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社區紀委「監督難」問題,橫崗街道全面推行「社區紀委135管理模式」

2019-11-29     掌上龍崗

在橫崗街道有一種基層治理模式,能夠破解社區紀委「監督難」的問題,能夠讓社區黨風廉政建設從「無抓手」到「有抓手」轉變,監督責任從「無圖紙」到「有圖紙」轉變,紀律作風從「松而散」到「嚴而緊」轉變……社區居民說起該模式也讚不絕口,一樁樁、一件件矛盾糾紛順利化解,一個個發生在身邊的痛點、難點問題被逐一解決,在「家門口」就能切實感受到社區紀委監督職能充分發揮後帶來的實際成效。

這種基層治理模式就是「社區紀委135管理模式」,即「一查」「三管」「五規範」(「一查」:查「三會一課」;「三管」:管好人、財、物;「五規範」:規範「兩個責任清單」,規範明察暗訪制度,規範談話提醒制度,規範學習制度,規範宣傳教育制度)。目前該模式已在橫崗街道9個社區全面推行。

社區紀委幹部主動深入群眾排查「吃拿卡要」等違紀線索。

以問題為導向探索監督新路子 量化工作標準實現監察全覆蓋

早在2014年,龍崗區111個社區全部成立了社區紀委,然而社區紀委的監督職能卻一直沒有充分發揮出來,社區紀委工作人員身兼數職導致業務不熟、工作缺乏針對性和實效性、工作機制不健全等問題仍然存在。居民遇到信訪投訴問題一般不會首先反映給社區紀委,而是直接向上級投訴,社區紀委的地位比較尷尬。

面對這樣的局面,橫崗街道選取松柏社區、橫崗社區作為試點,推行「社區紀委135管理模式」,探索如何發揮社區紀委監督作用,打通全面從嚴治黨「最後一公里」。

據悉,該模式主要圍繞社區紀委日常監督對象範圍、制度流程、方式方法、社區紀委工作職責、目標、任務、要求等內容,建立可定性定量並考核的各項工作指標或標準。具體到如何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如何全面開展談話提醒工作等等,在「社區紀委135管理模式」的菜單式清單里都一一明確。社區紀委日常要監督檢查哪些事項,間隔多長時間檢查一次,有哪些具體要求等等,全部一目了然。

漸漸地,社區黨員幹部的黨性意識不斷強化,改進作風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不斷增強,社區黨委及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得到有效體現。

例如松柏社區通過加強黨員走訪,積極發動黨員參加社區「三會一課」活動,對行動不便、身體欠安的老黨員進行「送學上門」、「送關愛上門」,「三會一課」出勤率明顯提高,黨員紀律意識明顯增強。同時通過常態化開展明察暗訪,約談市容巡查員、消防安全員、安全巡查員等重點領域人員等方式全面抓好廉政教育,對行使公權力的人員實現監察全覆蓋。

橫崗社區根據農城化社區特點,加強了對「四個平台」建設的監督,如健全和完善了《居民小組班子及財務人員出入境報備制度》,要求各居民小組班子及財務人員在出境前填寫出境備案表,向社區紀委進行報備,在返回深圳後向社區紀委報告,有效加強了對居民小組班子及財務人員的監管。自試行以來,已有54人次到社區紀委報備,2019年橫崗社區無一人違規出入境,監督成效明顯。

從群眾「痛點」找准監督「著力點」 用實際成效收穫一片讚譽聲

「陳老闆,你好,我們是社區紀委工作人員,請問你對社區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還滿意嗎?是否有工作人員向你索要好處?或者有其他吃拿卡要的行為?」在橫崗街道榮恆銀信廣場的一間商鋪內,兩名佩戴工作牌的社區紀委工作人員向門店老闆了解情況。自從橫崗街道推廣「社區紀委135管理模式」後,在橫崗街道各社區的一些商家門口,經常可以聽到這樣的對話。

「以前居民經常到區里、市裡投訴的事情,不少是因為溝通不當、釋疑解惑不到位等誤會引起的。」橫崗街道紀工委書記吳至明說,該街道推行「社區紀委135管理模式」後,各社區黨委書記、紀委書記和紀委委員經常亮明身份,主動深入群眾,對轄區企業、重點場所、沿街門店等進行走訪,排查「吃拿卡要」等違紀線索,持續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抓好各類矛盾糾紛的排查調處等。比如紅棉社區黨委書記張維傑,他常常帶領社區紀委工作人員走出科室,沉到居民群眾身邊,與居民零距離接觸,積極主動「自找問題」,為居民群眾解憂,把矛盾化解在基層。今年,張維傑在走訪時有社區居民投訴稱其居住的小區周邊雜草叢生,垃圾堆積如山,且社區工作人員應對不及時。張維傑立即帶領社區紀委工作人員到現場走訪群眾,仔細了解事實經過。針對工作人員態度問題,社區紀委書記立刻對該名工作人員進行談話提醒,要求工作人員不僅要遵守工作紀律,在外開展工作時,還要注重與居民溝通的方式方法,嚴禁吃拿卡要,樹立為民服務的良好形象。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群眾關心什麼,痛點是什麼,社區紀委就監察什麼,推行整改什麼,做到敢監督不缺位、真監督不迴避,善監督不盲目,以鐵的紀律保證黨的各項惠民政策真正落地生根、惠及人民。」吳至明如是說。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橫崗街道「社區紀委135管理模式」推行以來,社區黨員幹部紀律嚴明、作風提升、為民服務意識顯著增強,居民群眾全都看在眼裡,記在心上,黨員幹部們也憑藉實幹實績贏得轄區居民的信認與讚譽。

聲音

試行「社區紀委135管理模式」,是積極探索區紀委監委監察工作向社區延伸的一種創新舉措。目前試點社區都認為該模式是推動社區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有效落實的「小鬧鐘」,是落實社區黨風廉政建設監督責任重要抓手的「作戰圖」,是促進社區紀律嚴明、作風提升、工作轉變的「新利器」。

——橫崗街道紀工委副書記 余曉明

社區工作人員缺什麼、需要什麼,社區紀委就補什麼、監督什麼。由於社區是基層的基層,有些工作人員心存僥倖,認為那些政策那些紀律和自己無關,經常「上面九級颱風,下面紋絲不動」。自從「社區紀委135管理模式」試行以來,我們社區紀委主動亮明身份,明察暗訪、談話提醒成為常態化,提醒社區工作人員「紀委就在身邊」,對內向社區工作人員樹立了社區紀委的權威,切實發揮了社區紀委的監督作用。

——松柏社區紀委書記 吳金花

自從有了「社區紀委135管理模式」,我們社區紀委就更有抓手,每季度、每個月按照清單內容對照監督檢查,工作上方便了很多。

——橫崗社區紀委書記 何偉鋒

現在社區紀委工作更加「接地氣」,我們遇到問題除了可以通過正規的舉報郵箱或電話反映舉報,還可以在一線走訪中第一時間面對面反映給社區幹部,他們解決問題的態度越來越好,效率越來越高,社區氛圍越來越和諧。還有我們社區廉政教育活動形式非常豐富多樣,宣傳氛圍很濃厚。

——社區居民 李先生

策劃:吳至明 蘇之程 統籌:余曉明 馮雪峰 文/圖:陳惠霞 彭東伊 張威偉

龍崗融媒編輯 鍾海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UoW124BMH2_cNUgl3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