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嬰兒睡眠,這7個問題值得家長注意

2019-11-15     醫學界兒科頻道

睡眠事小,安全事大,每一個細節都應該被謹慎地考慮到!

從寶寶出生的那一天起,關於嬰兒睡眠的各種問題就困擾著父母們:

該不該和寶寶分床睡?

該給寶寶睡什麼樣的床?

什麼時候該分房睡?

寶寶怎麼睡才安全?

……

其實不止父母關心,各界對嬰兒睡眠的問題也一直爭論不休。本文主要參考了美國兒科學會目前最新的睡眠指南,以及母嬰睡眠行為研究室發布的指南,就父母們最關心的幾個嬰兒睡眠問題,梳理一下各方觀點,希望能幫助大家判斷。

1 該不該同床睡?

支持派

許多媽媽覺得和初生寶寶睡在一起更方便。當寶寶餓了、醒了或發出其它信號,媽媽能第一時間發現和做出反應。而且對於剖宮產術後恢復期、採用躺臥姿勢哺乳的媽媽,這樣做不用吭哧吭哧地把寶寶抱來挪去,對於節省體力很有必要。

美國聖母大學的母嬰睡眠行為研究室也認為,母嬰合睡是古老有效的睡眠方式,在很多東亞國家仍在流行,它有著深厚的文化背景,也被人們普遍接受。

反對派

雖然母嬰合睡看起來好處多多,但很多專家對此卻持反對意見。

統計數據表明,美國每年約有3500例嬰兒睡眠相關的死亡病例,包括嬰兒猝死綜合徵,以及在床上發生的意外機械窒息事件。當嬰兒與家長睡在不同的床面時,嬰兒猝死風險能降低50%,因為被捂蓋、纏繞、勒住導致的死亡事件也隨之減少。

即使是目前支持同床睡眠的母嬰睡眠行為研究室,對於母嬰同床也列舉了諸多前提條件,以保證嬰兒的睡眠安全,比如:

  • 採用母乳喂養的嬰兒;

  • 嬰兒採取仰臥位睡姿;

  • 使用堅實不軟塌的床墊;

  • 床面上靠近嬰兒的地方不能放枕頭、毛絨玩具;

  • 床面上或床面與床架之間不能有任何縫隙;

  • 不可以在沙發或靠椅上睡覺,禁止使用類似懶人座椅材質的床墊;

  • 睡覺時父母的長髮需要紮起來;

  • 不推薦體型肥胖的父母與嬰兒同床睡眠;

  • 不推薦正在服用藥品如鎮靜藥物、有酒精或藥物依賴,或者很難從睡眠中覺醒的父母與嬰兒同床睡眠;

  • 不推薦有吸煙習慣的父母與嬰兒同床睡眠;

  • 不推薦未成年的兄弟姐妹與嬰兒同床睡眠;

  • 當嬰兒採用配方奶喂養時,請不要與嬰兒同床睡眠。

基於安全考慮,我們建議1歲以內,至少6月齡以內寶寶,與大人各自睡在一張床上

所以產前還是很有必要買一張嬰兒床,而且寶寶出生後,請不要讓床在角落接灰,或者變成置物架……

2 可否使用靠在成人床邊的嬰兒床?

也許有的媽媽覺得:分床睡不方便哺乳和照顧寶寶,那麼可以使用那種能靠在成人床邊的嬰兒床嗎?

這種嬰兒床靠近成人睡床的一側通常有圍擋,床面通常低於家長的床面,這樣寶寶仍可以保證是睡在單獨的床墊上。在美國,市面上將這類床稱為bedside sleeper。

這類產品看上去蠻美好的,目前也有行業安全規範和標準,但在進一步的安全性相關研究結論得出前,建議謹慎選擇

另外,還有一些嬰兒床可以放在父母床面上(in-bed sleeper),因為目前還缺乏相應的行業安全規範和標準,不推薦使用。

3 什麼時候分房睡合適?

雖然我們推薦寶寶單獨睡在嬰兒床上,但並不建議小月齡寶寶單獨睡一個房間

雖然有研究認為,在4~9月齡實現分房睡眠的寶寶,睡眠質量更高,但是目前學界的共識是:小月齡寶寶尤其6月齡以內的寶寶,最好和父母同睡在一個房間。情況允許的話,可以延長至1歲。

因此,何時採取分房睡眠,建議父母和兒科醫生商議確定。

4 什麼樣的嬰兒床才是安全的?

圖片來源:http://www.canmonroe.com/safe-sleep.html(文字經編譯處理)

床墊:小嬰兒應該睡在堅實偏硬的床墊上。

床褥:覆蓋在床墊上面起到緩衝作用的墊子,是不推薦使用的;枕頭、墊子、玩具等可移動的物品,都是不推薦用在1歲以下寶寶的床面上的。

床圍:不推薦給1歲以下的寶寶用可移動的床圍,因為有嬰兒卡在縫隙里造成窒息死亡的事件被報道;防撞的床圍也有悶憋、束縛等風險;而且,以目前嬰兒床的欄杆間距,並不會使寶寶頭部被欄杆夾住,所以也沒有用床圍的必要。

周邊布置:床附近不要有諸如窗繩、活動的晾衣繩等物品,以防止出現纏繞、勒住的事件。

5 毯子、被子、睡袋,哪種更適合小嬰兒?

答案是睡袋。

寶寶睡覺的時候,毯子、被子會隨著睡眠姿勢移動,如果不小心覆蓋住了頭部,很可能堵塞住寶寶的嘴巴、鼻子,增加窒息的風險。

因此,對於小嬰兒,使用睡袋睡覺是更合適的。對於3個月以上的寶寶,注意不要使用那種把手束縛住的睡袋。關於睡袋的薄厚,我們可以參照大人的睡眠穿著和被子厚度。一般來說,寶寶的睡袋厚度至少要比成人睡眠時的穿著薄一層。

6 可以讓寶寶睡在沙發、推車等上面嗎?

如果讓寶寶待在汽車座椅、嬰兒推車、嬰兒提籃等處,切記一定要有家長近距離看護。如果你發現寶寶在上面睡著了,最好是能把他抱出來,放到床面上。

有些家長會在喂奶時睡著,這種情況如果發生在沙發或扶手椅上,要比發生在床上的危險大很多。所以,如果要是在沙發或扶手椅上喂奶,一定要特別保持清醒和警覺。小嬰兒也不應該睡在沙發或扶手椅上。

7 什麼樣的睡姿是最安全的?

考慮到嬰兒猝死綜合徵的風險,對於大部分1歲以內的寶寶,以仰臥位睡覺是比較安全的。

小寶寶採取仰臥位睡眠時,正常的氣道解剖結構可以防止反流誤吸的情況發生。

但是在下列情況下,仰臥位反流的風險會增高,因此醫生評估後可能會建議採取俯臥位的睡姿:

  • 患有上氣道畸形,如III、IV型喉裂的小嬰兒;

  • 採用經鼻或經口胃管喂養方式的小嬰兒。

同足月兒一樣,早產寶寶在生後也建議採取仰臥位的睡姿。

睡眠事小,安全事大。每一個細節都應該被謹慎地考慮到,這不是小題大做,哪怕發生危險或不良後果的幾率再低,我們也要防患於未然。畢竟,寶寶沒有能力保護自己,對他們的健康和安全負責,對於父母來說,是一項容不得疏忽的工作。

如果您對孩子的睡眠安全有任何擔心,請與兒科醫生溝通,針對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環境,醫生會評估並提出個體化、合理的睡眠建議

資料來源:

1. SIDS and Other Sleep-Related Infant Deaths: Updated 2016

Recommendations for a Safe Infant Sleeping Environment.

https://pediatrics.aappublications.org/content/138/5/e20162938

2. Keene Woods N. "Same Room, Safe Place". J Prim Care Community Health. 2017;8(2):94–96. doi:10.1177/2150131916670067

3.https://pediatrics.aappublications.org/content/140/1/e20170122

4.https://www.federalregister.gov/documents/2014/01/15/2014-00597/safety-standard-for-bedside-sleepers

5.https://cosleeping.nd.edu/safe-co-sleeping-guidelines/

6.SIDS and Other Sleep-Related Infant Deaths:Updated 2016 Recommendations for a Safe Infant Sleeping Environment.

https://pediatrics.aappublications.org/content/138/5/e20162938

本文首發:卓正診所Distinct Clinic

本文作者:卓正兒科 李艷華

責任編輯:李小榮

版權申明

本文轉載 歡迎轉發朋友圈

- End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a5bcG4BMH2_cNUgRO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