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中國的葡萄產業迅速發展,南北兩地家庭式的葡萄種植(5畝左右)越來越受歡迎,這就導致葡萄的價格戰越來越嚴重。尤其這幾年各地葡萄滯銷問題、品質問題以及價格問題備受葡萄專家及協會關注,如何解決當前葡萄產能過剩、價格及品質下降的問題已成為重中之重。數據分析結果顯示,當前葡萄的主要矛盾(即滯銷、價格下降)主要集中在家庭式葡萄園中,大部分的葡萄基地、採摘園、品牌葡萄園依舊火爆異常,價格不降反增。分析原因不外乎產量、品質、消費主張這幾個關鍵詞,而品質又是這幾個關鍵詞里的極為重要的。
葡萄種植現在提倡科學種植、生態種植、健康種植,如何才能做到這一點,今天我想從栽培方式上同大家聊一聊葡萄的科學、生態、健康種植。
以巨峰葡萄為例,隨著消費者的不斷地選擇性消費,現在我們的巨峰葡萄栽培模式總體和分為兩個體系:弱勢栽培體系(自然坐果)及強勢栽培體系(激素保果)。
何為弱勢栽培,簡單來說就是通過控制水肥的使用及合理的剪枝控制葡萄枝條的粗細程度,便於培養葡萄中庸枝,在不使用激素的情況下提高葡萄的坐果率及品質。那麼弱勢栽培有什麼好處呢?
1、不使用或很少使用激素,果品安全健康,綠色環保;2、自然坐果,葡萄顆粒均勻,不易發生生理裂果現象;3、葡萄枝條整體呈中庸狀態,果粒轉色均勻,果刷粗長,果粒不易脫落,耐運輸儲藏;4、口感適中,品質上佳。
據我所知,浙江金華的浦江葡萄種植帶這幾年一直在採取弱勢栽培模式。他們是怎麼管理葡萄園的?葡萄整體收益如何?消費者是怎樣評價的?
「我們這邊的人吃巨峰要吃有籽的,沒籽的不要,說有毒」這是我們走訪葡萄園聽到最多的一句話,所以這邊一般不做任何激素處理,只能通過人工管理控制葡萄的掛果率及膨大。
圖片一:巨峰葡萄棚架傘形避雨栽培
圖片二:果實形態及中庸枝條
園主是從事葡萄種植十多年,對於管理弱勢栽培的巨峰葡萄他是這樣說的。他說:我們這邊都是這種栽培模式,消費者也熟悉了這種葡萄的味道,沒有激素處理的味道,甘甜可口。我在浦江這邊種了20多畝的葡萄,主要以巨峰為主,也有一點金手指、美人指和夏黑,平均一畝地的產量在3500斤左右,上市後價格相對較其他園子價格高,今年別人賣4元,我的要4.5元。對於栽培管理而言,我認為弱勢栽培的葡萄也不難種,最關鍵的是剪枝、摘心、施肥的處理,讓葡萄的枝條儘量朝著中庸枝方向發展(一般在0.4~0.6cm),提高自然坐果率。葡萄園一畝地大概120多棵樹,一般是3*2布局,全年用藥5-6次、施肥2次(不包括基肥)。用藥主要看天氣,一般不清園,花前2~3遍藥、花後2次(主要預防灰霉、白腐);施肥的話第一次施15-15-15的復合肥+菜籽餅(獅馬200斤+菜籽餅50斤),第二次施純鉀肥25斤,施用方式都是沖施。
而對於強勢栽培而言,這是消費者對於葡萄顆粒大、無籽追求的結果,當然也是葡萄種植髮展必然經過的一個過程。
強勢栽培的重點是大肥大水供樹體生長,所以枝條都比較粗壯,必須靠後期的激素保果等手段提高葡萄的坐果率,同時也要通過激素的調節控制葡萄的膨大。現在這種種植模式是大部分區域所實行的,也是一種易於掌握的栽培模式。
枝條比較:枝條粗壯(左:強勢栽培)枝條中庸(右:弱勢栽培)
果實比較:多且密(左:強勢栽培)少而疏(右:弱勢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