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監管效能!山東出台方案進一步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2020-03-23     中宏網山東

中宏網山東3月23日電 近日,記者從山東省發展改革委獲悉,為有效提升監管效能,根據山東省委、省政府關於深化制度創新加快流程再造的要求,制定《差異化監管流程再造實施方案》。

《方案》旨在創新監管理念、監管制度和監管方式,健全完善以信用為基礎的精準監管、以承諾為引領的全生命周期監管、鼓勵創新創業的包容審慎監管、嚴懲重罰的重點監管、高效協同的聯合監管,加快構建差異化監管模式,全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方案》提出,推進信用分級分類管理。與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積極對接,充分發揮其定期開展全覆蓋、標準化、公益性公共信用綜合評價的支撐作用,定期將我省市場主體的公共信用綜合評價結果共享至各級各有關部門。二是加快推進市場主體信用分級分類,2020年6月底前,研究制定全省統一的市場主體信用分級分類管理辦法和評價標準,相關行業監管部門出台具體實施細則,2020年年底前,將企業劃分為誠信守法、輕微失信、一般失信、嚴重失信四類。三是在實施分級分類管理中,要統籌使用、有機結合公共信用綜合評價、行業信用評價、市場信用評價等多維度評價結果。四是探索建立全省統一的信用報告標準,推動信用報告結果實現異地互認。五是抽查檢查、資格審查、評估驗收等日常監管工作要與市場主體信用分類相結合,根據信用等級高低實施差異化監管措施。

全面落實「雙隨機、一公開」監管。一是在市場監管領域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檢查基礎上,推動將更多領域、更多事項納入部門聯合抽查範圍,實現「進一次門、查多項事」,減少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不必要的打擾。二是將信用分級分類結果運用到監管中,確保監管力量「好鋼用在刀刃上」,實現對守信者無事不擾、對失信者利劍高懸。將隨機抽查的比例頻次、被抽查機率與抽查對象的信用等級、風險程度掛鉤。除疫苗、藥品、特種設備、危險化學品等重點特殊領域外,對誠信守法類企業實行「非請勿擾」誠信管理制度;對輕微失信、一般失信兩類企業,每年除進行一次隨機性聯合檢查外,不得再安排其他檢查;對嚴重失信企業要加大抽查檢查力度和頻次,依法依規處罰管控。三是抓住市縣政府「網際網路+監管」、綜合行政執法改革等有利條件,完善跨部門、跨區域的執法聯動響應和協同合作機制,實現違法線索互聯、監管標準互通、處理結果互認。依託網際網路、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技術推動監管創新,努力做到監管效能最優化、對市場干擾最小化。四是「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的抽查事項清單、抽查計劃、抽查結果均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山東)、信用中國(山東)網站面向社會公開公示,著力推行陽光監管。

全面推廣信用承諾制度。一是各級政務服務大廳率先推出一批適用信用承諾制的行政許可和公共服務事項,除法律法規有明確規定外,在辦理過程中以信用承諾代替證明材料,推動實現「秒批」。對「秒批」後抽查發現虛假申報或不履行承諾義務的,撤銷原行政決定,將失信記錄記入當事人名下,依法依規處罰管控。二是鼓勵市場主體在信用中國(山東)網站、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山東)主動面向社會作出綜合信用承諾或者產品服務質量等專項承諾,接受社會各界監督。三是推動行業協會商會根據行業特點,統一制定行業自律承諾格式文本,組織會員公開作出信用承諾。四是在開展信用修復工作時,要求失信主體按規定格式公開作出承諾,若違反信用承諾,自願接受相關懲戒措施。五是各類信用承諾按照既定的信用信息歸集路徑實時報送,並在信用中國(山東)網站、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山東)公開公示。

深化細化包容審慎監管。一是完善新興業態監管模式。對共享經濟、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量身定製監管制度,在守住安全底線的前提下,給予企業1-3年包容期。二是推行柔性監管方式,建立輕微違法行為免罰清單。在包容期內,以行政指導和服務為重點,通過法規宣傳、行政提示、行政建議、行政約談等柔性監管方式,積極引導和督促企業守法誠信經營。允許企業試錯,對非主觀故意、沒有造成危害後果的首次輕微違法行為,指導企業自覺改正,一般不予行政處罰。三是建立輕微或一般違法失信積累關注機制。對市場主體在短期內反覆出現的多次違法失信行為,及時提醒約談;經提醒仍無改觀的,移入重點關注企業名單,向有關部門發出監管風險預警。四是建立集體會商制度。相關部門牽頭邀請法律專家、「四新」經濟專業人士、企業家參與,定期研究磋商「四新」經濟監管政策,及時制定個性化監管方案,為其發展提供充足的空間。五是劃定監管紅線,對P2P網貸、私募股權融資等領域,以創新之名行侵權欺詐之實的偽新興項目,依法嚴懲,絕不姑息。

強化重點特殊領域監管。一是對重點特殊領域進行重點監管,特別是對疫苗、藥品、特種設備、危險化學品等涉及人民生命安全、社會關注度高的領域,要實行全主體、全品種、全鏈條嚴格監管。二是增強企業風險防控意識,嚴格把控生產、銷售、流通等重點環節,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守住質量和安全底線。三是建立違法嚴懲制度,對於故意違法、造成嚴重後果的企業,依法依規嚴厲處罰;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建立巨額賠償制度,在涉及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領域,加大對消費者的直接賠償力度。四是建立內部舉報人獎勵制度。對舉報人實施重獎,嚴格保護舉報人信息,解除舉報人後顧之憂。五是豐富監管措施。依法依規綜合運用公開公示、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聯合懲戒、移送司法機關等多種手段嚴懲重罰,保持對重點領域和嚴重違法失信行為的高壓態勢。

建立全生命周期的監管新模式。一是推動建立事前信用核查和信用承諾、事中信用分級分類和隨機抽查、事後聯合獎懲和信用修復的全過程閉環監管制度,實現市場主體准入、經營、退出全生命周期監管,明確監管事項、責任分工,促進市場主體積極參與全生命周期管理。充分發揮「網際網路+監管」有效支撐作用,動態更新監管事項清單,持續推進監管數據匯聚,加強對風險的跟蹤預警,提升監管智能化水平。二是健全失信「黑名單」制度。對性質惡劣、情節嚴重、社會危害較大的嚴重違法失信行為依法依規列入失信「黑名單」,認真落實國家有關部委聯合簽署的一系列失信懲戒備忘錄,全面建立跨行業、跨領域、跨部門的聯合懲戒大格局。推動懲戒措施向嚴重失信主體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和其他負有直接責任的人員延伸,杜絕失信行為反覆出現、異地出現等問題。三是強化信用信息應用。全面推行「信用+行政審批」「信用+便民服務」「信用+行政監管」「信用+市場退出」「信用+金融信貸」等,探索推進更多「信用+」系列應用場景,在各級政務服務大廳、各級政府及其部門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務事項中全面查詢使用信用信息,推動建立讓「守信者一路綠燈」的聯合激勵機制,切實提高誠信守法企業、群眾的獲得感、成就感、幸福感。

實現信用信息全量歸集。一是借鑑上海自貿區經驗做法,起草編制山東省公共信用信息「三清單」(數據清單、行為清單、應用清單),切實提高信用信息歸集共享應用的規範性、精準性。二是推廣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全面、及時、準確記錄市場主體信用行為,特別是將失信記錄建檔留痕,做到可查、可核、可溯。三是依託省政府政務信息資源共享交換平台,按照省公共信用信息數據清單要求,向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全量報送信用信息;其中,涉企信息同步歸集共享至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山東)。四是對信用信息報送規模和質量進行全面摸排,建立通報和末位約談機制,推動全省公共信用信息「應歸盡歸」。五是依照法律法規或者協議約定,推動公共信用信息、市場信用信息、企業自願註冊信息等各類信用信息互聯共享,豐富信用信息維度。

加強監管執法政務誠信建設。一是健全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堅持依法行政、依法監管、依法懲處,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在全社會發揮示範表率作用。全面推行監管規則、標準、過程、結果等依法公開,確保監管執法在陽光下運行。全面建立監管執法部門和執法人員信用記錄。二是加強對監管執法人員的法治誠信教育,將危害群眾利益、損害市場公平交易等政務失信行為作為治理重點,率先納入信用記錄管理。三是對市場監管過程中存在的一刀切監管、颳風式監管等簡單粗暴做法,及時糾偏糾錯,維護企業和群眾的合法正當利益。四是對人為干預的選擇性監管、提前通風報信以逃避監管等濫用職權、徇私舞弊行為,依法給予處分;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五是對監管部門及執法人員執行包容審慎監管政策,非因主觀故意或重大過失,免於責任追究,激勵監管執法幹部敢抓敢管、擔當盡責。

推動形成全社會共同監管局面。一是依法依規推動信用信息公開公示,做到「應公開、盡公開」,從行政許可、行政處罰「雙公示」升級為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確認、行政徵收、行政給付、行政裁決、行政補償、行政獎勵、行政監督檢查等「十公示」。二是監測整合12345、12315等各類投訴舉報信息、網際網路重大輿情監測信息,經有關部門調查核實處理後,納入失信記錄並作為失信信息依法公開公示。三是充分發揮信用服務機構和行業協會商會等社會力量作用,支持其協助有關部門開展第三方監管。四是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誠信示範企業創建活動,引導企業設立信用監督崗位,加強企業內部誠信管理,提升企業守法誠信經營意識。

流程再造後圖示

(一)任務一:大力推進信用分級分類管理

(二)任務二:全面落實「雙隨機、一公開」監管

(三)任務三:全面推廣信用承諾制度

1.審批替代型信用承諾

2.主動公開型信用承諾

3.行業自律型信用承諾

4.信用修復型信用承諾

(四)任務四:深化細化包容審慎監管

(五)任務五:建立全生命周期的監管新模式

1. 全生命周期的聯合監管新模式

2. 聯合獎懲機制

3. 信用+政務應用場景

4. 信用+社會應用場景

5. 信用+市場應用場景

(六)任務六:實現信用信息全量歸集

(七)任務七:加強監管執法政務誠信建設

(八)任務八:推動形成全社會共同監管局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pTKB3EBiuFnsJQVkht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