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衛健委4月10日通報,9日中國新增確診病例42例,其中38例為境外輸入,累計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141例。當日全國新增無症狀感染者47例,轉為確診病例14例,尚在醫學觀察的無症狀感染者1097例。
中新網報道,截至4月9日24時,中國現有確診病例1116例,累計治癒出院77455例、死亡3336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81907例。累計收到港澳台地區通報確診病例1398例(香港特別行政區973例,澳門特別行政區45例,台灣地區380例)。
近7日本土新增確診病例較上周增加11例 綏芬河境外輸入確診病例達151例
據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介紹,最近7日,中國本土共新增確診病例16例,較前一周增加11例,提示人員流動和聚集增加帶來的疫情傳播幾率上升,並同疫情輸入性風險交織疊加,要繼續做好群防群控,減少不必要的人員聚集。
由陸路口岸入境的輸入病例持續增長。在9日新增的38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中,28例由黑龍江省報告,均來自於俄羅斯,經綏芬河公路口岸入境。綏芬河市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達151例。
4月6日7時至10日7時,內蒙古新增9例俄羅斯輸入確診病例,均由滿洲里口岸入境。
米鋒稱,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通報,全球單日新增確診病例首次突破8萬例。近幾日,經陸路口岸輸入中國病例持續增加,要進一步提高邊境地區、口岸城市醫療檢測和收治能力。
鍾南山稱「群體免疫」代價太大 張文宏認為中國輸入性疫情未達峰值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10日與韓國專家就疫情防控進行在線直播交流。在談及全球疫情走向時,鍾南山稱,新冠病毒適合在人體生存,傳播力強、致死率高,一般呼吸道疾病發展趨勢到夏天會降低。一些地區新冠肺炎致死率已達10%,應研發疫苗,「群體免疫」代價太大。
他認為,新冠病毒不可能被剷除得一乾二淨,將來可能會長期傳播。
境外輸入病例已成中國近期疫情增長的主體,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表示,目前中國的輸入性疫情尚未到達峰值,到暑假時增速可能會相對平緩。但隨著國際疫情的此起彼伏,10月份以後、冬季來臨時,中國境外輸入病例是否會進一步增多仍難以預見。
中國持續援助全球抗疫 已向11國派出13批醫療專家組
來自外交部的消息稱,截至目前,中國政府已經或正在向127個國家和4個國際組織提供包括醫用口罩、防護服、檢測試劑等在內的物資援助。中國還向世衛組織捐助2000萬美元,累計向11國派出13批醫療專家組,同150多個國家以及國際組織舉行了70多場專家視頻會。中國地方政府、企業和民間團體已向100多個國家和地區以及國際組織捐贈了醫療物資。
截至4月8日,已有58個國家和地區以及4個國際組織與中國企業簽署了醫療物資商業採購合同,還有71個國家和10個國際組織正在與中國企業開展商業採購洽談。此外,還有其他國外採購商與中國企業通過各種渠道開展合作。
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中方將繼續同各國守望相助、同舟共濟,共同維護國際公共衛生安全。
中國加大撥付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 各地累計發放價格臨時補貼165億元
財政部相關負責人10日表示,財政部在前期已經下達1030億元(人民幣,下同)的基礎上,將再撥約530億元的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這兩部分加起來已經超過2019年全年的實際執行數。
中國官方日前決定,從3月到6月,將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的每月價格臨時補貼標準提高1倍,並將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和符合條件的參保失業人員納入政策範圍。截至目前,各地累計發放價格臨時補貼165億元。疫情期間,各地實際發放補貼累計達到66億元,緩解了物價上漲對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的影響。
國家發改委官員表示,初步估算,階段性提高每月價格臨時補貼標準將新增惠及800多萬人。