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大運動發育規律,媽媽們最好早了解,幫助孩子快速成長

2020-08-06     育兒小香

原標題:寶寶的大運動發育規律,媽媽們最好早了解,幫助孩子快速成長

懷胎十月一朝分娩,媽媽們的孕期也結束了,即將進入下一個階段。父母一面滿心歡喜地迎接小天使的到來,一面要做好新手爸媽的準備。

對於父母來說,照顧好一個嬰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會有很多疑惑難以解答。寶寶會有很多的小動作和大動作,新手父母難免會有時措手不及,不知道如何去應對。

比如寶寶為什麼會哭呢?寶寶什麼時候會坐?又在什麼時候會爬呢?這些疑問都是有跡可循的,媽媽不妨多觀察寶寶平日裡的舉動,多去了解一下寶寶運動發育的規律。

個體差異不同,發育狀況也會不同

小米升級做了媽媽,每日陪伴著寶寶,心裡有說不出的喜悅,不知不覺中已經六個月了。

好友的孩子也是六個月大,早早的就可以獨自坐立了。小米也很是焦急,生怕寶寶出現什麼問題,於是帶著寶寶去醫院詢問醫生。

原來每個寶寶的發育狀況是不同的,有的寶寶會偏早些,有的則晚一些。

醫生告訴小米,雖然寶寶已滿六個月,但是

也不能操之過急,要循序漸進幫助寶寶練習

,自然就學會獨立坐了。

聽了醫生的話,小米才鬆了一口氣,對於新手媽媽來說,不免對寶寶的諸多事情還不夠了解,還要多多學習才好。

每個寶寶的個體差異有所不同,媽媽們有時不要過於心急,只要寶寶遵循正常的運動發育規律,就不必過於擔心。

寶寶的大運動有規律可循,媽媽們要多多了解

4

個月

新生兒大部分的時間都在睡覺,有時會出現一些不規律的動作。父母可以幫助寶寶鍛鍊頸部力量,漸漸地學會翻身。

寶寶在四個月的時候,頸部和腰部的力量會越來越強,媽媽們也會很容易抱起。

此時的寶寶依靠媽媽扶持會坐得住,開始對自己的小手饒有興趣。媽媽應該

加強寶寶的頸部鍛鍊,練習翻身的動作。

5

個月

有了四個月的基礎練習,此時可以開始鍛鍊寶寶坐立的能力。寶寶的腰部還不足,而且平衡能力也會很差,需要一些支撐物來幫助坐立。

媽媽要記得繼續練習寶寶的翻身能力,在這樣的基礎上才能練習坐,

每日最多坐十分鐘就可以了

6

個月

媽媽要格外注意這一時期,此時的寶寶會有更多的下肢動作。六個月之後,寶寶不僅會學著獨自坐,而且移動能力也會越來越強。

7

個月

七個月的時候,寶寶已經學會了翻身和獨坐,而且越來越熟練。寶寶此時的手部動作也會增加,不會僅僅局限於坐了,開始利用手腳和肚子向前進行微小的挪移。

媽媽仔細觀察會發現,此時的寶寶四肢動作會更加靈活。媽媽

可以在寶寶趴著的時候,在前面放一些玩具。

8~9

個月

八個月時,寶寶日漸成熟的動作,不只會滿足於爬來爬去,而且會在

爬行和坐之間遊刃有餘

。久而久之,寶寶會慢慢地學會手腳並用的來回爬行,這樣可以促進寶寶的協調能力。

當寶寶完全掌握了爬行的技巧之後,就會利用周邊的家具進行向上拉的動作,九個月大的寶寶就會開始學著站立。

10~11

個月

十個月的寶寶會藉助周圍物體站立片刻,即使站得不夠穩,時間也會越來越久。此時媽媽可以扶著寶寶進行邁步的嘗試。

寶寶的下肢活動能力加強,腿部發育也越來越好,對站立和行走漸漸有了極大的興趣。媽媽要注意活動範圍的安全,尤其是一些細小危險的物品。

12

個月

寶寶可以扶著物體慢慢向前走,自己開始走路練習。寶寶過早地進行行走練習,並不會有太多好處。

媽媽要注意不要給寶寶進行行走訓練,也不需要學步車,影響寶寶的腿部發育。寶寶學習行走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宜操之過急。

寶寶的運動規律,不需刻意訓練

1)讓寶寶多趴

建議寶寶在1-3個月的時候,父母可以輔助進行趴的練習,讓寶寶多趴著一方面可以鍛鍊寶寶抬頭,另一方面也能讓寶寶充分活動,對寶寶智力也會有所幫助。

2)不過早訓練站

很多父母總是希望自己的寶寶能快點會走,因此有時候會特意的讓寶寶久站,實際久站對於寶寶來講並不建議。

因為寶寶剛開始學站的時候,其骨骼還未能發育完善,如果寶寶久站不僅不能夠讓寶寶學步的時候更快,反而會影響腿部的正常發育。

3)鼓勵寶寶獨立

寶寶從三個月開始便逐步的開始學習一些基本的生存技能,因此可以從此時開始鍛鍊寶寶獨立。

但由於寶寶較小,所謂的獨立是在家長監護下,讓寶寶自行的去做運動,如:翻身、爬、坐等。因為只有反覆的練習寶寶才能從中掌握技巧,才能真正意義的學會。

寶寶出生後,運動發育的規律大致可以分為:抬頭、抬胸、坐、站、行。

【雪莉媽媽寄語】

媽媽們不要過於著急,每個寶寶的發育情況不同,及早了解做好心理準備就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iJfwnMBLq-Ct6CZVMC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