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兒炒鞋被人「割韭菜」騙了135萬,還不上錢把自己手臂劃得一道一道的

2020-04-02   常州武進檢察

1月27日,農曆春節,新冠肺炎席捲全國。凌晨四點,看到朋友圈爆炸性消息——科比去世,小黃第一反應是拿出床下珍藏的那雙科比聯名球鞋,「不管消息真假,一定要趕在價格瘋漲時把鞋子賣掉。」 很快,籃球界的悲傷演變成了炒鞋團的狂歡,幾小時內,國內外科比球鞋價格飆漲,很多球鞋交易平台迅速下架相關商品,小黃這雙珍藏已久的科比鞋以6000元高價抵了債。

抵債實屬迫不得已。2019年5月到7月,短短三個月,因為「炒鞋」,小黃被騙135萬餘元。經歷了這次「浩劫」,小黃對未來和自己有了更加清醒的認識。

這個「有能量」的哥們兒,他不想錯過

2019年4月,20歲的山東泰安小嚴通過「閒魚」結識了19歲的江蘇蘇州小黃,相同的年紀、同樣的愛好,讓兩個大學生「相見恨晚」。「當時我賣的鞋子沒有現貨,交易沒有成功。」在小黃看來,結識小嚴比交易鞋子更讓他興奮。

早在高中時期,小黃因為喜歡籃球,漸漸關注了「鞋圈」,成為高中時代最早一批下海「鞋圈」的人。對於鞋子,小黃始於熱愛,忠於利益。「不僅可以穿,還可以掙點零花錢。」鞋子背後的商品屬性讓他欲罷不能。2018年,小黃考入大學,這意味著他可以拿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做「鞋子生意」。


「我在日韓英德美都有專門的買手,還有專門的水客運渠道,清關中轉的速度比別人還快。」小嚴不經意間聊天透露的信息,讓小黃見識到了他的「實力」。不僅如此,小嚴還號稱可以早於別人提前拿貨,發售前就可以拿到「後門貨」(提前拿到倉庫門店的貨)。

在傳遞這些信息的同時,小嚴還時不時發給他一些自己「收藏」的圖片,這些成堆的鞋子中不乏幾萬塊一雙的暢銷款鞋子。一天,小嚴發來一張蘭博基尼汽車圖片,順帶說了一句,「正在交罰款,24000元的罰款,正好還差1800元。」讀懂了小嚴的弦外音,小黃主動提出借給他1000元。過了兩天,小嚴發來一個7秒鐘的視頻,內容是一家球鞋實體店的畫面,小嚴說這是自己剛入股的一家鞋店,在成都。聊天中,小嚴常常給出自己的投資建議和未來球鞋的發展方向,這讓小黃既崇拜又倍感親切。

2019年5月2日,小黃一個朋友從他那裡買10雙黑滿天星,話語間透露出對小黃的不信任,還順帶提了一些「苛刻」要求,小黃心裡很是鬱悶。小嚴聽說後,就幫著小黃出頭跟對方交涉,微信上一番交鋒後,對方爽快地和小黃簽訂了合同,還支付了全款。在小黃眼中,這個「有渠道、有能量、有實力」的哥們兒,他不想錯過。

「135萬竟然沒買到一雙真鞋」

一天,小嚴委託小黃幫忙在蘇州搶一雙黃金女碼的AJ1鞋子。這款鞋子發售價是1799元,小黃前一天夜裡就來排隊,整整排了一天一夜,最終也沒買到,後來還是通過鞋子交易平台,3500元從其他人手裡買了一雙同款,以5500元價格賣給小嚴。第一筆生意,小黃就輕鬆掙了2000元。

初次試水,小黃感覺小嚴「出手大方、做事爽氣」。隨著信任的升級,小黃開始委託小嚴大批量拿貨,「他給我看了一張貨單,上面的鞋子很便宜,有些市場上4500元的鞋子,他這邊只要3400元,像這種優惠的單品還有很多。」驚人的數量、巨大的差價,讓小黃信以為真,通過多個鞋子交易平台發布了賣鞋信息。

做了三年的鞋子生意,小黃加入了不少「沖沖群」,積累一些客戶資源。2019年是炒作經濟的快速發展的一年,「炒鞋」「炒盲盒」各種「炒作經濟」受到了大眾關注和追捧,「限量+聯名」,商家和明星利用「稀缺性」心理,借勢品牌力量,聯手打出一副炒作潮牌的「好牌」。受籃球文化、嘻哈文化和明星文化的影響,球鞋從小範圍收藏一下變得炙手可熱,很多涉事未深的熱血青年深陷其中,去年夏天,「炒鞋」熱度空前高漲,「男孩一面牆,堪比一套房」不再是想像。

一雙鞋被賦予了「穩賺不賠」的魔力,球鞋已不再只是一雙鞋,而是一種潮流、一種身份、一種態度、一種投資。微信上,很多「沖沖群」就此產生,一些群還設置的進群門檻。在這些微信群中,小黃髮布的賣鞋消息很快吸引了大批客戶。有證據顯示,2019年5月初到6月底,小黃先後收取幾十人的定金或全款,隨後,通過支付寶、微信、銀行卡等方式,陸續轉帳給小嚴130多萬元,用於購買潮鞋。不光是客戶的定金,小黃賺的「老本」也全部投了進去,可讓他想不到的是,過去了將近兩個月,小黃一雙真鞋子也沒看到。

發現情況不對,小黃也開始向小嚴催貨,小嚴則告知他,「天氣原因、海關扣留、他人截獲、物流問題……」種種因素導致鞋子無法及時到達。直到後來小黃催得緊了,小嚴又以「馬上發貨、正在打包」為由,敷衍了事。小黃只能通過不停的心理暗示和討好的催促,試圖拿到這四五百雙鞋。

「我一看照片就知道完犢子了」

最早一批交了定金卻沒有如期拿到鞋的客戶開始糾纏小黃。「退錢、賠償,要麼給鞋子」,然而,這三個都是他無法實現的選擇。小黃的客戶紛紛開始要求退錢、賠償。有些極端的客戶甚至在小黃學校的表白牆上貼出小黃的身份證和照片,上面寫著「騙子,黃某某是個大騙子」。當初為了促進交易互留的身份證照片,如今卻成了攻擊的手段。還有人乾脆跑到學校門口來堵人,見人就問「認不認識黃某某,他是個大騙子」,熬了幾天沒見人才肯走。

「當初他們答應得好好的,就是退本金,結果,客戶拿了本金後,又來找我談賠償。我都快被逼瘋了,我要去泰安找小嚴。」2019年6月初,小黃跑到泰安,暗暗發誓一定要「帶鞋」或「帶錢」回去。

通過小嚴朋友圈照片,小黃找了一個小區的照片,他通過強大的朋友圈和人肉搜索,花了兩天,終於找到了圖片中的小區。對於小黃的突然來訪,小嚴不肯見面,還以不信任為由,將小黃拉黑,後來還是通過中間人好說歹說,才重新加了微信。

6月底,是學校期末考試的時間,幾個債主聯合起來到小黃學校里「逮人」,最終押著他去泰安 「要債」。得知小嚴當天乘高鐵從青島回泰安,幾個人在高鐵站一直等到晚上六點才等到了小嚴。然而,找到人並不意味這可以拿到錢。在火車站,他們幾個逼著小嚴簽了一份合同,要求賠償之前的經濟損失。「想要貨,可以,必須把6.5萬的尾款結清,當晚就發貨。」在自己的地盤,小嚴很強勢。小黃提出自提,被對方拒接,幾番爭執後,小黃不得不先給3萬元尾款。

兩天後,50雙鞋發到了武漢,客戶拍圖給小黃看,「我一看照片就知道完犢子了,全是假鞋。」一邊被騙一邊被人追債要賠償,小黃這才報了警。

「像中了百萬大獎一樣」報復性消費

2019年8月18日,小嚴在泰安家中被抓獲,對自己的犯罪行為供認不諱。小嚴父母都是下崗職工,住公租房,每個月300元的租金,沒什麼像樣的家具和家電,家裡有一輛摩托車、兩輛自行車,還有一輛電瓶車,用於小嚴上下班。「這與我們之前對於他的想像相差甚遠。」辦案人員感慨道。

案發時,小嚴還是當地一家中醫院的實習生,每月只有1400元的實習費,如果沒有此事,今年6月,他就大專畢業了。家裡人聽說小嚴涉嫌詐騙一百多萬,更是氣得跺腳。辦案中,檢察官發現,這個原生家庭缺乏溝通,父母為生計打拚,很少關注小嚴的心理狀況。輔導員反映,小嚴不怎麼合群,平時愛吹牛,喜歡跟人借錢,和同學關係不好,2018年在校期間,小嚴曾因患抑鬱症,有過自殺傾向,在當地醫院看過病。到案後,小嚴開始也是謊話連篇,最後在證據面前,不得不承認詐騙的事實。所謂的全球有買手、清關有資源、鞋店有股份、家裡有豪車、被人誆騙才圈小黃的錢,都是子虛烏有。

從小黃那裡拿到貨款後,小嚴徹底放飛自我。買小狗花了一萬、買衣服鞋子三萬、在豪華酒店請同事領導吃飯兩萬、招待朋友積累人脈五萬,全國各地旅遊揮霍無數。期間,他還特意給自己買了兩輛車,一輛價值6000元的電瓶車和一輛十萬元的二手寶馬越野車。汽車從北京拉回山東,光修車就花了六七萬,之後和朋友開車到北京散心,現金不夠花,又把車賣了五萬,在北京繼續瀟洒。「那段時間花錢特別厲害,堪稱災難級消費,就像一個人中了100萬大獎。」回想起那段時間,小嚴至今陶醉其中,「怎麼開心怎麼來吧,反正也不打算還,錢花了人坐牢好了。」

小嚴學醫,卻不知道自己已無藥可救,小黃學農,卻糊裡糊塗被人割了「韭菜」。2019年12月11日,經司法鑑定,小嚴案發時無精神病,具有完全刑事責任能力。12月19日,虎丘區檢察院對其批准逮捕。小黃父母借遍了親朋好友,終於把該還的債還清了,「欠別人那麼多錢,他焦慮得把自己手臂劃得一道一道的,怕他想不開。」看到兒子被逼到自殘,小黃父母心疼不已。

2月28日,虎丘區檢察院對被害人小黃進行司法救助和心理輔導,如今小黃已漸漸走出陰影。「以後再也不會炒鞋了,疫情期間,我在線學習了很多建模和圖像處理軟體。」對於未來,小黃有了更加理性的規劃和認識。他退出了微信里的「沖沖群」,卸載了手機中的那些炒鞋交易APP,徹底與「拆東牆補西牆」的日子做了告別。

2020年3月12日,江蘇省蘇州市虎丘區檢察院以涉嫌詐騙罪對犯罪嫌疑人小嚴提起公訴。


來源:方圓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