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低溫凍害影響,今年柑橘樹勢普遍較差。春梢期正是病蟲為害始發期,也是開始防治、壓低病蟲基數的有利時期。
(1)加強橘園管理
加強春梢抽發期管理,可促使春梢抽發整齊一致,增強樹勢,提高抗病蟲害能力。樹勢較弱的橘園,及時噴施葉面肥和增施有機肥。葉面肥一般噴施0.3%尿素+0.2磷酸二氫鉀混合液。同時結合修剪整形,剪除病蟲枝和枯枝,以促進儘快恢復樹勢。倒春寒對柑橘生長不利,因此早春防寒防凍非常重要。可提前噴霧多肽或海藻酸營養液,使用濃度為750~1000倍液,增強抗寒能力,減少凍害發生。
(2)採取措施壯梢壯花
及時補充氮磷鉀營養元素,合理施肥。通過噴施植物免疫劑,如多肽胺基酸、海藻酸提高樹體抗逆性,促進恢復生長。花期補充硼肥,提高花質和後期坐果率。有些柑橘品種,如沃柑的畸形花分果後期會被淘汰,所以在春梢後期需要加快春梢老熟,為幼果快速轉綠提供保證。
(3)提早預防春季病蟲害
1.防治瘡痂病。春芽1厘米長時噴施第一次藥,謝花2/3時噴第二次。可選藥劑有5%亞胺唑800~1000倍液或10%噁醚唑1500~2000倍液、波爾多液(0.8∶1.6∶100)噴霧。此外,藥劑還有醚菌酯、代森錳鋅等。
瘡痂病危害症狀
2.防治潰瘍病。零星發病的橘園可結合瘡痂病防治,發病較重橘園在春梢抽出不超過5毫米時,噴施0.5:1:100波爾多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20%葉枯靈500~700倍液、3%琥膠肥酸銅500~600倍液噴霧。一般新梢長2~3厘米噴第一次藥,10~15天再噴一次,直至新梢老熟。可選用的其他藥劑還有春雷黴素、氫氧化銅、松脂酸銅、噻菌銅等。
3.防治柑橘木虱。柑橘黃龍病是由柑橘木虱傳播的細菌性病害,防治時要抓住春梢萌芽抽發期。一般3月下旬至4月上旬是第一代若蟲發生為害盛期。防治藥劑可選用聯苯菊酯、噻蟲嗪、高效氟氯菊酯、吡蟲啉、啶蟲脒等。從柑橘春梢萌芽開始至自剪期,需要噴2~3次藥。同時要結合防治橘園附近的木虱寄主植物,如九里香、黃皮、佛手等,減少或切斷木虱傳染源。
4.防治炭疽病。多雨季節炭疽病會進入發病高峰,防治不及時會難以控制。在春梢抽發伸長期噴施防治藥劑,7~10天1次,連續噴施2~3次。可選用咪醯胺、嘧菌酯、代森錳鋅、苯醚甲環唑、甲基托布津、丙酸鋅等藥劑。
5.防治樹脂病。遭受凍害的橘園隨處可見樹脂病的為害症狀,春季要抓緊防治。可用70%托布津50~100倍液或0.5度石硫合劑、56%氧化亞銅500~700倍液噴霧。
6.防治紅、黃蜘蛛。在柑橘開花前有蟲葉率達40%左右、平均每葉有蟲3~5頭時防治;春梢轉綠後,則應在有蟲葉率60%左右、平均每葉有蟲7~10頭時防治。選用的藥劑有40%噠蟎靈乳油3000倍液或20%噠蟎靈4000倍液、20%噠蟎靈3000倍液噴霧防治。需要注意的是紅蜘蛛發生較多的橘園,防治瘡痂病時不要使用波爾多液,以避免刺激紅蜘蛛急劇上升,為害加重。
7.防治薊馬。薊馬防治關係到果實的外觀質量,特別是花皮果的比例。在花蕾露白至含苞待放時和謝花2/3以上時及時防治。防治效果較好的藥劑有15%唑蟲醯胺1000倍液或22.4%螺蟲乙酯2000倍液、25%噻蟲嗪800倍液等。防治柑橘薊馬,用藥時間應在早上8時後,至中午前施藥,效果最佳。如果等到下午4時以後用藥,幼果已受到薊馬為害,起不到防治作用。以上藥劑如果與甲維鹽、毒死蜱或啶蟲脒混合使用,效果更好。
來源:果樹種植新技術
(農林衛視新媒體整理髮布,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cZgTnEBiuFnsJQVX0P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