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貴觀賞魚「獅子魚」成為入侵美國外來物種,科學家:儘快捕殺

2019-09-10   廁讀大歷史

獅子魚(Pterois volitans),原名蓑鮋,是生活於太平洋和印度洋溫帶海域的觀賞魚。最近,獅子魚在美國變成了「臭名昭著」的入侵物種之一。在美國海域,獅子魚以貪婪的食慾而聞名,不僅會吃掉本地魚類,它還會吃掉競爭對手,獨霸海域。

美國科學家宣稱,從墨西哥灣一直延伸到東海岸的水域中,隨處可見獅子魚的蹤跡。佛羅里達大學的科學家克里斯汀·達爾表示:「實際上你很難描述一隻獅子魚怎麼捕獵,因為它們動作太快了。」獅子魚具有獨特的捕獵技巧,世界上沒有其他魚類能模仿它的行為。

科學家在2012年發表的一項研究報告中指出:獅子魚捕獵時,會在眨眼之間游到獵物的頭頂,然後張開翅膀,從嘴裡射出一股令人迷惑的水流,趁著獵物分心,一口吞下對方。襲擊發生的如此之快,以至於附近的魚似乎沒有注意到危險。

獅子魚之所以會出現在美國,是因為它們大膽的顏色和褶邊鰭十分美麗,使其在觀賞魚貿易中很受歡迎。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數據,在過去25年中,水族館的老闆有時會將不需要的獅子魚倒入大西洋。

然後這些來自亞洲海域的獵手就「無法無天」了。獅子魚快速而強大,但它們最大的優勢是當地魚類對它們的陌生感,大西洋的魚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就被吃掉了。生物學家稱這是獅子魚作為入侵物種如此成功的主要原因。

自從2000年在北卡羅來納州海岸發現第一批獅子魚種群以來,獅子魚已迅速遍布大西洋西部、墨西哥灣和加勒比海的沿海地區。

為了降低獅子魚對於環境的影響,佛羅里達州的魚類和野生動物保護委員會發出倡議,鼓勵商業潛水員和潛水愛好者捕獵獅子魚,官方會獎勵那些捕捉最大、最多獅子魚的團隊或個人。

雖然官方激勵捕獵獅子魚,但有些研究人員發現,其實獅子魚會自己控制數量。雖然一隻獅子魚可以食用大量的本地動物,但只有在它們的種群達到一定的密度後才會對「環境」造成嚴重破壞。

科學家們從一開始就知道,隨著獅子魚種群達到飽和狀態,它們的人口增長最終會逐漸減少。但是,科學家們宣稱,想要讓獅子魚自己從大西洋水域消失,恐怕不切實際,還得靠人類的干預才能使外來入侵物種徹底不見。

當然,獅子魚作為一種觀賞魚,最大的價值還是在魚缸中暢遊,美國人如果養成觀賞獅子魚的習慣,或許沿海水域的獅子魚會很快被捕捉到魚缸中。

你對亞洲的獅子魚成為美國入侵物種怎麼看,歡迎留言、分享。

請隨手點贊、轉發、關注,支持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