經理、齊家網居美COO、好百年家居連鎖電商總經理、築巢家居運營總監、歐洲中餐在線創始人。

書籍特色

1、題材新穎,設計師自己的IP打造指南

2、結合dop的真實經歷,有說服力,可操作性強

3、從宏觀到微觀全面梳理設計行業,並展望了未來設計行業發展趨勢

適用人群

·想跨界的設計師

·想創業的設計師

·想提升自我價值的設計師

·設計公司管理者

·想轉型的設計公司

書籍實拍

<< 左右滑動查看本書目錄 >>

購買方式

長按識別上方二維碼即可購買

或點擊文末「閱讀原文」

(目前預售,預計6.2發貨)

有問題可諮詢仔仔(微信號:jiane222)

點擊閱讀原文,好書抱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