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最優營商環境市區縣系列報道50】
江蘇淮安:
成立淮安市委營商環境優化辦公室,通過縱深推進「放管服」改革,瞄準企業發展的「堵點」和「痛點」,持續推進體制機制創新。
河北邢台:
不斷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提升行政審批效率和服務質量,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讓創新創業的生態更優,讓難事不難。
廣西桂林:
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為重點,撬動各方面各領域改革,破除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制度障礙,加快建設服務型政府,營造有利於企業家幹事創業的最佳政務環境。
優化營商環境是增強市場活力、穩定社會預期、應對經濟下行壓力、促進發展和就業的有效舉措。當前,全國各地正在以更大力度、更加精準、更為務實的舉措,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未來,通過持續堅持市場主體導向,出實招求實效,我國的營商環境必將得到進一步優化。
江蘇淮安:搭建政府與企業間的溝通互動平台
截至今年7月底,江蘇省淮安市220個重大項目累計完成投資654.75億元,占年度投資計劃的55.83%,這一不斷增長的數字背後,是淮安市瞄準企業發展的「堵點」和「痛點」,持續推進體制機制創新的不懈努力。
福滿堂門業有限公司是一家成長型中小企業,不久前,該企業990萬元的銀行貸款到期,需還款後重新續貸。「貸款還不上,資金鍊就會斷,但一下子拿出這麼多錢壓力很大。」在淮安市淮安區每月一次的銀企對接會上,總經理姜長友道出當前窘境。第二天,淮安區中小企業應急資金管理辦公室的工作人員找到他,告之由區轉貸資金出資500萬元幫助轉貸,不僅幫姜長友緩解了一半的資金壓力,且轉貸資金利率低,比使用外面資金節省了將近8萬元利息。
今年1月25日,淮安市委營商環境優化辦公室掛牌成立,成為江蘇省唯一專門負責營商環境的工作機構,通過縱深推進「放管服」改革,持續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全力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為企業辦事創業提供更多便利。
除此之外,淮安市還陸續出台了《2019年度優化營商環境工作要點》、《淮安市「不見面審批(服務)」改革實施方案》等一系列切實可行的行動方案及實施細則,高標準持續深化營商環境對標改革,紮實推進政務服務體系建設,著力推動市場監管機制創新,逐步深化「不見面審批(服務)」改革,高標準持續深化營商環境對標改革,紮實推進政務服務體系建設,進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不斷提升企業和群眾的獲得感,推動淮安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
值得一提的是,淮安市還開展了「101%服務流動紅旗」優質服務競賽活動,113家市直單位和44家服務部門積極落實定向服務、定期聯絡、清單服務制度,通過平台為全市345個「三重」項目提供行政審批職能以外的涉企服務;建立「機關服務雲」,彙集服務「資源池」,打造政務服務「網上商城」,企業在線按需點單,政府部門及時服務,利用平台在線為企業提供像「網購」一樣的政務服務。上半年各單位共走訪企業和項目主體1600餘次,解決各類問題困難1628件;共有68家單位通過平台為企業提供消防技術指導、公交定製包車、「蘇微貸」融資、法潤民企、農業技術服務等165項品牌服務。搭建政府與企業之間的溝通和互動平台,提升了服務效能,企業與群眾獲得感明顯提升。
河北邢台:構建親清政商關係,全面提升服務溫度
一個地方的競爭力取決於其營商環境,而營商環境在很大程度上體現為行政效率。近年來,河北省邢台市不斷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提升行政審批效率和服務質量,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使企業家們感受到親商、安商、富商的邢台溫度和邢台態度。
7月19日,橋西童泰孕嬰用品店老闆張見強遇上一件省心事兒:周末搞促銷活動,慶典設施擺放需報批,他沒跟負責審批的人見面,就拿到了相關手續。
「沒往審批部門跑過一趟,網上申報網上辦理,當天就辦好了。」張見強感慨地說:「以前一個手續最少3天才能辦下來,現在半天就辦理完了,真是方便又快捷。」
據了解,近兩年來,邢台市探索深化公共資源交易「全不見面」改革。按照「應進必進」項目全程留痕、全程可追溯、全程電子化,進一步完善場地硬體設施,加快全流程電子交易系統的應用,強化數字證書和電子簽章應用。積極推行「數字證書登錄」身份認證,全省統一註冊,統一使用數字證書登錄、在線電子簽章、加密、解密等功能。持續推進公共資源交易領域全面「電子化」「不見面」各項改革措施落地,有步驟推行電子投標保函,進一步降低企業投標成本,有效減少招投標過程的人為干擾,提高交易效率、質量和效益。截至7月底,市級平台共完成進場交易項目845個,成交金額65.62億元,實現增收節支3.27億元,其中使用全流程電子交易系統項目825個,應用率達到97.6%。
「行政審批工作是招商引資的重要環節,是推動全市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的引擎,我們必須從企業最期待的地方做起,從群眾最不滿意的地方改起,打造服務功能更完善、快捷便利的綜合效能窗口,讓企業發展和政府效能一起再提速!」邢台市行政審批局局長呂瑞峰說。
除此之外,邢台市縣行政審批局上下一體,實施了「市縣審批代辦制」「無休日預約服務」等新模式,採取「上門指導、提前介入、精準服務」的方式,對125戶企業建立服務台帳,選取31家有上市意向的企業作為重點幫扶對象,真正打造「永不打烊的政府服務窗口」。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邢台市縣行政審批局累計預約辦理各類行政審批事項1000餘件,服務企業群眾諮詢近2萬人次。
「我們的難題與科技創新平台上的專家一對接,難題迎刃而解。」不久前,剛在邢台市行政審批局尋求幫助的邢台納科諾爾極片軋制設備有限公司負責人付建新頗為感慨,「通過行政審批局搭建的審批服務平台、科技創新平台和企業服務日常管理平台等多種方式的服務,不僅全面優化營商環境,打造服務發展新高地,而且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讓創新創業的生態更優,讓難事不難。」
廣西桂林:政策「大禮包」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眼下的區域競爭就是營商環境的競爭,是制度環境和制度供給的競爭。只有最大限度釋放改革紅利,才能推動營商環境不斷優化。為此,桂林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為重點撬動各方面各領域改革,破除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制度障礙,加快建設服務型政府,營造有利於企業家幹事創業的最佳政務環境。
廣西紹海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企業代表何春雨拿到執照時高興地說道,原來是16個工作日,現在縮短(到)3個工作日,可以同時拿到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證了,效率蠻高的。
「以後,群眾到政府部門辦事,』最多跑一次』將是常態,『跑多次』則是例外。」桂林市政務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說。
從企業最渴望解決、最難辦的事情上突破,桂林倒逼各級各部門減權、放權、治權,全力破解一窗受理、網上辦理、「數據孤島」等難點,基本實現企業辦事「最多跑一次」。目前,桂林市本級「最多跑一次」依申請權力事項和公共服務事項已達1207項,占所有依申請權力事項和公共服務事項的99.42%。縣級「最多跑一次」比例94.33%,鄉鎮「最多跑一次」比例95.78%。
同時,桂林市各部委聯動運用網際網路思維,探索「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推進政務服務「網上辦事」。桂林市發改委對《政府核准的投資項目目錄》以外的企業投資境內項目備案提供「網上申請、網上辦結」服務;住建委在商品房預售及合同備案、二手房屋交易網簽及合同備案提供24小時「不打烊」網上政務服務;車管所推出「5+2」「雙休日不打烊」服務;食藥監局100%的事項實行網上申報、現場遞交材料,經核實後,當場發證……
此外,桂林市還連續多年實施「重中之重項目建設制度」。每個重中之重項目均由一名市領導負責聯繫、跟蹤推進,市四家班子每月開一次聯席會,集中「會診」重點項目事宜。建立桂林市招商引資重點項目督查督辦制度,加大幫助企業解決問題的力度;建立桂林市外來投資投訴平台,切實維護外來投資企業和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這些制度和措施,疏通了項目推進中的「腸梗阻」,改善了桂林市的營商環境,萬達、華潤、海航、中電科、香港招商局集團等40多家世界500強、國內500強企業紛紛進駐。
《中國企業報》匠心推出:《中國營商環境融媒體周刊》,每周一期,適合地方政府、園區管委會、企業、投資機構等單位訂閱。歡迎電話、郵件或微信諮詢。
《中國企業報》是由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主管主辦,以企業和企業家為報道對象的中央級媒體,是國務院國資委系統最重要的新聞信息平台,是服務地方經濟、產業園區招商、特色小鎮建設和企業經營發展服務的專業型智庫型融媒體。
《中國營商環境融媒體周刊》是《中國企業報》旗下的電子出版物,由《中國企業報》專業團隊編輯出版,通過對國內外營商環境信息的全面搜索和長期跟蹤,對營商環境信息分門別類提煉匯總,為政府部門、企業和機構提供「最新、最重要、最全面、最有價值」的營商環境動態信息。《中國營商環境融媒體周刊》適合地方政府、園區管委會、企業、投資機構等單位訂閱。
《中國營商環境融媒體周刊》的內容分為【調研】【政策】【訪談】【案列】四大板塊,內容廣泛、信息豐富、具有深度。
《調研》欄目,即時呈現由《中國企業報》集團組織的34個調研組在全國100個地市、近1000個縣區和園區採訪調研和產業服務的最新成果;
《政策》欄目,分為宏觀政策和地方政策。宏觀政策層面,邀請政府部門相關負責人,深入解讀國家各部委發布的有關優化企業營商環境的政策。地方政策層面,及時梳理全國各省、市、區以及園區有關營商環境的相關政策信息,並根據用戶需求,再細分為投資環境、發展環境、人才環境、政務環境、環保環境和法治環境等多個專題,實行定製化服務;
《訪談》欄目,地市、司局級以上領導和知名專家關於營商環境的講話、演講和訪談;
《案例》欄目,以園區招商、小鎮建設為切入點,及時報道各地優化企業營商環境的成功經驗,包括政府服務、管理、人才、稅收等方面。
周刊不僅提供PDF文件,還將為訂戶提供豐富的音頻、視頻形式的內容。
《中國營商環境融媒體周刊》每年訂閱價格9800元(自訂閱日起,一整年。比如今年7月2日-明年7月1日)。每周一期,全年約50期,每期約100頁(A4),以PDF形式發送給單位郵箱或指定微信。
提供在周刊中添加單位定製名稱和LOGO的服務,適合以單位名義直接快印成紙質版分發至各科室,也可通過手機閱讀。
—— —— 訂戶權益 —— ——
融媒體周刊一經訂閱,訂閱單位即享有如下權益:
1、贈送同期《中國企業報》紙質版一份。
2、融媒體周刊不定期免費刊登訂閱單位介紹及企業動態信息。
3、訂閱單位可不定期向融媒體周刊供稿,周刊編輯部根據稿件質量擇優刊登,並選擇優秀稿件在《中國企業報》全媒體進行刊發報道。以上稿件一經採用,按相應標準給予稿酬。
4、訂閱單位有權免費參加由《中國企業報》舉辦的各種沙龍、論壇等會議活動,並優先推薦參與《中國企業報》舉辦的各種評選及榜單發布。
5、訂閱單位在《中國企業報》上發布廣告,享有優惠政策。
訂閱熱線:13683180392
聯繫人:康女士,耿女士
【匯款信息】
單位名稱:《中國企業報》股份有限公司
開戶銀行:華夏銀行北京車公莊支行
單位帳號:10282000000248270
融媒體周刊訂閱
本文系《中國企業報》綜合報道。編輯:米果。
本平台尊重文章原作者的辛勤勞動和原著版權,如您對我們的文章存在異議,歡迎後台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回復處理。
在這個時代,我們以傳播信息、分享知識為已任。
微信關注中國企業報公號:zgqybnews,關於財經你想知道的這都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a16F28BMH2_cNUgYUq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