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
魚不只是祥瑞之物
還是守護之神,鎮宅之寶
古代藥鋪招幌要掛魚
寓意「愈」
古人鑰匙要製成魚
取魚「不瞑目」的習性來辟邪鎮宅
古代房屋山牆「懸魚」
取義「如魚得水」
進而「以水克火」祈盼防火消災
「……聽了阿一旦的話木老爺才知道自己上了當,但他也無話可說,只能把苦水往肚子裡咽。」
叮叮咚咚,乒桌球乓……
「姆姆,貓咪又來吃『魚』了嗎?這次是小黃還是黑黑呢?它們會成功嗎?那明天『大木魚』還會在房頂上嗎?」
「姆姆也不知道呀,不如現在我們趕快睡覺,快點到明天,明早一起去看看『木魚』還在不在怎麼樣?」
「好!姆姆晚安。」
古城木製結構的天花板層里,一到晚上總會有些小野貓搗鼓著鑽進鑽出,就算是再靈敏的動作也總是會惹得木屋頂陣陣作響。那時候家裡的老人會當作哄小孩睡前故事似地說:「因為有「木魚」在房頂上,小貓們這是跳著在比賽捉魚呢。」直到慢慢長大,才知道這「大木魚」也有個動人的名字:懸魚。
懸魚,又叫垂魚,因初為魚形又懸垂於博風板下而得名。可以說懸魚是納西傳統民居里最常見的一個構件,獨具一格的色彩和造型也成為分辨納西民居的獨特標誌符號。
懸魚作為納西傳統建築裝飾的代表之一,同樣不是單純的為美而來,它有著自身的實用性。雨水季節,垂魚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飄雨對木結構的傷害,引水不會滴流到木建築上,起到防水、防止木結構受損的作用。
「圖必有意,意必吉祥」可以說是中國傳統裝飾的一大特色,其中魚的裝飾形象又最為常見,懸魚同樣如此。雙魚圖案的懸魚有著「雙魚喜慶」、年年有餘的祈吉文化;魚在建築上多有象徵配偶、情侶、繁殖的意義,因此,懸魚又蘊含著祈求人丁興旺、多子多福、家族昌盛的祈喜文化;鯉魚,「鯉」通「利」,所以懸魚還有著財源茂盛、農業豐收、官運亨通等祈財含義;麗江民居主要以木質結構建築為主,根據五行相生相剋的學說:水克火,火克木,魚又為水中之物,所以建築上的懸魚還有為了避免民居受火燒之災的含義。
在麗江,懸魚除了有一定的功能性、寓意性作用外,更是作為一種獨特的民族文脈符號流傳。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曾說道:「 一個東方老國的城市,在建築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藝術特性,在文化表現及觀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在快速的城鎮化進程中,傳承與創新是保留一個城市特色的關鍵。
慶幸也幸好,在麗江,懸魚文化被較好地保留了下來。小編老得成為了姆姆時,希望也能在被窩裡和小一輩們講起「小貓和大木魚」的睡前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