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搞挖掘機這行躺著就能收錢,尤其是2000年早早入行的挖機老闆賺的盆滿缽滿,之後才出現了砸鍋賣鐵都要買挖機的場面。
如今,搞挖掘機這行躺著只能做夢,想要通過挖掘機一夜暴富,一年想賺百萬,簡直比登天還要難,挖掘機市場競爭可謂是白熱化。
根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最新數據,2019年前三季度挖掘機賣了足足179195台,同比漲幅14.7%,其中國內市場挖機銷量159810台。新機市場如此之火,那搞挖掘機真的這麼容易嗎?真的很掙錢嗎?今天就帶大家看看挖掘機市場面臨的十大困境。
(一)新機火爆 不良價格戰或成隱患
市場一片大好,但是背後卻依舊存在隱患,一場血雨腥風的價格戰正在進行中。根據3月22日,中國工程機械協會發布的《中國挖掘機行業市場不當競爭風險提示函》,部分製造企業盲目追求市場占有率,低首付、零首付再現,價格戰不斷升級。
以75機市場為例,之前買的某品牌75機花費了近40萬,如今同款挖機30萬出頭就能拿下,其他噸位的挖掘機也出現了類似打價格戰的情況。
(二)市場飽和!狼多肉少!車等活時代
如今的工程機械市場已經處於飽和狀態,挖掘機市場可謂是狼多肉少。工程機械化掙快錢時代已經不復存在,時代變了,不再是活等車,現在是車等活。曾經一個村裡有兩台挖掘機就不錯了,如今幾十台都不足為奇,想掙錢哪那麼容易?
(三)壓低價格搶活 利潤空間不斷減少
市場挖掘機數量的增多,造成同行之間的競爭進入了白熱化狀態,出現了眾多的挖掘機沒活可乾的現狀,隨之而來的是工價降低、惡意扣時間、不收調運費等等破壞行業規則的亂象,同行為了搶活壓低價格擾亂市場秩序,甚至搶同行好友的生意,觸及了價格的底線。
(四)錢都去哪了?欠款結帳難上加難
曾經有挖掘機的就是香餑餑,挖機老闆和司機就是大爺,工程方找挖掘機幹活要提前預約,有的還先付定金,生怕不來幹活。如今,時代不同了,挖機遍地都是,你不幹自然有人干。更讓人頭疼的是,挖機市場結帳越來越難,很多挖機老闆不得已走上要帳之路,每每看到還貸款的通知的時候,頭都大了!!
(五)買配件修車費 處處都是用錢地
買挖機發家致富,其實是一條長期漫長的過程,對於挖機老闆來說,提車只是邁出了第一步,養車之路真正開始,後期的購買配件、修車保養都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同時活的多少、油價上漲、工程回款速度等等,也直接影響了收益的多少。
(六)替班行業興起 長期駕駛員請不起
由於行業競爭激烈,長期的活越來越少,不少機主只能夾縫中生存,長期的駕駛員工資高,很多機主在今年選擇了自己親自開挖機,當有事的時候請替班司機維持經營,一些司機轉做專職替班司機輕輕鬆鬆月入上萬比比皆是。
(七)環保查的嚴 工地停工沒活干
打贏環保戰,共建同一片藍天。環保查的越來越嚴,很多工地因環保問題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停工,不少的挖掘機也因此沒活可干。在10月11日,生態環境部辦公廳印發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2+26」城市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成為重點,環保停工的問題備受工程機械行業關注。
(八)雨季心發慌 淡季曬鐵沒錢掙
挖掘機這行也分淡季和旺季,旺季的時候只要有活就算加夜班,也要不停干,能掙錢的時候趕緊掙,淡季的時候挖掘機成天的曬鐵,有的機主不得已只好找點其它的副業,總比淡季待著強。工程這行,還要看天吃飯,類似於湖南等南方地區,碰上雨季連下幾個月,只能待在家裡干著急。
(九)挖機要上牌了!台班費會漲嗎?
挖掘機要上牌了的消息,牽動著行業用戶的心,2019年7月29日生態環境部發布了《關於加快推進非道路移動機械摸底調查和編碼登記工作的通知》,重點就是推進工程機械上環保標牌的工作,預計2019年底完成,新購置的工程機械30日內完成編碼登記,並且針對於全國不同的地區給出環保標牌的規範。那上牌之後上到底要不要年檢?收不收費?罰不罰款?台班費會不會漲?異地施工怎麼辦?成為行業用戶最為關注的問題。
(十)國四時代將至 到底該何去何從?
在工程機械領域,國四排放升級無疑是一大熱點,預計自2020年12月1日起,非道路移動機械國四排放標準將正式實施,不僅對發動機技術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也牽動著主機廠和行業用戶的心。國四到來了,那對現有的挖掘機有哪些影響呢?
總結:
守住價格底線,不要擾亂市場秩序,做好口碑穩紮穩打,才是挖機人應該做的,大家當地的行情怎麼樣?價格競爭激烈嗎?歡迎大家轉發評論。
了解更多,搜索公眾號「機甲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