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這樣吃,不僅母乳質量好,而且媽媽和寶寶都健康

2019-09-30     崔玉濤育學園

哺乳期是母親用乳汁哺育子女,使其獲得最佳生長發育並奠定一生健康基礎的特殊生理階段。哺乳期媽媽既要分泌乳汁、哺育寶寶,還要逐步補償妊娠、分娩時的營養素損耗並促進各器官、系統功能的恢復。因此,哺乳期媽媽比一般人群需要更多的營養。

另外,哺乳期媽媽的膳食除了要由多樣化食物造成的營養均衡的膳食,保證哺乳期的營養需要外,還會通過乳汁的口感和氣味,潛移默化地影響較大嬰兒對輔食的接受和後續多樣化膳食結構的建立。因此,建議哺乳期媽媽膳食指南應在一般人群膳食指南基礎上增加5條關鍵推薦。

一般人群膳食推薦:

哺乳期人群在上述膳食指南的基礎上增加5條關鍵推薦:

1.增加富含優質蛋白質及維生素A的動物性食物和海產品,選用碘鹽。

媽媽的營養是泌乳的基礎,尤其是蛋白質營養狀況對泌乳有明顯的影響。哺乳期媽媽每天應比孕前增加80g的動物性食物,例如魚、禽、蛋、瘦肉等,若有條件限制,也可用富含優質蛋白質的大豆及豆製品替代。另外,食鹽應選用碘鹽,適當食用海帶、紫菜、魚、貝類等富含碘或DHA的海產品。適量增加富含維生素A的動物性食物,例如動物肝臟、蛋黃等。另外,哺乳期媽媽應每天保證攝入總奶量300~500ml,以滿足身體對鈣的需要。

2.產褥期食物多樣不過量,重視整個哺乳期營養。

中國傳統的「坐月子」習俗,常會過量攝入動物性食物,導致能量營養素過剩。但總體的營養種類失衡,因此,哺乳期媽媽應重視整個哺乳期間的營養,食不過量且營養充足,以保證乳汁的質量,並能夠持續地進行母乳喂養。

3.愉悅心情,充足睡眠,促進乳汁分泌。

哺乳期媽媽的心情及精神狀態也會明顯地影響乳汁分泌,保持心情愉悅,才能保證母乳喂養的持續並成功。

4.堅持哺乳,適度運動,逐步恢復適宜體重。

在堅持哺乳的基礎上,適量進行活動和鍛鍊,促進身體快速恢復。產褥期的運動方式可蠶蛹產褥期保健操,根據新媽媽自身的身體狀況循序漸進地進行。順產產婦一般產後第2天就可以開始,每1~2天增加1節,每節做8~16次。產後6周可以進行有氧運動和散步、慢跑等,一般從每天15分鐘逐漸增加到每天45分鐘,每周堅持4~5次,形成規律。

賦予剖宮產產婦,需要根據自身狀況及醫生的專業建議,緩慢的增加有氧運動和力量訓練。

5.忌煙酒,避免濃茶和咖啡。

吸煙、飲酒都會影響乳汁的分泌和質量,煙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都會通過乳汁進入嬰兒體內,影響嬰兒的睡眠和精神運動發育,另外,茶和咖啡中的咖啡因還可能造成嬰兒興奮,哺乳期媽媽要儘量避免飲用濃茶和大量咖啡。

本文來源育學園APP,想了解更多相關知識,歡迎下載育學園APP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RXChm0BMH2_cNUg1oI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