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金庸先生的武俠作品,是每一個武俠迷必看的書目,老少皆宜。這其中小編最喜歡的當屬《天龍八部》。很多讀者也都認可天龍是金庸筆下武功境界最高的作品,因為這本書立意深遠,不止於小情小愛,而是放眼於江湖大愛。
《天龍八部》中高手如雲,有的高手低調得很,深入淺出,隱居山林,代表人物無崖子,天山童姥這幫逍遙派的人。還有的高手大隱隱於市,明面上不見經傳,其實武功了得,代表人物就是今天的主角掃地僧。
「掃地僧」這個名字,一看就是個世外高人,就如同軍營里退居二線的炊事班班長,最緊要的關頭才能顯示出隱藏實力。掃地僧在少林寺掃了幾十年的地板,一直都是默默無聞幹著自己的活,存在感幾乎為零。
這樣的故事背景,無疑讓他的經歷更加撲朔迷離。既然他武功高強,為什麼要隱瞞,居於藏經閣這麼一塊小小的地方?其實掃地僧並非一開始就是少林中人,他更像是在少林有著自己的使命,但對於少林寺的興衰成敗,掃地僧是默不關心的。
有兩件事情惹人懷疑,既然掃地僧負責藏經閣的管理,那就遠遠不止掃地那麼簡單,對於藏書的管理應該更為重要。但這三十多年來,蕭遠山、慕容博這些個人,出入藏經閣就像出入自己家一樣,掃地僧當真是從來沒發現,還是他故意為之呢?
掃地僧既然武功極強,那他肯定老早就知道有人頻繁出入藏經閣,甚至還把藏書偷出去。但他不制止,甚至頗縱容,等到他們毒發時候才現身點醒,這是玩什麼把戲呢?
但是好歹,掃地僧是後知後覺處理了這件事,另一件事,他卻是置之不理。那就是吐魯番國師鳩摩智單挑少林寺的時候,要說鳩摩智真的狂妄,他用少林寺的七十二絕技對付少林寺的眾位武僧,少林寺的全部高僧出動,也都是鎩羽而歸。
武功天下第一的少林寺,被一個鳩摩智攪得顏面盡失,少林寺面臨史上最大危機的時候,掃地僧卻還是沒有出現。按理說,掃地僧的武功暴打鳩摩智是分分鐘的事情,他怎麼就如此反常地不出現呢?
原因很簡單,當時掃地僧早就看穿鳩摩智使用的是小無相功,只有小無相功才能破了掃地僧的三尺氣牆。當時鳩摩智大言不慚地科普,他說雖然小無相功是道家的武功,但如今已經成了佛教和道教一同修煉的武功,但是想必佛家弟子會此功者也不在少數。
沒想到少林寺的高僧卻說,今日少林寺中,沒有會使用小無相功之人。也就是說,如果掃地僧在場的話,他必定是打算出手相救的,雖然會在眾人面前暴露自己,自己也不再是名不見經傳的掃地老者,而是名鎮江湖的少林寺拯救者。
原來不是掃地僧不幫忙,是他根本就不在少林寺,至於他去哪兒了?我們就不得而知了,原著中也沒有刻意著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