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知乎上看到一個非常熱門的問題:「家長該不該把自己家財政真正情況告訴孩子?」,有一個叫「空山新雨後」的回答讓我很觸動。
這個家住小縣城的姑娘,因為家裡一直給她一種很窮的感覺,讓她整個小學都很自卑,甚至一度被同學孤立。
初中的時候,媽媽把不用了的很舊的手機給她用,因為實在太舊了,跟其他同學的手機差別很大,她就說了一句類似不太拿得出手的話。這句話讓她遭受了爸爸狠狠的批評,說她有攀比心理。
自那時起,她覺得自己是一個一無是處的壞孩子,一直被自卑、怯懦、負罪感以及羞愧包圍著。以至於等到她青春期發育的時候,都不敢跟家裡要錢買文胸,胸部因為長期的擠壓都變形了。
在小姑娘腳踩一雙60多塊的鞋,沒錢買文胸的時候,她爸爸其實已經偶爾月入過萬,而媽媽也穿上了超過一千塊一雙的鞋了。
雖說已是2019年,但錢對於很多家庭來說依然是一個非常敏感的話題,家長因為擔心孩子亂花錢所以並不願意跟孩子談家裡的收入情況,有的還刻意隱瞞或者是「裝窮」。
這種刻意隱瞞確實讓孩子不敢花錢了,因為他們早早就背負了過重的負罪感,這種負罪感讓他們變得自卑、怯懦、不合群,即便等到他們成年有能力賺錢的時候,這些影響依然在心底里紮根。
一個家庭的經濟狀況關係到每個人,家裡的人包括孩子在內,都應該有知情權,與其擔心孩子亂花錢而刻意隱瞞,不如幫助孩子從小建立起正確的金錢觀。
和孩子真實地討論錢
之前看過一個針對小學生的街頭採訪,主要是問他們:覺得多少錢算有錢以及爸爸一個月掙多少錢。
一個小學生的回答讓人啼笑皆非,他說一個人有一千多萬就算有錢,但被問到爸爸一個月掙多少錢的時候,他脫口而出:「幾千萬......」
從這樣一個採訪可以看出,這些即便已經上了小學的00後們也幾乎沒有任何有關金錢的概念,更不理解錢的價值。
很多家長擔心過早跟孩子談錢,容易讓孩子變得虛榮,學會攀比。但一個接著一個「孩子拿錢充值遊戲」的新聞告訴我們,跟孩子談錢,越早越好。所以,如果有一天孩子突然問你:「媽媽,我們家有錢嗎?」,請真實地跟孩子討論。
所謂真實,就是把家裡的真實情況坦誠地告訴孩子,並不需要告訴孩子具體的收入數額,給孩子一個大概的範圍,讓孩子了解自己的家境。
不管經濟條件好壞,孩子問起了,說明他關心這個問題,而讓孩子清楚這一現實,也有利於孩子消費觀的建立。
讓孩子明白金錢來之不易
總是跟孩子強調「錢是媽媽通過辛苦的工作換來的」、「金錢來之不易」,孩子是很難理解的。有條件的話,不妨帶孩子去自己工作的地方參觀一下,讓他了解自己工作的環境,體驗一下工作的過程。
如果能夠讓孩子親身經歷體驗一次賺錢的不容易,那是再好不過得了。
一位泰國媽媽,因為5歲的兒子突然不願意去上學,便決定帶孩子去揀瓶子賺錢。
炎熱的天氣下,小男孩很快就堅持不住了,最終撿了兩公斤的塑料瓶,賺到了4泰銖。
累得快走不動的小男孩向媽媽提議坐公交車回家,媽媽說:「坐公交車兩個人要10泰銖,但是我們只賺了2泰銖。」
無奈,小男孩只好堅持走回去。
回去的路上,又渴又累的小男孩又提出了想要吃一根雪糕,媽媽又說:「一根雪糕3泰銖,你的夠嗎?」
一天下來,筋疲力盡的小男孩對媽媽說:「媽媽,我想上學。」
讓孩子明白金錢是需要通過勞動換取的,知道金錢來之不易,他們才學會珍惜金錢,學會尊重父母和他人的勞動成果。
教會孩子合理使用金錢
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是金錢教育的重點之一。
我們可以從孩子的零花錢入手,根據孩子以往的花銷,跟孩子一起商定一個固定的零花錢數額。引導孩子列出自己的預算清單,並根據「必要」和「不必要」進行分類和排序,讓孩子明白如果超出預算,就可能有一部分的東西得不到滿足。
在引導孩子列出清單,將錢交到他手上之後,就暫時不要插手。但如果孩子很快就將錢花完了,我們要遵守一個原則:不到固定的零花錢時間,不能再給。不插手是對孩子的信任,而不再給是讓孩子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此外,我們也可以把家裡一個月的開支進行量化,並做出家庭預算,讓孩子參與到預算的制定當中,這樣他們就會清楚,家裡的每一項開支都必須在固定範圍之內。
給孩子創造掙錢的機會
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剛上小學的女孩,有一天跟爸爸媽媽去逛街的時候,看到一個賣報紙的老爺爺,爸爸就拿出5塊錢讓女孩買了10份報紙。
女孩買回來後,爸爸就跟她商量,讓她按原價把報紙賣出去,看看需要花多長時間。
在爸爸的幫助下,女孩費了好大的勁兒終於把報紙全部賣掉了。然後爸爸又讓女孩去詢問老爺爺一份報紙可以掙多少錢。爺爺告訴她,一份報紙只能掙幾分錢。
女孩算了一下,終於是自己費了這麼多的功夫,最後才掙了幾毛錢。想到這,她就對爸爸說:「爸爸,你們掙錢太不容易了,以後我不會亂花錢了。」
有意識地給孩子創造一些掙錢的機會,不僅能讓孩子體會到掙錢的辛苦,更能鍛鍊他的社交和膽量。當然,一切都要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進行。
功夫媽咪說:
孩子知道家裡的收入情況跟孩子亂花錢是沒有必然的聯繫的,前者是信息問題,而後者則是我們的教育問題。
不要帶著負面情緒去看待孩子跟金錢的關係,好好地跟孩子聊一下家裡的收入情況,讓孩子知道錢對一個家庭的重要性,教會他正確認識錢和人生的關係,這是為人父母的一堂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