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高級指揮官蘇萊曼尼遭美軍斬首魂斷伊拉克,令伊朗舉國震怒。1月8日,伊斯蘭革命衛隊向駐伊美軍基地發射數十枚飛彈,以示進行報復。隨後伊朗公布了飛彈打擊結果,宣稱擊斃80人並摧毀了大量飛機,而五角大樓卻堅稱只有一架飛機損毀並無人員傷亡,但仍將會對伊朗的襲擊作出回應。那麼,這次飛彈襲擊究竟有沒有造成美軍傷亡呢?
自美國單方面退出核協議重啟對伊制裁後,美伊兩國不僅在國際舞台上上演一幕幕「口水戰」,而且還將報復落在了實處。2019年6月,伊朗還擊落了美國「全球鷹」無人偵察機,美國隨即向中東地區調兵遣將。但白宮宣稱在得知飛彈打擊會死很多人,所以在最後一刻取消了軍事打擊行動。其實,這在很大程度上暴露了美國虛張聲勢,不敢對伊動武。也正是通過那次激烈交鋒,伊朗看清了美國缺乏對伊動武的戰略決心和軍事準備,所以這次伊朗才敢對美國進行報復。
當然,伊朗對報復行動後果也進行了精確的戰略判斷。儘管伊朗已經成為中東地區的軍事強國,但也只能算是區域強國,若與超級軍事強國全面開戰,無論是在奪取制空權,還是在控制海權上,美國都有壓倒性優勢。此外,若美伊爆發全面戰爭,裝備精良,作戰經驗豐富的以色列軍團必定會捲入其中。而沙特、阿聯等海灣國家也註定不會「隔岸觀火」,屆時孤軍奮戰的伊朗將面臨多國的全面軍事打擊,其結果是可想而知的。所以,伊朗必須要控制報復的規模和打擊力度。
值得一提的是,在採取報復行動前,伊朗召開了一次國家安全會議,《紐約時報》很快就報道稱,這次會議哈梅內伊強調,報復行動將由伊朗軍方親自主持,是以對等的方式進行報復。這相當於將伊朗軍事行動的某些態度和信息傳遞給了美國。而在發起飛彈攻擊前,伊朗還提前通知了伊拉克。此舉有兩層意思,一方面表現出對伊拉克主權的尊重並保證伊拉克安全部隊的安全;另一方面也等於是變相通知了駐伊美軍提前做好防禦準備。所以,我們看到美國並未對來襲飛彈進行攔截,這等於是也給伊朗一個面子,畢竟這次衝突是由美軍挑起的。這樣一來,外界既能看到伊朗的軍事實力,也給雙方留下足夠的迴旋空間。飛彈襲擊後,伊朗外長迅速就宣布,報復行動結束,不尋求事態升級或戰爭。
而正是這樣準確的戰略判斷和周密的安排部署,使得伊朗的飛彈打擊既沒有突破美國的紅線,也滿足了國內高漲的復仇呼聲。所以,這次襲擊並有真正造成美方人員的傷亡可能是真的。但是,暫且不論伊朗的襲擊是否造成人員傷亡,僅說當今世界敢公開使用飛彈打擊美軍的國家實在很難找出第二家,這讓華盛頓十分難堪。因此,美國也採取行動了。據悉,白宮已經宣布,立即追加更嚴厲的經濟制裁,並命令駐中東美軍採取行動加強警戒,直到德黑蘭「改弦更張」。這對於飽受制裁之苦的伊朗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俄羅斯媒體評論稱,多行不義必自斃,美國如果繼續這樣採取法外行動,它所遇到的打擊將越來越多。有消息稱,昨天駐伊美軍基地再次遭到火箭彈襲擊。所以,仍然不能排除小規模衝突激化為全面戰爭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